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知道这本书,是大学时,一位爱做生意的小伙伴强推过这本财商入门书。
但那时我本没看,第一次看这本书时,是大学毕业五年后的事儿了。
《穷爸爸,富爸爸》1999年在美国首次出版,半年销售量100万册。而后,发行109个国家,总销量突破2900万册!在多个国家持续多年蝉联全国畅销书榜!
本书以作者亲身经历的基调,描述了‘穷爸爸’和‘富爸爸’截然不同的金钱观和财富观:穷人为钱工作,富人让钱工作!
并提出切实有效的投资策略和理财方法,指导人们如何守住并创造财富,逃出‘老鼠跑道’,最终走上财务自由之路。
作者罗伯特·清崎,第四代日裔美国人,1947年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父亲任职于夏威夷州教育部。
大学毕业后加入美国海军陆战队,战场归来开始商业生涯。经过三次大起大落,1985年再次成为百万富翁。47岁实现财务自由,专心于投资事业。
在此期间,发明‘现金流’游戏教普通人如何脱离‘老鼠跑道’,培养人们的财商,因此被誉为‘百万富翁教父’、‘金钱教练’。
另一位作者莎伦·L·莱希特,是一位注册会计师,就职于当时的八大会计事务所之一,成为首批跻身此行业的妇女。
做为《富爸爸,穷爸爸》作者之一,她常年关注孩子的成长问题,她积极推动加强数学、计算机、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教育。
在遇到清崎后,莎伦注意到财务基础教育是当今教育体制的一个漏洞。
清崎,是个有具有争议的人物。
支持他的人无条件支持他的理念,有些人也表示清崎宣布破产完美的诠释他的观点:
“你有一项技能或资产,你都可以考虑用企业形式拥有,享受更多好处和保护”。
这本书主要分两部分:一个是意识到财商的重要性;一个是如何做。
1. 财商的‘启蒙者’应该是自己
改变观点和思维模式是极其重要,并且是最艰难的财商思维实践。
人生中重要的启蒙者应该是自己,父母的教育是个很好的启蒙,但自己无意识则无法开启并走入财商的大门。
像本书中,如果两个九岁的孩子没有想变成富人的想法,并做出为之努力的系列行为,也不会有富爸爸的言传身教与两个孩子成长的故事。
两位作者最初本意,这本书做为儿童的财商启蒙读物。但上市后,成人们的争相购买让所有人意识到,财商教育不仅仅是儿童需要的。
网络上一句话很对:“最好的学习时间就是现在和逝去的昨天”。
2.洗脑式财商入门建议
从来就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秘诀,成功都是得益于一点一滴的积累:
1. 出于内在的改变愿望:
了解现状,是否可以意识到自己身处“老鼠跑道”并有改变的想法。
2. 系统学习理财知识:
‘空空如也’妄想是不可取的,光凭一腔热血都是空谈。
需要学习理财知识,通过系统的学习、通过向身边人的取经。
3. 实践出真知:
理论需要实践证实,用所学去发现、去行动、去实践、去试错、去完善再行动。
4.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学会‘世俗圆滑’,不要看清不如我们的人也不要仇视比我们有钱的人,让自己在每个人际圈内都融入其中。
不要闭门造车,接触一些真正的人脉,让自己早获得内部信息,早获益少风险,这也是一种财商。即书中所谓‘内线人员交易’概念。
5. 停止抱怨,等待时机
停止抱怨,行动起来,抛弃‘愤世嫉俗’的负能量心理。
本书有段这样描述:所以,如果你疑虑重重,又有点害怕,不妨像桑德斯上校那样对待自己内心的‘小鸡’:油炸它。
成功都是经过时间的累积和机遇,而机遇是我们做足了准备时刻待命。
曾抱怨,有钱的亲戚,为什么不能帮助我们,富人都是自私的么?
帮什么呢?直接‘赠与’金钱么,那我们与那些拥有行动能力但沿街乞讨的骗子的区别在哪儿?
本书中同样描述,教育局的穷爸爸一直没有多余的钱做慈善,被称为自私自利的富爸爸却可以开创自己的基金会。
这个自私又要如何定论呢?
本书是激发人们对财富‘向往’和‘敏感’的启蒙书籍,内容多半是穷人理解但所忽略的‘鸡汤’。
洗脑式的鸡汤文,是你在通往财富之路懈怠时,喝一口感觉又能前进一公里的良药。
若你有意识到想做出改变,不妨看一看,是一本让你走进‘财商’思维的必读物。
有时候,我们需要被洗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