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蜂胶确实好东西。但年产300吨,销量却达1000吨

科普:蜂胶确实好东西。但年产300吨,销量却达1000吨_第1张图片

一个拥有五六万只蜂的蜂群一年只能产100多克蜂胶。据中国蜂产品协办会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蜂胶每年产量约300吨,然而我国蜂胶每年的实际销量却将近1000吨。

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河南省长葛市是全国有名的蜂胶生产基地,河南一家蜂业的负责人承认,他们生产的所谓“提纯蜂胶”,每公斤最低售价140元,其中90%是“树胶”。而所谓的“树胶”,其实就是一种使用杨树芽为原料,人工提取加工而成的树脂胶状物。树胶要变成蜂胶,里面还要添加槲皮素、芦丁等人工提取的黄酮类物质,用来提高总黄酮含量。

知名厂家也会采购假蜂胶,采购价大多都是200多元一公斤。这些每公斤售价200多元的所谓“提纯蜂胶”,除了18%左右的蜂胶成分,其余大部分都是“树胶”。这批采购价每公斤只有200多元,里面含有大量“树胶”成分的所谓“提纯蜂胶”,到了药业公司,就成了所谓的“巴西天然蜂胶”。经过进一步加工,就变成了所谓的蜂胶软胶囊,然后进入药店销售,每瓶售价高达一百多元。而这种行业内的造假“潜规则”,已有整整10年了。

树胶如何能充当真蜂胶不被识破?一场行业骗局为何10年后才被拆穿?

蜂胶制假者利用“蜂胶来源于植物树枝”这一原理,采集杨树树皮、叶等加入水进行压榨和熬煮,取得粘手的树胶,而其与蜂胶在外观、气味上等极其相似,感官上难以辨别。

尽管通过此种手段提取的树胶在外观上与蜂胶基本无异,但它并不含黄酮,一种蜂胶含有的,并且是有关部门检测时的质量指标物质。于是,制假者在树胶中加入人工提取的黄酮类物质槲皮素和芦丁,这恰与假劣奶粉为过氮成分检验关就添加三聚氰胺的手段类似。有些假蜂胶产品甚至还堂而皇之地打出“选蜂胶看黄酮”、“蜂胶黄酮含量越高越好”之类广告蛊惑消费者。

目前,黄酮是我国对蜂胶检测的主要质量指标,真蜂胶中含有包括芦丁、槲皮素在内的100多种黄酮物质,统称为总黄酮。但目前我国对蜂胶的检测方法以检测到的“芦丁”含量换算总黄酮为主,称为“芦丁法”,也有部分检测方法检测“芦丁”和“槲皮素”两种成分。

由于检测成分单一,制假者就有可乘之机,他们利用人工合成的芦丁和槲皮素,计算好成分,来替代本来应该是蜜蜂合成的动物性黄酮,有关部门在检测时是无法做出判别的。

显然,技术性问题是这场骗局得以维持10余年的主要原因,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很成熟的检验蜂胶的技术。


科普:蜂胶确实好东西。但年产300吨,销量却达1000吨_第2张图片

树胶“化身”蜂胶

    树胶怎么会“化身”蜂胶呢?说白了,都是蜂胶的保健功能惹的“祸”。据了解,蜂胶是蜜蜂从植物芽孢或树干上采集的树脂,混入自身分泌物形成的一种胶状物质,公认其具有调节血脂、血压、血糖等保健功能,被誉为“紫色黄金”。据中国蜂产品协会公布的数字显示,一个五六万只的蜂群一年只能产100多克蜂胶,我国蜂胶每年产量约300吨。而我国蜂胶每年的实际销量却将近1000吨,蜂胶何等供不应求,由此可见造假蜂胶的数量之多——多达7/10。

据知情者透露,目前市场上过半数的蜂胶“冒牌货”实际上是树胶伪造。其工艺再简单不过,杨树芽经浸泡、过滤、沉淀、提纯等若干道工序,再加入少量蜂胶,即可被加工成类似蜂胶的黑色胶状固体。按照国家标准规定,“总黄酮”含量是检验蜂胶的一项重要指标。“树胶”里面也含有“总黄酮”,但是要想“瞒天过海”,还必须添加槲皮素和芦丁等化学原料“凑”黄酮数。央视报称“国内最尖端的仪器也检测不出来”。

槐树树胶很危险

    “幸亏企业用的是杨树树胶,换做槐树树胶就危险了!”广州大学食品安全研究专家曾庆祝称,不同的树胶本身含有的物质不一样。“可以确定杨树树胶的安全性没问题”,但并非所有树胶都安全。曾教授指出,槐树就是一个反例。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花、叶、茎皮和荚果有毒。人食花和叶中毒会出现面部浮肿、皮肤发热、发痒。叶和荚果还能刺激肠胃黏膜,产生疝痛和下痢。果壳提取物可使小鼠和大鼠产生呼吸困难等。花蕾与花含芸香苷、甾醇,果实含刺槐素、槲皮素等多种黄酮类和酚类成分。

真假有别先看色

    业内专家认为,真假蜂胶区别首先要看“色”,正宗蜂胶滴到玻璃杯中的水面上,可形成不易消散的油膜,水迅速变成乳白色,而树胶滴入水中后则表现为成块、成团不易溶或附着在杯壁及底部,呈现深褐色或黑色;气味方面,蜂胶有着天然而特殊的香味,劣质或假蜂胶有淡淡的恶臭味;真蜂胶味道微苦,麻木辛辣,有刺舌感,假蜂胶则没有这种感觉。正宗蜂胶摸起来黏度较大,树胶黏度明显不够。不过,以上这些方法不一定通用,专家建议消费者选择蜂胶时还是要认清卫生部颁发的正规的批准文号,产品的包装或者标签上方必须有一个特殊的“蓝帽子”标志,“蓝帽子”下面有保健食品4个字。另外,消费者选择专业品牌,应该事先考察一下生产厂家的科研背景。


科普:蜂胶确实好东西。但年产300吨,销量却达1000吨_第3张图片

蜂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蜂胶(propolis)是工蜂采集植物树脂等分泌物后与自身上颚腺、蜡腺等分泌物混合而成的一种固体胶状物质。为我国传统中药,收载于药典,具有补虚弱,化浊脂,止消渴作用。其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以黄酮类、酚酸类及萜烯类化合物为主,此外还包含醇、醛类等,以及氨基酸、维生素、多糖等多种微量元素等。并且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和药理学活性,如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肿瘤、保肝、增强免疫等。近些年,蜂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其研究也逐渐深入,现将蜂胶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进行整理归纳如下。

化学成分

根据国内外研究表明,蜂胶中存在多种化学成分,其中以类黄酮、酚酸,萜烯类化合物为重要组成成分。还有其他如醇、醛类等以及氨基酸、维生素、多糖等多种微量元素。

黄酮类 黄酮类是蜂胶中品种最多,数量最高的一类化合物,主要以 2- 苯基色原酮类为母核。 根据研究表明,黄酮类为蜂胶的重要的组成元素。张翠平等 将各国研究者对蜂胶中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类汇总,并确定出每种成分的中英文及化学名称,共列出 135 种黄酮类化合物。周威从桐庐蜂胶中分离得到 15 个黄酮类化合物。周立东等在北京蜂胶中分离鉴定了 6 种黄酮类化合物。

酚酸类 蜂胶中含有的酚酸类成分为多酚类和酸类,当前从蜂胶中已经分离鉴定出了 100 多种酚酸类化合物,主要有 C6-C1 的苯甲酸型和 C6-C3 的苯丙酸型。 张红城等通过研究不同地区蜂胶提取物并根据测量得出含量较高的酚酸及酯类成分。Mishima S 等发现二 - 和三咖啡酰奎尼酸(CQAs)是巴西蜂胶中提取的特征成分, 此类物质仅存在于巴西蜂胶中,在其他地域蜂胶中并未发觉。 罗照明等对中国蜂胶醇提物中多酚类化合物运用 HPLC 分离方法进行分离,分离出 20 种酚酸及其脂类。

萜烯类 萜烯类物质是自然产物中数目最多且普遍存在,骨架庞大复杂、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活性,而且是蜂胶独特香味的主要来源。陈佳玮等归纳了无刺蜂蜂胶的挥发油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包含单萜类、倍半萜类、二萜类及三萜类化合物。孙礼聪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对蜂胶的挥发油物质进行研究,得到 7 种萜稀类物质。

氨基酸类 蜂胶中的氨基酸一种可能性是来源于植物表面或花粉,也可能来自于蜂房中出现的细菌以及真菌等。Dos Santos 等从无刺蜂蜂胶中检测到了 3种氨基酸类化合物: 5- 氧脯氨酸、亮氨酸及缬氨酸,其中丙氨酸、甘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以及苏氨酸仅在意蜂蜂胶中检测到。Pereira 等应用高温高分辨率气相色谱法和耦合质谱技术研究蜜蜂蜂胶和无刺蜂蜂胶的抗菌活性成分包括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等。

药理活性

近现代研究表明,蜂胶具有丰富的生物学活性物质,具有抗菌、抗病毒、消炎、保肝、抗氧化、抗癌、加强免疫等功能。

抗氧化 张悦等通过对小鼠脑组织抗氧化实验,发现蜂胶黄酮能防止脑组织自由基过氧化而造成损伤。王正等发现蜂胶的乙醇超声波提取物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均存在抗氧化性,且抗氧化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提高。Ahn 等以乙醇为提取溶剂对蜂胶进行提取分离,并得出 10 种黄酮类化合物,得到蜂胶抗氧化机制为通过芬顿反应抑制 DNA 单链断裂。郭志芳等采取化学发光法对蜂胶提取物进行清除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能力测定。 曹小燕等将蜂胶黄酮和天然维生素C 抗氧化力进行比较,且得出蜂胶黄铜抗氧化性大于 维生素C。Laskar 等首次报道了印度蜂胶水提物和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抗菌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进行蜂胶的抗菌活性试验。周建新等将蜂胶乙醇浸提液对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的抗菌作用进行研究,得出与蜂胶抗菌活性有关的是浓度和温度,最低抗细菌浓度为 0.014% 基质,且抗菌能力增强随浓度增加。王浩等实验证明蜂胶的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物抗菌作用强于蜂胶乙醇提取物。

抗病毒 郭振环等研究表明蜂胶黄酮在 NDV和 TGEV 感染前期发挥抗病毒能力,而提高宿主细胞抗 IBDV 和 PPV 作用主要体现在病毒感染的后期。马霞等对蜂胶黄铜纳米化处理,并进行体内外试验的抗 PPV 方法研究,得出经纳米化抗 PPV 活性高。

抗炎 王雪妮等实验证明了蜂胶具有显著的外用抗炎活性。李英华将蜂胶的水提取液和醇提取液应用酶联免疫法、荧光分光法、紫外分光法、免疫组织化学、核酸分子原位杂交等技术,研究其抗炎作用以及抗炎作用机理。 沈新锋通过对蜂胶中抑制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的研究,确定出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含有抑制 HLE 的主要活性组分。

抗肿瘤 Cao 等从台湾蜂胶中分离出 3 种新的黄酮类物质 propolin A、 propolin B、 propolin C,propolin A、propolin B 对 C6 胶质瘤细胞、人黑素瘤细胞、 HL-60人类白血病细胞、 MCF-7 人乳腺癌细胞、 IMR32 成神经细胞瘤有毒性作用,并有强抗氧化活性,引起黑色素瘤细胞凋亡,而对细胞周期无影响。propolin C 对人黑素瘤存在细胞毒性,并诱导其细胞凋亡。木塔力甫等针对新疆蜂胶对黄酮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出pinobanksin-3- acetate(PB3 A)单体,且对大肠癌细胞有抑制作用。

免疫 段霖通过研究对蜂胶提取物的 IBD 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得出蜂胶醇提物和中药合剂均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显著提高作用,并能起到协同抗病毒作用。谭宗艳等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方法检测出蜂胶具有促进迟发型变态反应的作用,并且能促进小鼠的单核 - 巨噬细胞碳廓清功能。于晓红等 根据蜂胶对 HC 小鼠模型影响,证明了蜂胶能有效增强小鼠免疫力。李淑华等利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细胞进行免疫功能检测,得出蜂胶具有免疫刺激和免疫调节作用。庞阳康等证实了蜂胶能够提高力竭游泳小鼠的免疫能力。

保肝 陈晓茵等通过研究蜂胶对肝组织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肝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证明蜂胶可以保护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戴文等运用乙醇进行肝损伤模型造模,通过实验得出蜂胶具有保肝作用。Türkez H 等研究蜂胶对氧化铝诱导的肝毒性具有对抗作用。

近年来,对蜂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均已研究出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对于蜂胶提取液的多种药理活性研究较多,对其活性部位单体以及各组分间联系并未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蜂胶的研究与开发对医疗和保健有着重要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科普:蜂胶确实好东西。但年产300吨,销量却达10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