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不一样的电路连接》教学反思

上周四恰好是上的一堂汇报课,加上之前已经上过四年级的内容,因此对本课时的认识又更深入了一层。

整个的设计选择紧密贴合教材,加上适当调整。在内容方面,主要讲解的知识点还是以串联、并联为主,但是主角分为:灯泡、电池。

在前面简单电路的基础上,已经对串联、并联有所了解,但是认识不深,算是知道有这么两种连接方式,并且观察到了两个小灯泡在串联、并联时,并联小灯泡亮度更大。

而对于本质原因,学生是不知道的,因此本课时主要是利用“电压”这个关键词来解释为何两个小灯泡并联更亮。接着,继续引入另一个主角:两节干电池,以它为主又是两种连接方式,用同样的方法来分析比较更亮的原理。

这里举个例子,比如研究的是两节干电池的串联、并联。因为现在还没有完全放开分组实验,所以主要还是以演示为主,但是可以让学生上台操作,并在投影下展示,其他学生就可以观看。



可以ppt展示电流路线,这样对学生来讲比较直观。提问主要以:它有几条通路?电流路线是怎样的?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是多少伏?在演示过后就马上分析,一一对应起来,就会容易理解一些。

在接线盒这一环节,主要是测试接线柱之间的连接是否是通路?可引导学生将检测方法慢慢梳理出来:首先自查电路检测器是否有故障,再依次检测6组。最后做好记录,分析内部链接情况。

最后有一个拓展延伸,通过遥控器内的电池连接情况,教室里的灯的连接情况来深入分析,将理论用于实际。

这堂课上下来,组内也同样进行了研课、评课、议课。在大家的集思广益下,反复琢磨下,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我都很珍惜。

四下《不一样的电路连接》教学反思_第1张图片


主要是以下几点:

1、学生上台演示时,底下的部分同学注意力不集中,没有仔细观察连接方法。

2、板书上没有将“电压”体现出来。

3、学生回答后的评价语言上,较为单一。

4、ppt上的电流路线,并联时不太准确,不是分支,而是两条不同的路。

5、在分析环节,有时忽略掉此时分析的是“两个小灯泡”还是“两节干电池”。

针对以上不足之处,也讨论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1、上台演示的同时,台下学生可以根据连接方式尝试画出电路简图,在前面课时已经学习过相关符号的表示方法,可以试,但不做硬性要求。

2、在大于、小于、等于的前面,不仅把单位加在后面,还要把电压两个字写在前面,这样逻辑更清晰。

3、评价语言可以更为具体一些,从细节上进行评价,不仅要准确的评,还要鼓励的评。

4、将电流路线改进的更准确、严谨,因为一个小细节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建构认知,应当“吹毛求疵”,褒义上的意义。

5、分析时将是谁在串联、并联更明确一些,前面加上是谁在串和并,是小灯泡还是电池。

你可能感兴趣的:(四下《不一样的电路连接》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