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打卡27《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四)

图/锦璱(图文设计)

上一篇:【锦】打卡26《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三)

【锦】打卡27《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四)_第1张图片
【锦】打卡27《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四)_第2张图片

打卡27  阴阳应象大论(其四)

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rú xiè)。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jué)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sūn xiè);夏伤于暑,秋必痎疟 (jiē nüè);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中医古籍出版社】《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本篇讲述了阴阳的特性和相互作用,并从阴阳对立统一的角度,讲述了阴阳变化对人的影响,以及如何用阴阳学说来解释疾病。所以,无论是对疾病的治疗还是养生,都应以调和阴阳为原则。

阴阳的相互作用是自然界的一般规律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冬生咳嗽。


【部分原文】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部分译文】大自然的变化,有春、夏、秋、冬四时的交替,有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变化,它影响了自然界的万物,形成了生、长、化、收藏的规律。人有肝、心、脾、肺、肾五脏,五脏之气化生五志,产生了喜、怒、悲、忧、恐五种不同的情志活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锦】打卡27《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