如沐春风

春来了,朋友圈里都在晒图迎春。我亦不能免俗。精心“偷”了几张图片,立时,有好友留言:这是在哪儿拍照的?真美!准备盗图!!!自然不能告诉他!

审美品位,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教养。我有一位老同事,我初上班,她已近退休。五十多岁的人,个儿高挑,腰板儿挺直,着装素朴而得体。夏天她常穿一件白色衬衫,一件灰色过膝一步裙,衬衫洁白,裙子上没有一点儿褶皱。她的居室陈设极其简单但藏书甚丰,小餐桌上一个简易的玻璃瓶里,经常插着新鲜的野花。没有课的时候,我总爱在她的斗室里翻翻那些名著,嗅嗅那淡淡的花香。久而久之,我们成了忘年交。我不知道,二十多年后,我仍喜欢阅读,仍喜欢(愈来愈喜欢)美好的事物是不是受了她的影响,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她让我明白,审美能力决定生活品质。如果一个人有幸接触过真正美好的事物,这种美好会潜移默化的在他心里生根发芽。变成他对生活的品质要求,不管他在哪里,从事什么职业,这种美好都会伴随他终生。

去年初夏的一个周末,我接受一个好友的邀请驱车前往近百里外的偏僻的乡村小学送教。这是一个不大的学校,每个年级只有两班学生,教室是两层小楼。每间教室都是水泥地面。校园正在维修,甚至没有操场。但校园内的三处细节深深震撼了我。趁同行的另一位老师讲课的当儿,我走进其它教室,我发现在每间教室的后墙上,都有一个学习园地。一二年级有拼音和数字的示范书写,有规范的汉字;中高年级有名句积累,经典诗词。园地右侧,是全班小朋友的名字。单看这些内容,并不出奇,吸引我的是所有园地里的书写内容全部是老师们毛笔楷书完成!仔细欣赏,虽然都是楷书,但有些是颜体,有的是柳体,有一个班老师的书写有褚遂良的风格,有一个班的书写有魏碑的味道。站在园地前,我不由得肃然起敬!我在寻思,这些老师,该都是什么样的人啊?我来到老师办公室(老师们都去听课了,办公室成了我们的临时休息室),十二张办公桌分三组排列,每位老师都有一个小书架,《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56号教室的奇迹》《陶行知文集》等经典教育类书籍赫然在列。有的老师桌子上摆放着《读者》杂志。多位老师的桌子上都有摊开的毛边纸,有她们临了一半的《圣教序》或《曹全碑》,我更惊异了,也开始汗颜!我这个送教的实实在在来受教了!走出办公室,在楼梯间,我发现了一个开放式书架,架上的书有五六成新,但干净整洁,都是供孩子们阅读的童书。哦,我的思绪一下子飘飞到二十多年前,飘飞到我最初从教的校园,飘飞到同事当年那“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陋室。

接待我们的是一位文静秀气的老师,一袭白裙。她抱歉地说:学校其他都好,就是厕所不尽人意。你们多有担待啊!其实,对于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们来说,谁会介意呢?(多少农村学校的厕所仍是旱厕?!吃喝拉撒均无小事,教育要均衡,可不可以从这些事做起。)

多么善良的姑娘!她自己掏钱为我们买来新鲜的草莓,洗干净了给我们吃。多么善解人意的姑娘!她悄无声息的午写以方便我们午后小憩。

“让人舒服,是最顶级的人格魅力。让人舒服的人一定是细心体谅他人,极具同理心的人。她的魅力来自丰富,内敛,温情,善良,由内而外的散发出一种高贵。”

《菜根谭》说: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讲课回来后,她通过朋友委婉表达对我的信赖与小小的喜欢。我,也喜欢上了她。尽管,只见了一面。

就是这位老师,这位可爱的姑娘,前两天申请加我微信。发了一张我当时讲课的照片(大半年过去了,她还保存着),我欣然接受。简单聊几句,依然是那个她,温润如玉。

今日立春,当我想起这点点滴滴,如沐春风。

如沐春风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如沐春风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如沐春风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如沐春风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