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为师 先做人

孔子两千多年前提出,为人之道在于“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孔子认为成万事之源在于修身养性,然后才可能有“持家”,“治国”,“平天下”。山东省高校工委的田建国副书记也讲到“现代经济是道德经济”“成小事靠业务,成大事靠品德”。一切彻底的成功是做人的成功,一切彻底的失败是做人的失败。现代社会,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团结协作成为必然。一项人类基因的DNA测定工程就动用了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数以万计的科学家参与。知识经济、信息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但不是全科发展的人才。经济基础决定今后的教育要由专科、专业对口转到综合化、集成化,在跨地域,跨时空的大合作中遵守道德规范已经由一种美德变成一种必须。否则,必然被淘汰出局。

做人难,为人师更难。要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首先要做一个好人:爱国、爱家、爱校,举止文明,言语得体,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做好人贵在自律,《伦理学》有一词叫“慎独”,这是人类道德情操的最高境界,即一个人在没有任何人监督的情况下也不做坏事。这恐怕一般人是不可能做到的,即使是道德楷模也不可能一生都达到这种境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错能自觉改正,也是难能可贵的。正如《论语·述而》篇所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教师作为社会的成员首先要经得起社会自然淘汰法则的大浪淘沙,前人已经把我们这个职业推到了为人师,为世范的高度,自然会受到全社会的倍加关注,一名教师在公共汽车上让座,护送儿童回家,得到的评价是“为人师表”的盛誉。你随便扔块果皮或烟蒂在路边,或在菜市场跟菜农砍那五分钱的菜价,得到的评语可能会是“怎么配当一名教师”。常人看来,教师的行为应该是社会的典范,教师是社会文明的一盏航标灯,这是我们的光荣,更是压力,是一种道德的压力,它将激励我们爱岗敬业,廉洁从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更是我们规范自己言谈举止的动力,正是这种动力才保证了教师形象世世代代被人们所公认,被社会所肯定。尊师重教成为共识。

由此看来,一名教师的一言一行表面上影响的是自己的形象,进一步谈代表的是我们这个队伍,特别是在乡镇、农村,一名教师可能会领导着一个村的潮流。我们在这个岗位上一天,就应该辛勤耕耘,耐于寂寞,甘为人梯,就应该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即使有朝一日离开这个岗位,品德上也是在教师队伍这个大熔 炉中锻炼到最红、最艳时,广布德泽在人间。

你可能感兴趣的:(欲为师 先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