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点亮小灯泡》教学反思

《电学》这一单元,有很多课是在省平台网络课程上学习过的,但是我还是选择在复学之后再次拿出来学习,主要是因为延学期间学习质量得不到良好保证,所以在线下还需及时补充。

《点亮小灯泡》在上一课时学习的静电现象的基础上,引入了“电流”的概念:它是持续流动的电荷。并认识了三大重要的电学元件:小灯泡、电池、导线。

注意这里需要强调:

1.小灯泡最重要的一个结构是灯丝,电流必须要流过灯丝才能发光。可以用让学生指出两种电流的流动路径的方式来让他们感受灯丝的重要性,两种路线都必须要经过灯丝才能行。

2.电池分为正、负两极,要向学生指出:电流永远从正极这头流出。可以给他们比喻:看正极铜帽那头就像一个“小瓶盖”一样,电流就从里面倒出来啦!这样更有助于他们理解电流的流出方向。

然后是在点亮小灯泡实验上:分组取消了,演示实验是非常必要的。这里可以由学生上台演示,尝试各种方式来点亮它。

其中:如果不亮,要给他们说明:没关系,没亮的情况在等会也将成为很好的例子,我们更要研究不亮的原因。以免他们失去信心。

如果亮了:可以及时将电路图展示出来,例如下面这幅:

四下《点亮小灯泡》教学反思_第1张图片

其中经过学生实践:两个连接点可以互换,电池两极可以互换,又增加了多种连接方式。可让学生上台指出:电流的具体流动路径,让他们感受小灯泡发光的特点。

经过几种方式电流的比划,他们可以初步形成点亮小灯泡的重要特点:第一是电流从哪里出发?第二是经过了小灯泡的哪个重要结构?第三是电流最终回到了哪里?

明确了这三大问题之后,特点呼之欲出:

四下《点亮小灯泡》教学反思_第2张图片

此时,让学生逐渐完善这个重要特征,让他们说出最终必须要形成完成回路,这样,本课时的亮点就已完成。

分析完亮的,还要分析不亮,短路介绍是两极直接与导线相连,主要分辨:小灯泡看似接进电路中,其实根本没有。电流直接从旁边导线回到负极。

断路很简单,让学生指出电流路线,哪里断了就是它的主要特征。所有的判断方法就是:电流从正极出发,经过灯丝,回到负极,形成完整的回路。

结合几个图例,学生上台去画出电流路线,加深对点亮小灯泡的条件的理解。后面还可以延伸至生活,教室里的灯那么多,它们又是如何被点亮的呢?这样孩子们在课下也能进行思考,不止步于课堂。

你可能感兴趣的:(四下《点亮小灯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