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只做一件事

一次只做一件事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阮一峰《时间管理的七句话》,描述的是“多线程“和”单线程“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这是阳明先生《传习录》里的一句话。意思是,种树人种树时看护的关键位置是根部,个人修养品德时关键在于炼心。你或许以为他讲这句话是为了告诉我们处理问题要寻找关键点。当然,它确有这一层意思,但远远未竟。

一棵树生长起来,根的确重要,因为它承载着输送营养的作用,但树根能吸收的营养永远都是有限度的,它并不是永动机,能源源不断的为树木提供向上成长的力量。因此,想方设法的让树"长得省力"、"长得专心"很重要,为树剪去繁枝就是一个最好的方法,也是经常被用到的方法。通过类比,我们能得出一个修养品德的方法结论:想要修养自己的品德,也要剪去内心冗杂的思想念头。这也就是阳明所说的:"欲树之长,必于始生时删其繁枝;欲德之盛,必于始学时去夫外好。"

然而,你看上文引用的这最后一句话:"必于始学时去夫外好。"修养品德之时,必须一棒子打死你所有会耽误修养的爱好,即使是高尚的亦不可。因为,"如外好诗文,则精神日渐漏泄在诗文上去;凡百好皆然。"

你以为阳明是过于偏执?其实不是,他是在教人应"一次只做一件事"。

不管是种树还是修德,亦或说明白点,不管是健身还是跑步,不管是学画画还是学钢琴。不管你初衷是因为兴趣爱好,还是因为迫不得已,你都会有一个最高的目标:把它学好,把它做完美。就像种树,定要把它种得美丽、欣欣向荣。那么,在做这一件事时,看似"偏执"的摒除一切杂念和爱好,一次只做这一件事,就是把"树"种的美丽、欣欣向荣的做起码的做法。

学者一念为善之志,如树之种,但勿助勿忘,只管培植将去,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枝叶日茂。树初生时,便抽繁枝,亦须刊落,然后根干能大。初学时亦然,故立志贵专一。

日本禅师铃木俊隆是对乔布影响最大的一个人,可以说没有他的影响就不会有之后的苹果产品,后来有人总结出了其处世的12条准则,其中第一条就是"一次只专注一件事情",也就是念兹在兹,吃饭就是吃饭,走路就是走路,专心做一件事,心不二用,其实这就是"禅"。


一次只做一件事_第2张图片
铃木俊隆的作品

六祖慧能的《坛经》上用一句话把"禅"讲的最明白透彻:"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意思就是不着相,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为禅,内心保持清净不乱为定。这也是《金刚经》上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取于相是禅,如如不动是定。

所以,做一件事情时摒除一切杂念和爱好,专注这一件事情,真的是大智慧。尤其是如今社会,更是了不得的修为。当然,人生造化是,越了不起的事也就越难实现,在当今,能够找到一个专心地一次只做一件事的人,可能比登天还要难。你能否记得,你有多久,吃饭只是吃饭,不玩手机、不看视频?你有多久,走路只是走路,不看手机、不刷朋友圈?你有多久,读书只是读书,专心致志、仔仔细细的读完每一个字?或者,有多久,不被外面突如其来的声音打扰和吸引?

其实,如果真的理解不了"禅"这个概念,完全可以用计算机原理的知识去解释这种"一次只做一件事"的理论,即:单线程工作。了解计算机原理人的都知道,CPU的进程之间的切换是一项很耗费资源和时间的工作,因此,让CPU多线程工作,是很昂贵的一件事。所以,避免多任务,保持单线程,永远是计算机效率最高的方法。这方法同样适用于人类,因为大脑就是人类的CPU,多任务的工作和调整,就是大脑在进行进程切换类的工作。通常情况下,我们因为处理多项任务而花费更长的时间,这是一个真实的生活经验,但也是最被人忽略或者潜意识里最不愿意接受的真相。

《禅与摩托车修理艺术》中有一句话说的很好:

仓促本身就是最要不得的态度。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一旦想要快,就表示你再也不关心它,而想去做别的事。

现在,我想根据这篇文章的观点修改一下这句话:分心本身就是最要不得的态度,当你在做某件事的时候,一旦想着别的事,就表示你再也做不好这件事,而且另外一件事同样也做不好。


一次只做一件事_第3张图片
《禅与摩托车修理艺术》罗伯特•M.波西格

记住,你的生活可以没有禅,但一定会有"修摩托车"之类的事情,为了避免不被工具砸到手以及让"修的摩托车"走得更远,请一定在"修摩托车"时只"修摩托车"。

不过,吃饭的时候专心吃饭,不玩手机,就是生活中的"禅"。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次只做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