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以下孩子的关键帮助——读《谁了解孩子成长的秘密》(一)

6岁以下孩子的关键帮助——读《谁了解孩子成长的秘密》(一)_第1张图片

  
《谁了解孩子成长的秘密》——关键期关键帮助,作者李跃儿,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第一章 认识孩子

一、孩子从哪里来

二、错误看待孩子的五种认识

  1. 认为孩子是个知识罐子
      孩子都能说出许多别人不知道的常识,这会带来别人的赞叹。这种赞叹会惯着孩子把更多用来发展的力量,用在卖弄自己的小常识上。但从小到大,周围人对孩子的反应,是还自以为自己是优秀的,是优秀的就一定会被生存环境所需要,所以当结果与孩子的判断不符时,孩子就会对这个世界产生巨大的疑惑。以为这个世界对自己不公,以为这个世界出了问题,慢慢的孩子成了一个受害者,郁闷终生。
  2. 认为孩子是一张白纸
      把孩子当做一张白纸完全由成人来塑造,有一人只能创造出有限的几个模式,孩子可能会成为某个学科的学者,可能会成为天才儿童,可能会成为人们羡慕的优秀的人,也可能成为父母水平的模版,成为父母的复制品,唯独不能成为他自己。如果人们都按照自己创造的模式来塑造孩子,那么人类就可以成为有限的批量生产的几个类型,把孩子当做一张白纸,这种对待孩子的方式,虽然会培养出少数获得成功的人,但是这些孩子却没有童年,在人群中找不到独特的自己,并很少为自己的独特特质而获得愉悦。还有可能因为这样看待孩子,造成孩子严重的逆反,或者潜能被扼杀。
  3. 把孩子当宠物
  4. 认为孩子是麻烦
      这样的妈妈经常是情绪化的自己心情好时会觉得孩子是个天使,孩子乖的时候就爱孩子,孩子不可爱时,自己心情不好时,就开始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会开始讨厌孩子,会把孩子当成麻烦。有些成人会尽量克制自己不把厌烦的情绪表现出来,但他们不知道他们的心里有了这种感觉,孩子也会感受到,于是孩子会自卑,有负罪感会痛苦,妈妈跟爸爸发脾气时,孩子也会觉得是自己的问题,也会一辈子有负罪感,孩子长大以后跟别人在一起,会觉得别人不喜欢他。5.认为孩子是上帝
  5. 认为孩子是上帝

三、尊重生命发展的规律和需要

如果养育植物或者动物,必需在懂得它们的基础上才能养育。那么养育人类的“种子”——孩子,就更要懂得他们的发展规律和发展需要,否则如何保证我们养好孩子。

  1. 一颗种子的生命任务
  2. 孩子是一粒种子
      是什么使一个人的受精卵肯定能形成人而不是其他动物呢,这是有一个事先约定好的计划,这个计划就是“基因”。相信孩子是一颗种子就是相信孩子一定会按照一定的自然机制去发展,不要把自己的焦虑传导给孩子,孩子会去发展自己。一颗种子和一个成熟的物种是完全不同的,只有相信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孩子才能由种子慢慢长成。

四、孩子是成人的种子

  1. 当成人打算抚养一个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先准备好自己的精神状态,使自己的精神丰满有营养,这样才能留给孩子精神营养。
  2. 精神内涵虽然极其丰富,但是人们普遍能用到的还是有限的?我们可以试着来归纳一下,精神内涵可以分为以下八个部分。
    • 第一,心灵的部分。包括身体的发展,情感,心里感受情绪,体验,模仿,表达适应等能力。
    • 第二,智力的部分。包括思考总结,归纳,反思,创造想象等能力。
    • 第三,技术的部分。在教育中我们需要精细的计算是让孩子快速的模仿我们所创造的方法,去达到我们所要的效果,还是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让孩子有机会去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思考与反思的方法。先进成熟的教育是把学习的结果先给孩子作为自己,让孩子自己去创造达到这种结果的方法,然后,为着孩子创造的方法去鼓励孩子,最后在拿孩子创造的结果和教育给予的结果与孩子一起进行比较,提升孩子的鉴赏和认知。这样,既达到了学习知识的目的,又保留了孩子创造的自由和创造能力发展的空间,同时是孩子的精神获得了极大的愉悦,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学习动力。
    • 第四,经验的部分。包括实施能力行动能力。
    • 第五,社会性能力的部分。实际上是指与群体相处的能力和需求。
    • 第六,生存的部分。其实从孩子会爬起,只要环境是安全的,孩子就会努力地试探独立,可见一个人是否独立要看安全感建构是否很好,在成长过程中是否获得自由和爱,失去了这些条件,一个人的一生都不会独立。
    • 第七,天生热爱学习。人类天生就是在学习的,只要醒着就会一刻不停的工作,只要工作就会学习。
    • 第八,会使用所有潜能。人类身上所有的潜能人类都会去使用它,这也是人类天生的特质。

五、孩子与我们的不同

  1. 肢体器官处于胚芽状态。
  2. 除了自然反射外什么也不会。
  3. 在成为什么样的人方面有无限的可能性。
  4. 对世界和自己一无所知。他对世界、他人和自己的认识是需要通过他们与这个世界上的物质、他人及自己之间互动才能够得到。于是这三个方面就成为一个六岁孩子需要认知的三大领域。而成人就是帮助孩子将自己的身体,精神和物质合而为一的那个人。
  5. 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生存和发展。成人天天给一个三岁的孩子说不可以吃垃圾食品,垃圾食品对人身体不好,吃了会得病,有一天这个三岁的孩子知道了,什么是垃圾食品,一定回去注意他,进而就会被它所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一旦被吸引了,一定会不遗余力地去探索。
  6. 自然地固执地,按照本能的机制去发展自己。书《乖孩子受伤最重》。其实固执才是孩子形成自己,不会成为他人的保证,所以固执的行为是孩子自我保护的行为,如果你的孩子是固执的说明他是一个很棒的孩子,如果你的孩子很乖,你就要当心了。
  7. 对周围的一切具有超凡脱俗的敏感。
  8. 自然发展节律不可改变。

六、信任孩子就是信任生命

  1. 在儿童执拗期一般在3至5岁左右,成人就要听孩子的话,而且千万别冒火,也别在孩子背后冒火。不要以为你在孩子身后发火孩子不知道她是知道的,我们的心里的情绪孩子都是可以感觉到的。我们只要相信孩子是一颗种子,相信孩子一定会按照一定的自然机制去发展,就不会把自己的焦虑传导给孩子,就会让孩子去发展自己。
  2. 所谓父母的不良影响是什么?就是按照你自己的观念养育孩子,让孩子走你认为他们应当走的路或你希望他们走的路,这听起来好像没什么错,毕竟哪个父母不想把最好的给自己的孩子。我们希望他们自信有本事有才能,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感觉到被爱被关怀有价值,我们何曾想打击他们你爱他们。但是问题在于我们所认为的最好意味着我们要求孩子根据我们成人的脚本来生活,我们试图创造我们自己的脚本并着眼孩子的成长,作为家长我们需要了解如何调整教养方法以适应孩子的个性需求。一方面你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塑造他们的个性,另一方面也要提供孩子成长所需的家居环境,是孩子的天性得到伸展。我们为了使用而发展不是为了发展而发展,为孩子创造了什么样的环境,孩子就会发展为什么样的人。

第二章 环境与儿童发展

一、西方主流教育为儿童准备的环境

  1. 蒙台梭利教育为儿童准备的环境。
      一是自由的环境;二是一个有结构和秩序的物质环境;三是真实与自然;四是美与氛围。
  2. 华德福教育中的环境。
      华德福教育为儿童成长所需要的环境提出了几个主要构成因素,一是与科学唯物主义完全不同的世界观;二是有生命感觉的美和自然环境;三是成人在儿童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四是更加讲究自然,感受与内心相协调。
  3. 后皮亚杰主义建构性教育的环境。
    1)书《引导者》,作者辛曼玲。
    2)厚皮亚杰主义教育也称作建构性教育。建构性教育为儿童成长所需要的环境提出了几个主要构成因素,第一,发展是蕴含在情境中的,第二,允许有个性化的专长,第三,指导者应主动建构环境,第四,好的活动必须贴近儿童,第五,指导者应主动参与情景活动。
    3)要从观察儿童中得知他们的兴趣与需求,以及他们有益的事物,然后再去布置情景及设计活动,使情景能力与儿童的生活经验相似,是活动能对儿童有益而引发他们的兴趣与专注。
    4)建构性教育讲究信任儿童尊重儿童,但并不孤单并不是放任儿童,有些基本能力(如剪、画、捏、切等技术)和规距(清理、归位、收拾,不能打扰别人、不能伤害自己身体和别人的身体、不能破坏别人的工作)是需要严格约束的,同时,尊重幼儿学习、创作及人际关系的基础。

二、家庭环境要具备利于孩子探索的功能。

  1. 我们要为儿童准备一个丰富的、可供儿童把玩的物质环境。 成人建立家庭的时候,往往考虑不到将来的孩子,完全按夫妻双方的喜好选择家庭用品,包括对孩子而言巨大的沙发、茶几、酒柜、书柜、床、被子……这些是家庭的基本生活物品,家境富裕的可以买贵一些的,清贫的可以买便宜一些的,有了这些物品,成人生活就没有问题。但当孩子来到这个家庭后,这些物品就远远不够,因为它们太大了,无法供幼小的儿童把玩和研究。
  2. 如果成人能够考虑儿童的触觉需要、视觉需要、味觉需要和大小尺寸的需要,由这些方面出发去选择家庭用品,尽量让这些物品既适合成人,又适合儿童,儿童就会具有一个丰富的刺激环境,获得丰富的感官刺激。感官刺激的多少决定了儿童将来思维发展的高低。 有些家庭为了干净,墙上一片洁白,不挂任何艺术品,家里的地板、 家具全是冰冷的浅色或深色,这就不适合儿童的视觉需要。孩子需要丰富的色彩和亮丽的颜色,因此成人需要的整洁清爽在这方面并不适合儿童。
  3. 任何一个孩子都是环境的产物,毎一个儿童都喜欢有一个家,需要一个独立享用的生活空间。一个儿童的家庭环境应该是能够吸引儿童和可供儿童探索的,而且必须能让儿童把家里的内容都探索完毕。儿童所有的物品,既要丰富,又要有秩序,在这样的空间中,儿童可以随意选择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和工作方式。在环境的重要性面前,为儿童买过多的玩具已经不是最好的选择。
    一是厨艺区的环境,二是起居的环境,三是休闲的环境,四是卫生的环境,五是人文的环境。

三、孩子的发展模式

  1. 面条模式。
  2. 蛋糕模式。
    1)如果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总是有人来帮他,替他解决问题,孩子就会造成一个固定印象,只要遇到问题就必须由别人来替他解决,而不是由自己解决,也就不会形成经受挫折的习惯,不能经受挫折带给自己的不愉快,在遇到问题时,孩子就会认为自己解决不了。这样的孩子是自卑的,他不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不管成人怎样夸大,他都不会自信,因为他自己证明了自己不行。
    2)反之,如果在接受痛苦的挫折之后能奋起修正失败的行为,继续实验,孩子就会发现自己的能力,在经过不断失败和不断修正不断试验,最后一定会成功,成功之后,孩子就有了自己解决问题的经历和意识,就会产生良好的自我效能认知,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在遇到问题时他就会主动的自己去解决,这是最重要的。
    3)人类是一个需要精神愉悦的动物,经历过成功的孩子会感到愉悦,愉悦的结果是重复地享受愉悦,重复去做这件能使孩子愉悦的事;重复的结果使得能力提高,技术熟练,孩子就会不满足旧有的模式,自然会对旧有模式进行改造和创新,这样孩子就发展了。事实上,没有哪个人一辈子按一个模式一直走到底,人的自然的本质是熟练后就会试图改造,把旧模式变成新模式之后,人类就获得了发展。
    4)在发展过程中,孩子的行为无论成功与失败都是正常的。成功了, 孩子就有了关于喜悦和快乐的心理历程;失败了, 孩子的心理上就会 经历痛苦和挫折。正是这样的酸甜苦辣,使得孩子内心不再苍白,有了心理内容,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心理内容也在增长。这样,孩子的心理年龄才能与生理年龄相匹配,否则,有可能生理年龄达到了6岁,心理年龄还停留在4岁。我们留心一下身边的孩子,如果家长养育过程中过于溺爱,孩子的心理年龄就会比生理年龄小。所以在孩子遭遇挫折的时候,成人对孩子的帮助一定要正确。
    5)一定要精细地计算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哪些对孩子是有利的,哪些对孩子是不利的,不能简单地替他做事情。同样都是在养育孩子,方法对了就会养育优秀幸福的孩子,方法不对就会养育出不幸福的孩子。
    6)让我们给孩子探索的自由,给孩子自己独立面对冲突的机会,留给孩子可发展的空间,让孩子获得全面的人格发展吧!

第三章 发展关键期的关键帮助

一、发展关键区域需要关键帮助。

  1. 对孩子的生理缺陷要补缺
  2. 掌握孩子发展的节律

二、0至1岁的安全感及秩序感建构帮助

环境安全是第一要务,秩序不要经常改变。

三、0至2岁感觉器官关键期关键帮助

  1. 口的关键期关键帮助。
    1)其实孩子的每个过程都是需要成人帮助的,不能以为孩子会像野草一样完全靠自己就能成长,成人必须为孩子准备适合成长的土壤,那就是环境与工作材料,成人要为孩子展示怎样使用这些工作材料,但展示不等于交给孩子还是成人自己做,让孩子自然模仿,要避免家人不断地要教孩子怎么做,不断地干涉孩子,孩子的精神会变得没有力量。
    2)成人在孩子工作时不断的去夸奖孩子也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当时孩子只是在感受自己的工作,成人的鼓掌表扬会把孩子从工作中唤醒,让孩子误以为他做事情必须在别人的夸奖之下才可以做,如果没有别人的夸奖工作就无法进行下去。
  2. 腿的关键期关键帮助。

四、1至2岁探索物质本质期关键帮助

  1. 探索物质比探索精神重要
  2. 让孩子保持探索的渴望和能力
  3. 以单一语言环境为宜
  4. 对不同的孩子给予不同的环境和材料。
      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帮助孩子关键是利用教机。教机来自孩子来自孩子当下的行为,我们要利用当下的条件和当下的行为去对孩子进行帮助,如果成人懂的孩子这个关键区域要探索什么?就会通过他的行为和他对物品的利用知道他在探索什么?就知道怎么去帮助他。
  5. 建构安全原则要讲究方法。
    1)对于两岁的孩子肯定是不能讲太多的道理,就是因为成人再讲道理的时候一定带要讲道理的身体语言和情绪,而且理解语言是需要经验作为支持的,在感受和体验不够,原系统建构的不是很完善的年龄,孩子感受到的只能是莫名其妙和恐惧。其实这不是孩子听懂了道理,而是被讲道理是不舒服的气氛,吓得放弃了自己的行为和主见。
    2)值得我们警惕的是这种情况下孩子放弃的是自己发展的机会,并不只是成人想让他放弃的那些事情,孩子受到的伤害是比较重的,因为这种恐惧会留在孩子的心中,在日后的探索中每当意识到这件事情可能会引来成人那样可怕的状态,孩子就会放弃,由于孩子无法准确,判断成人所希望他们放弃的内容行为是哪些?他们就会无限的扩大所放弃的范围,最后变得做什么事情都谨小慎微,成为人们所看到的那些胆小的孩子。
    3)以下几项原则需要我们成人来遵守:
      一是行为引导胜过讲大道理。当一个孩子将书架的书全部拉撒到地上,趁孩子还没有发现别的工作时,你要拉住孩子的手不要使她跑开,然后拿起书来放回到原位,边放边说,我们来归位把书放好,这时可以递给孩子一本书,然后拍一拍将放上去的位置,对孩子说“请放到这里”,多余的话就不必再说,我们不能用讲道理的方式给低龄的孩子进行原则建构,而要用行为展示的方式和建设性的行为来为孩子建构原则。
      二是该藏起的物品要藏起来。在孩子玩一些给成人带来过多麻烦的物品时要规定一定的范围,比如玩水可以在什么样的范围内玩,玩饭可以玩谁的饭。

五、2至3岁探索事物与人的关系期关键帮助

  1. 什么都固执己见的执拗期
    1)这个时候,如果你告诉孩子由于他年龄小,个子还没长高,所以不可能够到,同样会给孩子带来不利的自我认知,会让他们在以后在做事情的时候,一旦遇到困难或者问题需要他自己去面对时,孩子就会用我还小还没有长大作为逃避的理由。
    2)为孩子的成长精心计算的成人是不会这么说的,尽管孩子不容易采纳成人的建议,但成人的积极性建议会给孩子造成积极性的影响,将来孩子会成为一个自主地解决自己问题的人,更多的时候在成人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孩子的执拗时,成人能做的事情就是倾听孩子,平静而安静的等待着孩子发过脾气,然后告诉孩子你自己对这件事情也没有办法。
  2. 儿童想象力的建构与帮助
    1)可以说真的像,真的很像,不要说他就是,真的是。
    2)当孩子出现想象行为时,成人想看到平常的状态一样,用平常的心态去对待即可。
    3)由于孩子在三岁这个阶段会深入探索事物的空间关系和因果关系,包括事物与事物的关系,事物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所以要为孩子提供可供他们探索的环境和材料,就要包含这些因素:
      第一,为孩子提供可以无限创造自己的儿童群体,只要有儿童群体他们就会互相永无止境的创造自己并学习,所以为两岁的孩子提供有几个年龄不同的饱饱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不能上幼儿园,可以几个妈妈联合起来,每天在固定的时间里把孩子放在一起看护。
      第二,可以为宝宝选择哪些适合孩子发展的亲子班,这个亲子班最好是有家庭感的,你家里环境基本相似,但其装备是为孩子探索所需要的,在这个空间里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工作一起自由活动这个亲子班主要的功用是提供宝宝互相接触的机会,帮助家长学会引领孩子,开发工作材料,了解正确地帮助宝宝的方法。
      第三,为宝宝提供丰富的工作材料,如厨艺的,泥土的,搭建的,情感的等等。
      第四,成人要学会恰当地进入宝贝的工作和恰当的撤出的时机,既不要感受到宝宝的工作,也不要是宝宝,因为长期不能进入工作而变得焦躁和无聊,在焦躁和无聊之后,这个年龄的孩子会重新退回到婴儿状态,你有吃手触摸身体去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去打发自己多余的精力和时间,从而造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六、3至4岁精神形成期的关键帮助

这个时候孩子开始注意到了物质可以代表自己内在的一种想法和情感,她的工作已具有简单的目的性,他进入工作的时候就有目的,这个时候孩子不在探索事物表面本质,而是利用这个物体作为一个材料去完成自己的设想,也不将自己的注意力投射到感受这个物体上,他的脑子在飞快地设计着那个令他着迷的结果。

  1. 纯精神探索的初期要多动手。
    1)如果成人一直用语言读书的方式来教育孩子,那么孩子就只喜欢使用大脑而不是用肢体,这样会造成还是过于信任自己的想法,但对想法怎样实施却没有认知。这样的孩子将来会受到打击,因为在他能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无法被自己实施也无法被别人实施的时候,就会产生自己不行,和自己不如别人这样的自我认知。
    2)在有的情况下孩子会单独的工作,有的情况下孩子会群体工作,有的孩子很善于用语言表达,不善于在环境中选择材料并去实施自己的设想,这个时候需要成人更加细心的帮助,让自己的引领适合孩子的精神需求,使孩子感觉到你给的内容确实让他们感觉到,获得了精神的满足而不是感觉到无聊,是孩子延展工作的兴趣,能够将工作深入下去。
  2. 为了生存和寻找友谊。
  3. 按家庭的模式建立关系。
  4. 为友谊不屈不挠。
  5. 为友谊使用智慧。
  6. 社会性能力的培养。
    1)成人的责任就是要弄清楚哪些机会能使孩子发展哪些能力,哪些机会能利用来帮助孩子发展起哪些能力。
    2)等到孩子习惯了与人交往后,再带他到小朋友家去串门儿,而且这件事情一旦开始就要持续下去。
    4)在孩子把事物与人建立良好关系的时期,我们的关键帮助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多因素的环境让孩子选择,这些因素之间有自然的逻辑来联系,例如为孩子提供了砖,就要为他提供可以找到的土和水,以及和泥的铲子,并为孩子演示怎样去使用这些工具。孩子可能不会按照你演示的方式去做,但是他会将工具使用的方法用到自己的创造之中去。
      二是,如果你的孩子只有一个朋友,你提供的群体环境就要各种年龄各种性格各种体魄的孩子都有,不要为了怕孩子被欺负知道延年理性个体都跟你孩子一样的,否则反而会为你孩子的发展设置障碍。
      三是,在孩子因为给自己和这个世界不满而大发脾气时,父母最好不要被孩子的情绪影响,和孩子一起发脾气,因为孩子发脾气是有具体原因的,等孩子放完陴气再和孩子一起来讨论令孩子不满的事情实际上是怎样的就行了,不要过多过深地将有关那方面的知识,例如孩子问一个大树为什么能长得比人高,他正在因为自己没有长的和树一样高还大发脾气,如果你在他发脾气后就给他讲了一堆有关植物的科学,从树木的年轮讲的树干中的虫子,讲到啄木鸟,这样孩子的哭闹可能就更多了,他有可能接下来再次因为没有啄木鸟而大发脾气,或者因为你不能把树开,让他看一看年轮而大发脾气。这对孩子来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对他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件比较可惜的事情。
      四是,孩子的情感发展过程中会有许多的抱怨和不良情绪,当孩子在你面前抱怨别人不跟他玩,或者别人打了他的时候并不见得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孩子这样说是因为他有可能太注意别人的行为,由于自己的愿望不能达成而产生的抱怨,在亲人面前这样的抱怨会使他感觉到能够获得帮助。这时你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大发雷霆,或者为那个假想的敌人而生气,你首先要与老师沟通看看是否真的有险情,然后想尽办法把那个敌人请回家来,指它成为孩子的朋友。
      五是,如果你的孩子被好朋友抛弃了,他也会很痛苦,这时你只同情他的痛苦就可以了,经历了痛苦之后他会不顾一切的想办法再去获得一个新的朋友,建立友谊的基础,我正是在这种痛苦中成长起来的,这也许是你的孩子将来追求自己所爱的人要用到的,这个时候千万别愤然的把女孩子领回家去,别让他离开群体,建立友谊的基础就是在这种痛苦中成长起来的,这也许就是孩子将来追求自己所爱的人所需要的基础,由此他可以去追求自己的生存机会。
      六是,如果遇到群体持续欺负你的孩子,你一定要去干预。

七、4至5岁探索他人心智期的关键帮助

四岁的孩子开始广泛地跟人互动他开始发现别人内心想的东西跟自己想的是不一样的,发现自己知道的东西别人不知道别人吃的东西自己不知道,孩子对此特别感兴趣,开始试着告诉别人一些并不存在的事情来实验别人是否知道这件事情没有真的发生。这就是我们成人定义的撒谎行为。同时,孩子还会试着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把一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拿走,看看别人是否能够发现,那孩子知道别人只要没看到就不知道是会感觉到非常新奇,于是还会再去拿别人东西,我们成人也给这种行为定性为偷。
我们得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心智与别人心智之间的关系,就是人类必须了解的,否则一个成人,如果以为自己想的事别人都会知道了,就无法轻松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1. 探索他人心智。
    无论如何,当一个孩子向我们讲述一个事件的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因为常识判断出他在撒谎而直接指出他在撒谎,并且严重的警告孩子以后不可以撒谎,因为孩子在陈述这件事情时所发的心愿是与别人沟通,想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一件事情告诉别人,或者把自己的一种情怀拿出来别人一别人分享。成人对撒谎的指责可能破坏了孩子与别人沟通的愿望和分享情感的美好心愿,还是孩子注意到撒谎这件事情。
    一般情况下孩子撒了几次谎后回自动的不再撒谎,如果成人能够做到在孩子探索心智的几个月中,每次发现孩子撒谎,都既不鼓励也不指责,平静地听着,孩子也会失去对撒谎的兴趣。
  2. 孩子分不清自己的想象和现实的区别。
  3. 故意捉弄别人。
      有时候孩子真的认为自己和某人关系已经好到一定程度,像铁哥们两用,中午对方来柬友谊表达情感,但是孩子对他人的需求和承受力都没有太多的了解和经验,把握不好哪些是善意的玩笑会给对方带来快乐,哪些已经超越了善意的玩笑,会给对方带来伤害,这是我们成人的责任是告诉孩子他的行为给别人带来,怎样的感受,这样的行为会使别人对他采取怎样的行动,而且直接用语言制止孩子即可。
  4. 孩子遇到了困境为了保护自己而撒谎。
      当孩子偷偷拿了别人的东西是要和孩子一起把东西送回去,并让孩子向别人道歉,这时父母需要平静耐心,不放过每一次机会,也绝不向孩子发脾气,或使用,情绪,更不必焦虑。孩子这个撒谎期马上就要过去。
  5. 此外还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帮助孩子:
      第一,耐心听孩子的叙述,不管他们叙述的内容多么的不着边际,不要去评价孩子的叙述内容,只说原来是这样,哦,我知道了,相信孩子有一天会了解事实的真相,真相要通过孩子的探索和认知来获得,而不是通过父母在这种时候直接地告诉孩子,使孩子感到羞愧和自卑。
      第二,不要因为孩子给你讲述的思想像童话你就给他读一些更不着边际的童话,你给孩子读故事应尽可能是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发生的,是能够得出结果的,否则会唤醒孩子对生活的不正确认识,产生忧伤悲凉的情绪。

八、5至7岁探索文化和群体关系期的关键帮助

这一章也写得很好,可以反复阅读参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6岁以下孩子的关键帮助——读《谁了解孩子成长的秘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