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婴儿的心理发展——第四节婴儿的气质——学习整理(21)

婴儿的气质

气质,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人特征,是在任何社会文化背景中父母最先能观察到的婴儿的个人特点。

由于气质在婴儿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了解和预测婴儿个性发展和社会相互作用系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近年来关于婴儿气质的研究日益增多。同时,由于研究思路和方法的不断进展,在婴儿气质的测量、发生发展、基本内容和特点等方面都有了诸多进展,取得了大量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气质的类型及其特点

气质类型是指表现在人身上的一类共同的或相似的心理活动特性的典型 结合。由于目前在气质定义、内容和生理基础等问题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理论或流派,对气质的本质有着各不相同的解释,因而对气质类型的划分也是众说不一、流派繁多,如两类型说、三类型说、四类型说、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活动特性说、血型说、体型说等。

(一)传统的四类型说

这一学说是从古希腊开始逐步传播、发展起来的,目前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被人们广泛运用。它将人类气质分为以下四种最基本的类型。

 1.多血质

感受性较弱,反应性、兴奋性、平衡性很强;可塑性大,外倾,爱交际;活性高,反应速度快。

 2.胆汁质

感受性很弱,反应性和主动性很强,兴奋比抑制占优势;刻板,外倾; 情绪兴奋性强,反应速度很快,不灵活。

3.]黏液质

感受性很弱,反应性很弱,主动性很弱;不灵活,内倾;情绪兴奋性弱,反应速度缓慢。 

4.抑郁质 

感受性很强,反应性和主动性弱;刻板,内倾;兴奋性强;情绪抑郁,反应速度缓慢,不灵活。 

(二)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

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三种基本特性的不同结合,可以形成四种.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其中三种是强型,一种是弱型。强型又可分为平衡不平衡型。平衡型又可分为灵活型不灵活型。相应于这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根据其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的不同表现,可以将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即弱型(抑郁质)强而不平衡型(胆汁质)强而不灵活型(黏液质)强而灵活型(多血质)

(三) 托马斯、切斯的三类型说

托马斯、切斯等在对婴儿进行大量追踪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其确立的气质九维度标准,将婴儿的气质类型划分为以下三种。

1.容易型

大多数婴儿属于这一类型,约占托马斯、切斯全体研究对象的40%。这 类婴儿的吃、喝、睡等生理机能有规律,节奏明显,容易适应新环境,也容; 易接受新事物和不熟悉的人,情绪一般积极愉快,爱玩,对成人的交往行为 反应积极。由于他们生活规律,情绪愉快且对成人的抚养活动提供大量的积极反馈(强化),因而容易受到成人最大的关怀和喜爱。

2.困难型

这一类婴儿人数较少,约占10%。他们突出的特点是时常大声哭闹,烦, 躁易怒,爱发脾气,不易安抚。在饮食、睡眠等生理机能活动方面缺乏规律 性,对新食物、新事物、新环境接受很慢。他们的情绪总是不好,在游戏中 也不愉快。成人需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使他们接受抚爱,很难得到他们的正 面反馈。由于这种孩子对父母来说是一个较大的麻烦,因而在养育过程中容 易使亲子关系疏远,因此需要成人极大的耐心和宽容。

3.迟缓型

约有15%的被试属于这一类型。他们的生活水平很低,行为反应强度很弱,情绪总是消极,而不甚愉快,但也不像困难型婴儿那样总是大声哭闹, 而是常常安静地退缩,情绪低落。他们逃避新事物、新刺激,对外界环境和 事物的变化适应较慢。但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他们也会对新刺激缓慢地发生兴趣,在新情境中能逐渐地活跃起来。这一类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随成人抚爱和教育情况不同而发生分化。

以上三种类型只涵盖了约65%的儿童,另有35%的婴儿不能简单地划归到上述任何一种气质类型中去。他们往往具有上述两种或三种气质类型的混合特点,属于上述类型中的中间型或过渡(交叉)型

(四)布雷泽尔顿的气质三类型说

布雷泽尔顿将婴儿气质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一般型、活泼型和安静型。

1.活泼型

典型的活泼型婴儿是名副其实地“连哭带斗”地来到人世的。他不像一I般婴儿那样要靠外力帮助才哭,他等不及任何外界刺激就开始呼吸和哭喊。护士给他穿衣服时他大喊大叫,脚挺直,或用脚踢,用手推开护士。睡醒后立即就哭,从深睡到大哭之间似乎没有较长的过渡阶段。每次喂奶对母亲来说都是一场战斗。

2.安静型

 这类婴儿从出生时起就不活跃。出生后就安安静静地躺在小床上,很少哭,动作柔和、缓慢,眼睛睁得大大的,四处环视。第一次洗澡时他也只是睁大眼睛、皱皱眉,没有惊跳,也不哭,甚至连打针时也较安静而不大闹。

 3.一般型

这类婴儿介于前两类之间。大多数婴儿都属于这一类。布雷泽尔顿指出,活泼型和安静型婴儿的父母常常忧虑自己孩子的身心是否正常,其实这是没必要的,婴儿的气质是各不相同的,但这些婴儿都是正常儿童。

(五)巴斯的活动特性说

巴斯和普罗敏根据婴儿在各种类型活动中的不同倾向性,将其划分为活动性、情绪性、社交性和冲动性四种不同气质类型,认为这四种气质类型各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

1.情绪性婴儿

这类婴儿常通过行为或心理生理变化而表现出悲伤、恐惧或愤怒的反应。与其他婴儿相比,他们可能对更细微的厌恶性刺激作出反应并且不易被安抚下来。他们的恐惧水平和愤怒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其中,有一部分情绪性婴儿的主导情绪也许是恐惧,并伴随一般的唤起水平或悲伤水平;另一部分婴儿的主导情绪也许是愤怒,同时较少恐惧和悲伤。

2.活动性婴儿

这类婴儿总是忙于探索外在世界和做一些大肌肉运动,乐于并经常从事一些运动性游戏。其中,有些婴儿会显得很霸道,经常与人争吵,而有些婴儿则常从事一些有益而富有刺激性、启发性但不带攻击性的活动。活动性婴儿比其他类型婴儿更易引起与他人的冲突而导致成人对其采取限制、干预或强制性行为。巴斯认为,活动性婴儿在儿童期表现为坐不住、爱活动,而到青年期则表现为精力充沛、活动能力强、有事业心、竞争心强等。

3.社交性婴儿

这类婴儿常愿意与不同的人接触,不愿独处,在社会交往中反应积极,在追求家庭成员或不相关人员的接纳上都同样积极。但是他们这种强烈的社交要求常会受到挫折或伤害,有时甚至被作为神经过敏而遭拒绝

4.冲动性婴儿 '

这类婴儿突出表现为在各种场合或活动中极易冲动,情绪、行为缺乏控制,行为反应的产生、转换和消失都很快。这类婴儿的活动、情绪都不稳定而多变化,冲动性强。

(六)卡根的抑制一非抑制说

卡根长期追踪研究后认为,在婴儿期气质特质中只 有抑制一非抑制这一项内容可以一直保持到青春期以后而不变这表明抑 制一非抑制才有可能是划分婴儿气质的真正的、实质性的内容,才有可能是 划分婴儿气质类型的可靠标准。据此,卡根把婴儿划分为两种气质类型,即抑 制型和非抑制型。抑制型婴儿的主要特征是拘束克制、谨慎小心和温和谦让; 非抑制型婴儿则相反,他们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精力旺盛、自发冲动。婴儿的这些不同的行为反应主要并集中地体现在他们对“不确定性”的反应中。

除了以上六种主要的气质类型说以外,还有体型类型说、激素说和血型说等,由于与婴儿气质实际相关不大,又缺乏相当的科学依据,这里不一一介绍。总之,目前关于婴儿气质类型的划分及其特征等问题,还未达成明确共识。但相对来说,托马斯、切斯的气质理论目前在婴儿心理学界的影响最为普遍,也最具有代表性,因为它较深入细致地揭示了婴儿的气质类型和特点,更为贴近婴儿的气质或行为、情绪反应的实际。

二. 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气质的最主要特征之一是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气质是变化最为缓慢的个性心理特征。但是,气质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观察和研究都发现,婴儿“天生带来”的活动或行为模式是可以改变的。这是因为, 其神经系统和心理活动都正处在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后天环境和教育对其发展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这种先天、后天因素相互 作用的结果导致婴儿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并进而表现为气质发展的连续 性和不连续性。

(一)婴儿气质发展的稳定性

采用父母报告法对婴儿气质发展连续性的研究表明,在第一年婴儿气质稳定性呈一个连续增长的模式,前后气质类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3 (3〜6 个月)、0. 59 (6〜9个月)和0.69 (9〜12个月)。有很多 研究者综合采用几种评定法(包括问卷、访谈等)研究证实,婴儿气质确具一定的稳定性。

由于上述研究都是主要采用问卷法、访谈法进行的,因而容易把婴儿实际行为的稳定性和父母对其评价的稳定性混淆起来。因此,近年来人们开始对婴儿气质进行家庭观察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证据。如帕特森等通过对12〜30个月婴儿进行家庭观察,得出了一 个关于气质社会性的复合评估指标,并借此发现,直到24个月时婴儿对母亲 和对陌生人的社会性的个体差异才显示出一些较低的、不显著的相关。另外 夂些家庭观察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由此可以看出,家庭观察法与访谈法和问卷法的结果不完全相同,前者所得出的婴儿气质的稳定性通常要低一些。但由于这些研究只是记录了婴儿个别行为,因而人们对其结果的可靠性也提出了怀疑。近来,研究者开始在控制得更为严格的情景下进行观察并加以实验测量。如科纳等采用几种客观手段观察、测量和评估新生儿的活动性和哭的个体差异,结果还是发现存在一种日益增长的稳定性,并且发现这些差异均不受出生环境的影响。

总之,现有大量研究证明,婴儿气质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俗话所说的“禀性难移”,即是指气质的稳定性而言。

(二)婴儿气质发展的可变性

气质虽然是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但其在后天生活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作用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改变的。这一点近年来也已被许多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所证实。

卡根等对100名婴儿的气质(其中抑制型和非抑 制型婴儿各半)进行了长达4年的追踪研究。他们采用婴儿对陌生同伴(同 龄、同性)的行为反应作为评定气质类型的主要依据,以婴儿接近同伴所需 的时间(数量及构成)作为量化指标,研究婴儿气质在4年里的发展变化情 况。结果发现,非抑制型气质的婴儿在4年里很少发生变化,而抑制型婴儿 中有一半减少了抑制性。其中,早期测量时心率慢而变化的抑制型婴儿比心 率快而稳定的抑制型嬰儿更易改变其抑制性

另有研究发现,刚出生时比较急躁的婴儿在随后的两三年里比不急躁的婴儿更易转变为抑制型婴儿。.

事实上,社会环境(包含后天教养)对婴儿气质的发展变化有着不可忽视的持续性影响。由于家庭间、同伴间和师生之间所存在的社会性相互作用网络的深刻影响,婴儿气质大都会发生一定的甚至较大的变化。如卡根在研究中发现,一个在30个月时属于极端抑制型的男孩,由于 家庭教养和后天环境的影响,到5岁时转变成为一个非抑制型儿童。卡根认 为这主要是社会化使然。

总之,无数的实验事实说明,婴儿的气质是可以变化的,而并非一成不变。但至于这种变化的实质和内在机制是什么,目前尚无定论,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三、气质对早期教养和发展的意义

研究表明,气质对儿童认知发展、情绪控制和行为调节等方面的发展均具有有效的预测作用。

注意力不集中和过于活跃的孩子学习情况不好。高度活跃的儿童善于和小朋友交往,但也比其他孩子更容易卷进冲突。情绪敏感、容易激动的儿童更容易产生打人、抢玩具等行为;害羞、内向的孩子更多是看着他们的同伴,多采取阻碍交往的行为,往往是推他们的同伴或很少同他们说话。内向、高焦虑的儿童做错事后会 更感到自卑,而小时候害怕的经历使他不可能变得很有侵犯性;相反,易怒和冲动的孩子就更有侵犯性和反社会的可能。

婴儿气质对早期教养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不同气质类型的婴儿对早期教养:的适应性和要求不尽相同。一般来讲,容易型婴儿对各种教养方式都容易适应。但这种容易适应性也会导致一些行为问题的发生。例如,这些婴儿在早年容易接受并适应父母的期望和管教标准,并将它们内化为自己的期望和规则系统。这样当他们走进幼儿园或同龄人的世界时,就会发现新环境中的要求和规则与他们在家庭中习得的行为模式有所出入。如果这两种要求间的冲突十分严重,则婴儿会陷入进退两难、无所适从的境地,从而导致行为问题I或发展障碍。

困难型婴儿的父母从一开始就面临着早期教养和亲子关系的问题。为了使婴儿抚养和家庭生活的正常秩序能够维持下去,家长们必须处理很多棘手 问题,如怎样适应这类婴儿的生活不规律、适应慢的特点,怎样对待和调 教婴儿的烦躁、易哭闹等。如果家长在教养孩子时不一致、没有耐:心或经常地斥责、惩罚孩子,那么这些孩子比其他类型的孩子就容易表现得更加烦 燥、抵触、易怒和消沉。只有特别热情耐心、有爱心地对待这些孩子,全面 考虑他们的气质特点,积极采取适合于其特点的、有针对性的措施、方式, 能使这些孩子健康、良好地适应发展。

对迟缓型婴儿教养的关键,在于让他们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特点去适应环境,顺其自然。如果给他们施加压力以催促其尽快地适应环境,则只会强化或诱导其本能的反应倾向——回避。而另一方面,他们也确实需要鼓励或机 会去尝试新经验、适应新环境,他们更需要尝试过程中的热情帮助与具体指 导,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适应,发展得更加积极、良好。

如前所述,婴儿的气质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这说明环境并非总是支持某种气质类型。托马斯和切斯提出了拟合优度模式来描述气质和环境因素是怎样共同作用,对儿童发展产生良好结果的,即气质类型的形成,关键在于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否与儿童的气质特点相符合。拟合优度模式包括创造婴儿抚养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识别每个孩子的气质类型,同时鼓励他们表现出更多的恰当行为。儿童与父母是相互影响的。如母亲属于生活很有规律的人,但婴儿属于困难型气质,母亲就会想方设法建立一种秩序,按时给婴儿喂奶,让孩子按时睡觉等,但孩子没有这种节律,这势必会使母婴之间出现冲突。反过来也一样,如果孩子是有节律的,而父母没有,也会引发亲子关系的不和谐。再如生性好动、活动水平高的孩子,父母过多的干预则可能抑制他的探索行为,导致他们对新奇事物的不喜欢,慢慢转化为面对学习和社会挑战的强烈的焦虑不安。父母养育和孩子气质的不一致,称为拟合劣化,它会助长孩子的抵抗性和充满冲突的人格。相反,尽管孩子有消极行为,但父母能积极正面地教养孩子,为孩子创造一个愉快、稳定的家庭环境,婴儿的适应障碍就会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气质与父母教养方式的拟合优度模型提示我们:每个婴儿都是带着独一无二的气质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气质无好坏之分。.父母所要做的就是提供适 合儿童发展的成长环境,给他们以成长的力量,帮助他们迎接成长的挑战。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五章婴儿的心理发展——第四节婴儿的气质——学习整理(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