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须学会深耕,而不是浅尝辄止

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一些问题:

“ 我是出于什么原因开始运营公号,我能给别人带来什么,中途会发生什么,会不会坚持不下去,结果会怎样。”

在知乎上看了很多人的经历,反观了自己的这几年经历,有特别多的感悟。

无论做什么,从来没有深耕过,没有找过原因,没有深入的思考。

一方面不自信造就了懒,因为懒导致更加不自信,恶性循环,继而容易放弃。

不免让自己想起小时候。

从小总是特别胆小,很多事都不敢去做。

上学时,也总是畏畏缩缩的,那些看起来有点问题的学生,专挑胆小怕事的欺负。

这时候时候,学校来了一个外派老师。

带的就是我们班。

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年轻漂亮,自信。

也许我的名字足够特别,所以很多老师,总是能够从所有名字当中选中我。

上的第一节课老师就点名了我。

小学老师很喜欢叫学生起来朗读课文,而我那时不懂,自己是不是有先天的优势,至那次之后,老师特别喜欢点名我。

之后的几个老师也是。

那时意识到了自己身上的这个特点。

那个老师带了我们一年,那一年能感觉到自己心理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变得会主动去学习了,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那时候,亲戚会把很多没用的旧作文书送给我,印象当中小时候也总是自己玩,所以这些书给我带来了莫名的充实感。

我在书中看到了很多别人的故事,对我影响特别大,后来作文比赛得过奖。

那时候开始感觉到,老师重视你,同学羡慕你,这样的感觉也挺好。

但这种优越感,只持续到了小学,升入初中后,小升初的成绩也还算名列前矛。

初中后,个性的学生越来越多,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性格,散发着不一样的光芒:张扬、活泼、个性、阳光、恬静、甜美、独特,当然也有坏学生,刺儿头。我那时候觉得,他们即使坏,也敢于表现自己。

而自己即使淹没在人群里,也没人发现。

小学至少可以在家里,独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但是到了初中,寄宿在学校,八个学生一个宿舍。

做什么事,总是很在意舍友的意见和看法。

有些同学难免会唏嘘:书念的比我们好,还这么努力,觉得你装,不合群,孤立你。

慢慢的,在环境的影响下,我成绩总是停留在中等的位置,老师对我时常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不变的是,初中老师依然喜欢叫我阅读课文。那时候同学说我声音好听,隐约感受到,同学投来一些赞许的目光。

但那时,我心底已经对学习失去了主动性,索性不冷不淡的度过了那段晦涩时光。

诚如你所想,我也没有考上像样的高中,成绩也都是踩在合格线上。

之后再也没有哪个老师影响过我。我也再也没见过那个老师。

小时候的场景,就像放映电影一样,从脑海里闪过。

说到这可能有点离题万里,本来还想继续往下说,想想还是刹住了。很多人可能会问,这跟做公号有什么关系呢?

但也就是那种半成半就的状态,在之后的生活里一直伴随着我——如影随形。

特别想说的是,人这一生中会有很多因素一直影响着你,缠绕着你,但是你必须不断的去思考、反思,到底是是什么,并且克服它。当你克服了,你会发现你不管选择哪条路,结果都不会太差。

真的跟运气没关系。

自信,行动力更重要。

既然决定要开始,就不要给自己留退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必须学会深耕,而不是浅尝辄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