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290】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像强者一样探索世界

我有注意到,家门前那条路前阵子开了个口,加个小斜坡可供单车上下,可以不下车抬车就能到人行道上去,不用跟机动车挤马路。

今天从幼儿园出来又发现同样的事情。

幼儿园前面两车道宽的道路,两边都停了车,放学期间改为单行线,今天早到学校,刚好遇到接娃高峰期,堵上了。我推车预走向狭窄而颠簸起伏的人行道。

猛地发现,那也开了个小口。砖头比旁边的要红,接缝里的水泥还是素净的灰白,看样子刚改不久。多么暖人心的举动,能看到别人的不同需求。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人行道需要这样的小斜坡,除了单车,还方便轮椅、婴儿推车上下。就如不开车的人,把单车当成汽车直接开到快车道,让开车人看得惊心肉跳。

想起大四那年,学校发起金点子创意大赛,我们寝室四人报名参加,我们当时定下的主题是《脚下的路》。

因为我们发现校园有些路铺了没人走,有些地方却踩出了路,有些地砖间距太宽一步跨不过去,有的地砖间距太窄一步会踩到缝里去……我们通过对比,给出重新规划建议。

那一次意料之外,居然拿下特等奖还有最具创意奖,或许是为他人着想打动了在场的老师同学。


无独有偶,上午看到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叶敬忠院长的致辞,说“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

我心为之一颤。

他还说:“一个从没有经历过穷苦生活体验的人,永远不可能真正明白穷苦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一个从来没有经历过借钱难的人,永远不可能真正体会到向别人开口借钱的感受;一个从来没有抚养过残疾孩子的父母,永远不可能真正感受养育残疾孩子所需要的各种付出和各种滋味。”

昨天下午又去探望离世同事的家属们,从酒店出来,心情有些激动。

死者老婆提到她和死者在一起17年,而死者在这边工作了19年。这意味着,17年他们都是两地分居的,之所以用这种方式,只因为在这边当保安的工资高于家乡。她还提及,自己就是个打散工的,也不太会教育孩子,以后遇到什么事情,就没有人商量。13岁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太好,作为体育特长生培养,由她照顾和接送,顺便照顾年事已高的公婆。

那个孩子,不管母亲说什么、哭成怎样,一脸波澜不惊。

还听到其他兄弟姐妹的家里一些情况,他们父母曾经是在单位上班的,当时分了房,不是农民。四兄弟姐妹没有一个有正式工作,家属也是从破产的国企出来,年纪大了,只能打临工。一大家子没有保险意识。

那一刻,感觉上这个家庭脆弱不堪一击。

当时股长问:“为什么要到这里来?也多不出多少钱。”

是呀,为什么?

现在想想,我并未在他们的处境,何以得知他们的苦衷和身不由己。


只是,除了能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也要像强者一样探索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仨290】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像强者一样探索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