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读《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之二

摘抄笔记

第二章 隐喻性概念的系统性

隐喻性概念是系统,隐喻性表达与隐喻性概念系统地紧密相连,可以使用隐喻性语言表达来研究隐喻性概念的属性,从而了解我们行为活动的隐喻性本质。

案例:时间就是金钱。

你在浪费我的时间。
这个小玩意儿可以帮你省很多时间。
我们没有太多时间陪你。
这些日子你都怎么安排你的时间?
车爆胎了,耽误了我一个小时。
我在她身上花了很多时间。
我没有那个闲工夫做那事。
你快要把时间都消耗完了。
你需要合理安排好你的时间。
挤点时间玩乒乓。
值得你花那时间吗?
你还剩很多时间吗?
他来日无多了。
你没有好好利用时间。
我生病的时候错失了很多时间。
谢谢你能抽出宝贵的时间。

在我们的文化中,时间是宝贵的商品,是我们达成目标所需的有限资源。

工作这个概念在现代西方文化下发展形成,通常就联想到工作所花的世界,时间被精确地量化。习惯按照小时、星期或者年份来计酬。

我们把时间当成一种我们可以花费、浪费、预算、精明或者糟糕地投资、节省或挥霍的东西。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是有限的资源”、“时间是宝贵的商品”都是隐喻概念,这些隐喻概念在次范畴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单独的系统。

隐喻之间蕴含关系的特点就是次范畴化关系。


第三章 隐喻系统性:凸显和隐藏

隐喻的系统性使我们能通过一个概念来理解另一个概念的一个方面,但这一系统性也必然会隐藏这个概念的其他方面。

比如争论就是战争,会忽略争论中合作的一面。

和你辩论的人也可以被认为他在给你“他的时间”来达成相互理解,而时间是一种宝贵的商品。

案例:管道隐喻——迈克•雷迪

概念

思想(或者“意义”)是物体。
语言表达是容器。
交流是发送。

说话者吧思想(物体)放进语言(容器),并(顺着管道)传递给听者,听着会从语言(容器)中提取思想(物体)。

向他阐明这个想法非常难。
我给你出了那个主意。
你给了我理由。
我的想法难用语言表达出来。
一有好想法,就要立即行诸文字。
尽量做到言简意赅。
你不能只是简单地用老办法把这些想法凑成一个句子。
意思就在话中。
不要词不达意。
他的话毫无意义。
这个介绍充满思想内容。
你的话显得很空洞。
这句话没有意义。
这想法被长篇大论所掩盖。

“管道隐喻”这种“语言表达是意义的容器”的说法意味着词、句本身有意义,独立于任何情境或说话者。

“管道隐喻”的“意义是物体”,意味着意义独立于人们和情境而存在。

“语言表达是意义的容器”,意味着词有意义,同样独立于任何情境和说话者。

在语境差异并无大碍,以及会话者都以同样方式理解句子的情况下,这些隐喻在很多情境下都是恰当的。

比如“我们需要新的替代能源”,美孚石油的总裁和地球之友的主席对这句话的理解就完全不一样。

我们所观察到的隐喻概念,让我们部分理解了什么是交际、争论以及是,同时这些隐喻概念也隐藏了这些概念其他方面的属性。

必须看到这些隐喻对这些概念的建构只是部分的,而非全面的。如果是全面的,一个概念实际上就是另一个概念,而不仅仅是通过那个概念才能理解。

比如时间并不等于真正的金钱,花出去的时间有可能没有回报的,并且时间无法交易。

当我们说一个概念是由一个隐喻建构的,我们是指部分建构,这个概念能以某些方式但不能以另一些方式得到扩展。


想想的解读

次范畴化的意思,好像就是互相包含。

也就是说,隐喻概念是一个在某个文化场景中的大系统,看似独立,实则相互影响。

不独立存在。

也可能就是这些隐喻构成了一个一个的文化。

隐喻之间虽然会有一部分的相关或者相似性,但是并不完全一致,如果完全一致,那就不需要两个隐喻的存在,他们就是同一个。

或许就是人的很多面,把隐喻理解为一个多面体。

你可能感兴趣的:(想想读《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