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完人。”

        人类是复杂的个体,善与恶熔铸在一起。若是这世界上有所谓的“善恶扫描仪“,想必每一个人身上的颜色都是黑白交织的。

        人类之所以建立文明,倡导道德,其目的就是放大善,缩小恶。

        性善性恶的争论自古有之,儒家的两位先贤就人之初生之性有不同的看法。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这是人与动物不同的地方。因为人性本善,所以人心皆有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而荀子的看法却截然相反,他认为人性本恶,“人性本恶,其善者,伪也。”是他对于性恶论的阐释,在他看来,人性中的善是后天教化而来的。

        稚子初生,性善性恶是很难界定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一个人的品性与其所处的环境、受到的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大环境下的氛围以及身边人的引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个体的性格走向。人性之说也并非是非黑即白的,这也正是话本小说里十全十美的人物形象失真的原因之一,瑕疵在一定程度上恰恰能反衬美好,一个善良纯真的人心里也不一定全是光亮,只不过那些野兽般的嘶吼被他们深深的禁锢在内心当中,一个可恶可憎之人的内心当中也未必没有善的光辉闪过。

        不管内心闪过何种念头,只要坚守住本心,使善的力量大于恶,就能遵守道德,维护文明,毕竟,“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完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