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灭亲~石蜡义杀亲子

        春秋时,卫桓公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叫州吁,他们的父亲卫庄公对州吁非常溺爱,使他养成了蛮横无理的习性。桓公即位后,州吁便伺机杀死卫桓公,篡夺了君位。卫国百姓都很憎恶他的行为,诸侯们也说他是谋杀国君、残虐百姓的乱党。州吁眼看着众叛亲离,心里焦急万分,便把他的同谋石厚找来,一同商计稳定人心的对策。

        石厚回去请教他的父亲。石厚的父亲石碏(que)本来是卫桓公的要臣,因为看不惯州吁的所作所为才告老还乡的。他十分痛恨州吁和石厚的暴行,正苦于没有办法来惩治他们,现在看到石厚来求他相助,便说“只要得到周天子的支持,就不会有人反对你们了。”石厚问道:“要怎样才能得到周天子的支持呢?”石碏回答:“现在周天子很宠信陈桓公,陈国和我们的交情也不错,你们就去找他帮忙好了。

         石厚便跟州吁准备了贵重的礼物,前去拜访陈桓公。

         不料石碏早已派人先送信给陈桓公,说:“卫国不幸,出了两个祸国殃民的乱臣,也就是即将拜访贵国的州吁和石厚,我年老力衰,无法惩治他们,只好设法叫他们前往贵国,请您本着公理正义严办他们,为卫国除害吧!”

         州吁和石厚一到达陈国,陈桓公便立即喝令武士们将他们捉了起来。当下陈桓公马上命人通知卫国,派人来处理这两个叛贼。卫国随即派右宰丑赴陈国杀了州吁。至于石厚,大家因为顾念石碏,都主张从轻处置,但石碏却派自己的管家赴陈国把石厚杀了。

         石碏这种忠君爱国、铁面无私的精神很受后人的尊崇,因此“大义灭亲”的故事也就流传千古了。

寓意启示

         这则成语出自《左传·隐公四年》:“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把石厚也一起杀了)。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那么任何人犯了法,都应该得到应有的惩罚,不应因为私人的情分而宽恕纵容。可惜的是,在中国古代,总有许多“法外开恩”,人情、权力其实是大过法律的。对于石碏来说,他是曾经的重臣,对卫国的影响尚在,可以选择儿子的生死。他在亲情与公理正义之间选择了后者,毅然决然地将不忠不义的儿子杀死,他这种不因父子之私亲而害国家之大义的做法,与不惜一切代价严守公私分明原则的举动,在古人看来,是震撼人心、值得后世人景仰与效法的。人们更把石碏的作为引申为“大义灭亲”的成语,比喻为了公理正义,不惜捐弃私情而依照法律来制裁。你对这个故事的感觉和古人一样吗?古人给孩子的启蒙书《三字经》里说:“养不教,父之过。”石厚成为一个不忠不义的逆臣贼子,做父亲的岂不是也有养而不教的过错?那么他毫不留情杀死儿子的举动,是不是也没有古人说的那么崇高了呢?

例句应用

①《旧唐书·李建成传》:周公圣人,岂无情于骨肉?为存社稷,大义灭亲。”

②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要是都能像张正国那才好。这是一条汉子,大义灭亲,死活只有一个党。”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义灭亲~石蜡义杀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