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萨拉切诺的天空之城

托马斯·萨拉切诺的天空之城_第1张图片

他是一个乌托邦的实践者,

在此之前…他是一个艺术家;

在此之前…他是一个建筑师;

在此之前…他是一个科学爱好者;

在此之前…他是一个看星星的孩子。

托马斯·萨拉切诺的天空之城_第2张图片

我小的时候,就非常喜欢看星星,喜欢躺下来看着那些闪烁的、来自不同星球的光。

他的名字叫托马斯·萨拉切诺(Tomás Saraceno)

1973年出生于阿根廷图库曼市。

他的作品总是围绕着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全新的共生关系。正如当代艺术所极力推崇的那样,关于个人主义的主题越来越在艺术的潮流里缩减成为一滴水,艺术实践逐渐开始被自然界、社会性、宏大的人类全景所定义。

蜘蛛网爱好者

托马斯·萨拉切诺的天空之城_第3张图片

《混合的孤独半社会化》,蜘蛛网

在生物学家的母亲的影响下,他对生态学显示出热情。在观察蜘蛛织网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社会组织的主要原则:合作性,共居性和混杂性。除此之外,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德国法兰克福国立造型艺术学院学习艺术与建筑的经历,以及持续不断迁徙的状态也使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去边界性。毫无疑问,这些都为他日后的乌托邦之城打下了基础。

托马斯·萨拉切诺的天空之城_第4张图片

科学?艺术?

在很多人看来,艺术与科学好像是两个完全割裂的学科,艺术家的创作仅仅是情绪化的宣泄,是天马行空式的想象,而科学家则是战战兢兢的假设,一步一步的小心证明,是纯理性化的化身。这是完全错误的。

法国作家福楼拜说:“科学与艺术在山麓分手,在山顶汇合”。在当代艺术领域,这种割裂逐渐再度走到一起,这是某种程度上的回归。艺术替造物者发现美丽,而科学则为造物者诠释和再现这种美丽。因为仅凭激情和直觉无法成就真正的艺术,艺术家和科学家都拥有着相较于其他人对环境、对社会、对美更为强烈的感知,在某一个高度的层面上,二者可以合二为一。

所以我们在萨拉切诺的很多艺术实践项目中能够清晰的看到多种学科理论的交叉,比如“云之城”中那些透明的“生物球作品”明显继承了美国建筑师富勒(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关于“九号云彩”设想的衣钵,而使生物球达到悬浮效果的蛛网结构则是萨拉切诺与国际蜘蛛学协会以及美国宇航局生命科学研究会共同研究的成果……

托马斯·萨拉切诺的天空之城_第5张图片
托马斯·萨拉切诺的天空之城_第6张图片

《POETIC COSMOS OF THE BREATH》(神秘的呼吸宇宙)

“神秘的呼吸宇宙”这件作品是用巨幅的箔塑料膜盯在草地上,向其内部填充空气,直到它能够自由飞行。整个早上,所有的人都在向巨大的箔中添加空气,太阳慢慢升起,阳光折射在箔的表面,色彩瑰丽,变幻无穷,如同云蒸霞蔚的灿烂天宇,又好像诡谲的极地之光。

自由飞行

托马斯·萨拉切诺的天空之城_第7张图片

“Aerocene” 项目是萨拉切诺创建的关于如何能够自由飞行而进行的一项科学探索。自由飞行,意味着不借助太阳能板、电池、加热装置、稀有气体、引擎和化石燃料,即可在空中漂浮。”Tomás 解释说,它所有的动能全部来自太阳和地表所给予的热能,这样的能量好像充满不确定性,不像发动机那样可靠和可控制,但是其深层的内涵其实是在探索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试图从我们向自然界的单向索取变为与之共生。这也是萨拉切诺的艺术实践中反复探索的内容。

托马斯·萨拉切诺的天空之城_第8张图片
托马斯·萨拉切诺的天空之城_第9张图片
托马斯·萨拉切诺的天空之城_第10张图片
托马斯·萨拉切诺的天空之城_第11张图片

Aerocene项目

离开地球表面 

托马斯·萨拉切诺的天空之城_第12张图片

目前我居住在地球,但只是暂时而已

托马斯·萨拉切诺的天空之城_第13张图片
托马斯·萨拉切诺的天空之城_第14张图片

《In Orbits》 (在轨道上)

托马斯的“在轨道上”便是试图用编织成网的钢索和直径8.5米PVC球建造了一座可供人类自由通行的云中花园。

也许我们也会有欲望改变我们房屋的冰冷建材,改变我们的海拔高度,离开混凝土生活,

离开地面生活。

托马斯仿佛是最渴望离开地球生活的艺术家,你也许觉得他的想法几乎是疯狂的,那是因为无法摆脱集体无意识的引导下对于惯常思维的依赖与盲从,托马斯从来都不是想让我们在宇宙中孤独的遨游,而是引导我们从新审视我们与我们脚下坚实地面的关系,建筑大师富勒提出过“自然中总是趋于由孤立的压杆所制成的连续张力状态”得构想,可是真实的生活当中,我们只注意到岩石稳固的层层堆叠在一起,所以认为万物之间只存在这样笃定的压力,而托马斯注意到的正是被大部分的人所忽视的连续不断的拉力。当用科学的方式使这些力达到平衡的状态时,你还认为天空之城只是虚妄的想象吗?

天空之城

托马斯·萨拉切诺的天空之城_第15张图片

我有一个梦想,我要建一处可供人类自由通行,悬空居住的云中城市

托马斯·萨拉切诺的天空之城_第16张图片
托马斯·萨拉切诺的天空之城_第17张图片
托马斯·萨拉切诺的天空之城_第18张图片

《Cloud Cities》 (云之城)

“云之城”,可以说是托马斯·萨拉切诺所有作品中最为梦幻的,充满大小不同的球体悬浮装置,通过丝网的链接,衍生出无限的个体。这件作品的灵感来源是蜘蛛网与肥皂泡,或许会有人觉得荒诞不经,毕竟我们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这样脆弱的似乎不堪一击的东西可以支撑起一座未来城市,但是事实上,这两种“单薄”的结构却蕴藏了自然所赋予的不可思议的力量与稳定性。

托马斯·萨拉切诺的天空之城_第19张图片
托马斯·萨拉切诺的天空之城_第20张图片

托马斯的终极构想是建设一座直径达一公里的“空中之城”。这样的构想是托马斯的设计几乎独立与整个建筑史之外,这种孤立去除了它内在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甚至引出了更为深刻的哲学命题,当边界消失,是否会形成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是否这种新的社会形态就是我们曾经一直说起的——乌托邦。


艺+weekend往期回顾:

艺+weekend | 大隐隐于安福路

绘画艺术的角力与防守 & 当代艺术家夫妻创作指南

艺+ Weekend |看博伊斯“再逢”白南准&探访高颜值书店言几又

艺+ Weekend | 彩陶的宇宙 贝蒂·伍德曼个展& 暴走k11艺术中心

“看见”你看不见的贝蒂•伍德曼

艺+ Weekend | 年度烧脑大展《格物致新》&网红店鼻祖——老麦咖啡馆涅槃记

编辑 | Chi史文斌

摄影 | 刘添泽 杨智超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你可能感兴趣的:(托马斯·萨拉切诺的天空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