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到底有什么价值?

巴黎卢浮宫里有一幅排队两个小时才能远距离看十秒的画,你猜对了,那就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达芬奇画了4年才完成的画作,而达芬奇本人除了是画家之外,他还是天文学家、科学家、发明家,甚至音乐和生物学、医学都有造诣。不得不说,他是一个典型的斜杠青年。

斜杠一词源自于Maric Alobhor出版的书籍《多重职业》“the slash effect”,斜杠效应。斜杠青年,指的是这样一个人群:他们不满足单一职业和身份的束缚,而是选择一种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群人存在?

互联网的发展给了我们更多的可能性,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那些不甘于平庸的人采取了斜杠的生活方式,给自己的生活创造多元化的可能性。

斜杠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斜杠就是一种很好的补充。

80后一代从事的工作一般基于大学毕业后的多种因素选择。比如父母安排,公司招聘选择等,工作时间久了之后发现自己并不是喜欢从事的工作,然后也并没有其他方式解决生计问题。此时多一重斜杠身份,可以让自己有更多空间创造自己的价值。

有一位朋友在父母的介绍下去了事业单位当城管,城管的工作他特别不喜欢,但是工作稳定,是父母对他的期待。可是他非常喜欢摄影,业余时间经常喜欢研究摄影,于是多了一重摄影师身份的他,生活中又多了很多工作之外的乐趣,后来也逐渐发展为兼职摄影师,帮朋友接一些拍照的工作,无形中又增加了他的收入。

第二,喜欢现在的工作,斜杠就是一种更深层的自我探索。

著名经济学家吴晓波先生,本身是商人,又是作家,也是学者。本身做商业研究的他,不仅自己经营自己的商业体系,也在用三分之一时间做研究,三分之一时间写作,相辅相成,成为了现在大家都认识的吴晓波老师。

第三,多种技能是不确定中的保护机制。

俗话说,技多不压身。生物进化是在不断变化中进行的,人类多一些技能,也是一种抵御风险的方式。

Maric把斜杠青年模型归结为五大类。

一、本职工作+兴趣爱好

奇葩说里的周玄毅是某大学的哲学系教授。因为他酷爱演讲,不断地参加演讲类的节目。并不断发展成了自己的第二身份。他同时也是《好好说话》的策划人。

本职工作之外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不失为一种好的斜杠方式,还能为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一个安身之所,并能创造价值。喜欢剪辑视频可以做剪辑师,喜欢化妆的可以做跟妆师,兴趣爱好也可以成为我们获得收益的一种方式。

二、左脑+右脑,理性思维+感性思维

在我认识的一个建筑工程师里,就有这样一位存在,他平时都做着项目管理建筑工程的工作,特别极具理性思维,但他生活中又酷爱音乐,偶尔还去酒吧驻场,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结合,让他不仅在职场当中获得一些舒适体验,也在业余生活当中挖掘自己的爱好,获得其他的收入。

三、身体+脑力的组合

我的一位心理咨询师朋友,酷爱舞蹈,业余时间会去俱乐部教别人去跳舞。这就是非常典型的脑力和身体相结合的斜杠状态了。

四、知识型IP

青年作家张萌萌姐,用自己多年的创业及学习经历打造成了自己的课程体系,助力青年人创业。她写作、出书、授课,成为大家喜欢的知识型IP,也帮助了很多青年人创业成功。这就是通过写作、演讲能力成为了斜杠青年。

五、多元化职业技能

一种工作未必只能培养一个技能。我本职工作从事CRM客户关系管理,这需要我懂得多元化思考的方式,有较强的沟通技能、语言表达能力和谈判技巧。在我转型做教育的同时,这些技巧就变成了我的基础能力。所以一个职业中,我们也可以训练自己多元化的技能,不失为一种斜杠方式。

斜杠青年意味着不够专注吗?

其实即使一个人在专业领域成为博士,也只需要五年的时间。人生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无法成为达芬奇那样的多元化斜杠青年,但也可以在有限的生命里尝试自己的多种可能性。

在我看来,即便不斜杠,大部分人也成不了领域的专家,倒不如尝试给自己的兴趣爱好找一处安放之地,为自己的生活增加价值。毕竟,用时间去消磨,何不用时间去创造?

如果我们不认真对待生活,生活又如何会认真地对待我们?

以此献给生活在忙碌而不知所措的心怀梦想之人。

【氧气课堂今日践行】你的爱好是什么?列出你三个喜欢的爱好,看看通过刻意练习,可以成为你创造价值的技能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斜杠到底有什么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