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看待“笨”?丨『盘它系列』之四

文丨誉安 Day27@365

我们如何看待“笨”?丨『盘它系列』之四_第1张图片
海昌公园的个性企鹅

最近经常会对自己进行如题的灵魂拷问。所以夺命连环call以后,还是要去寻找答案。目的无他,想要对自己负责。老人总是规劝“难得糊涂”,可是在内心中总是有个疙瘩在蹦跶着。所以,盘它!

今天读了对于超级学霸“尹希”的一篇帖子。随便记录一二都是属于超常规的操作:中科大少年班当年度最小年纪记录,时值1996年,而进入的原因是阴差阳错与北大失之交臂。2001年自己最终选择的哈佛开始攻读博士,2006年取得博士学位后破了哈佛“本校博士不能继续申请博士后的惯例”。2015年,31岁成为哈佛大学最年轻的华人正教授。而所有这些外人看来惊掉下巴的壮举,他本人却只是用“我做研究是因为有趣”而淡定地敷衍过去。

尹希无疑是存在于传说当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他的“聪明”耀眼到都没法让旁人进行效仿或者出个类似于《少年班尖子生教你XX天突破物理》的畅销书。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笨”么?答案看起来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样子。

此时此刻,谁想吟诗一首都没得搞头噻。所以行为背后的思维模式,会不会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再盘了一层之后,找到了一个观点与整个问题产生了链接。即“何不让思维过程变得可视化”。于是也得以重新认识了一个老朋友:“SWOT模型”。

S:Strengths 优势

W:Weaknesses 劣势

O:Opportunities 机会

T:Threats 威胁

丨寻找优势

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也可能是最困难的一步。因为只要稍微仔细自考一下,扪心自问后我们如何来列举出自己的「优势」,可能恰恰不如我们罗列出自己的「劣势」来得容易。完全可以作为一个脱口秀梗来使用,即“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罗列自己的劣势”。勿慌,有法可循。两大步骤:先发散,再聚焦。

发散,用头脑风暴的精神来让自己闪闪发光。千万别跟那种像“太阳”一样的大牛去比较。就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面刨食。但要遵循几个点来“分金定穴”:像我们人生中的特别经历,我们平时投入最多的活动,得到最多肯定的方面,自认较强的能力和最擅长使用的工具。

聚焦,有针对性的排列组合并碰撞出火花。有的放矢,例如我们是基于何种原因,为了什么目的来使用的此模型。不是有那么一句广告词:当你知道你的目的地,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有了目的性,所有列举出来的“泛优势”,就可以视作一个个“化学周期表”上的基本元素。两两组合,甚至多个组合,没准就能够产生某种新奇的“化学反应”。

丨控制劣势

与对优势类的行动一样,也是发散聚焦的二步法。但需要的底层认知却要跟优势截然相反。因为我们太善于发掘劣势了,所以一定要控制,控制,控制。控制什么?控制自己对于“负面”的“负能量”。发散的时候基本遵循自己平时最不擅长的活动,得到最多批评的方面,认为最弱的能力几个点来组织。而聚焦的标准也是针对目的性来进行。

丨重视机会

机会和威胁都是针对我们自身以外的因素而言。是外部环境中能够提供给我们的发展机会。沿着如下两个思路去进行探究:有哪些有利的因素和有哪些能够利用的资源或人脉。

丨正视威胁

所谓威胁,是在使用模型的情境下,参照机会对于外部环境评估的客观补充。简而言之,就是外部环境有哪些不利的因素,同时存在着哪些潜在的敌人。

那么做出了SWOT的各项列举分析后,该如何利用这些已有素材呢?SWOT模型的最大功用就是可以指导我们如何“扬长避短”,从而能够指引出一条行动路径。

概括下来就是两两相乘,然后乘积相减。优势乘以机会,二者之所以是乘积的关系,因为它们需要彼此依靠。不能结合机会的优势,就是针对目的而言毫无作用的优势。只能“库存待用”。而机会却是变量,按照目的会进行调整。劣势乘以威胁,他们决定了最终差值的大小。试想,即便优势与机会的乘积再大,可是后者的乘积同样也不小。那么相减后的得数一旦趋近于零,即代表事成的机会也同样不容乐观。

注意:回避威胁往往比发挥优势更为重要,而缺少发挥机会的优势可以暂时搁置。

没想到我竟然坚持下了今天的日更。不对,已经过十二点了,但依然给自己一个肯定。

可以晚安,昨天的我。

应该更好,明天的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如何看待“笨”?丨『盘它系列』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