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往事|侧面描写的力量(外一篇)

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华雄的英勇从侧面体现了吕布的确是人中豪杰。

温侯吕布挺身出曰:“父亲勿虑。关外诸侯,布视之如草芥;愿提虎狼之师,尽斩其首,悬于都门。”卓大喜曰:“吾有奉先,高枕无忧矣!”言未绝,吕布背后一人高声出曰:“割鸡焉用牛刀?不劳温侯亲往。吾斩众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耳!”卓视之,其人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关西人也,姓华,名雄。卓闻言大喜,加为骁骑校尉。拨马步军五万,同李肃、胡轸、赵岑星夜赴关迎敌。

这一回的前半段讲的是诸镇会盟的事,这个先放一放,不是今天侧面描写的重点。这一回里的侧面描写用得十分纯熟。着力渲染了华雄的英武不凡——济北相鲍信之弟鲍忠是第一个祭刀的人。

诸侯盟中打头阵的是孙坚,但是他出师不利,第一回合就败在华雄手中,身边一员大将祖茂为了救孙坚被华雄一刀砍于马下。

接着华雄越战越勇,趁着士气正足,来到诸侯盟寨前搦战。节奏倏的加快了。小兵不断来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又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袁绍觉得诸侯盟中无人了,没有他身边的两名大将,似乎一步都走不出去,遑论诛灭董卓。

就在华雄势不可挡的时候,有人站出来说:“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此人正是关羽。此时关羽尚未闻名天下。当他自我介绍的时候,人们发现他只是公孙瓒手下自称为公孙瓒的朋友的一名县令手下的一名马弓手。如此长的前缀只是为了告诉人们,他有多不起眼。与成名日久积威甚重连连胜仗的华雄相比有多不自量力。

果然,最沉不住气的袁术率先发难。曹操将其劝下了。袁绍也持有怀疑,曹操还是安抚下了。安抚了大人物,曹操转过头为关羽要了一杯热酒。关羽没有喝酒,上马去了。

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

再转回来,关羽掷华雄头与地上,而酒尚温。

没有一句关羽与华雄对战的描写,没有一句关羽英勇身姿的描写,可是所有人都被关羽的战斗力所震撼。华雄在前面的描写中有多厉害,关羽只会比他厉害百倍,更何况有酒尚温这个细节在。

这时候你就会以为这里的侧面描写就是为了衬托出关羽的勇武。但是你错了。这一回还没完。

华雄死后,董卓派出了他的王牌吕布。吕布与华雄显然不是一个重量级的。精彩的三英战吕布于是就上演了。

率先发难的是脾气暴躁的张飞,丈八蛇矛犹如天边一道闪电;见弟弟与之争斗不下时,脾气并没有比张飞好多少的关羽立刻拍马上前助阵,青龙偃月刀携雷霆之势劈来;作为大哥的刘备当然不能袖手旁观,擎着双股剑便加入战阵。反观吕布,与三人对战尚可平手。

这时你可以倒推一下。华雄有多英勇善战前面已经有四五个大将的首级证明了;关羽在一杯温酒的时间里砍了华雄,可见其比华雄更善战;张飞与关羽的战斗力不相上下,刘备可能稍微差一点但也差不太多;综上,吕布比三个华雄厉害得多。

侧面描写深刻展现了“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句话的准确性。

(外一篇)领袖精神

这一回里另一个重要的体现是曹操的领袖精神。

召集诸镇的矫诏檄文是曹操写的。袁绍当盟主是曹操推荐的。关羽斩华雄是曹操跟袁绍周旋的。他有号召力,能够召集英雄;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现在力量不足,不能光明正大站在最高处当靶子;他懂得英雄不问出处,真正做到礼贤下士。不管是身居高位还是身为从属,他都能很好地把握自己的身份地位,承上启下,斡旋协调。

相比之下,袁术显得心胸狭隘,没有容人之量。袁绍任人不避亲,叫袁术管了盟军的粮草。结果袁术在还没有开打的时候就因为手下几句话而不给孙坚粮草了,间接导致了孙坚的失败。这样的做法很显然没办法使人信服,更不可能使自己得到壮大,完全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更何况他伤的还是盟友。袁绍也没有处理好这件事,估计会叫不少盟友寒心。后面袁术非常看不起关羽,也是上位者当惯了的表现,世家子弟的高高在上显露无疑,显然是当不好一个乱世中的领袖的。

三国往事|侧面描写的力量(外一篇)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国往事|侧面描写的力量(外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