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本色是诗人

将军本色是诗人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将军本色是诗人

                    —叶挺将军的侠骨诗情

    今年10月12日是新四军成立80周年纪念日。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重要的抗日武装力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我们更加缅怀革命先辈,同时也更加怀念新四军的老军长叶挺将军。叶挺将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新四军主要领导人之一,著名军事家。将军本色也是一位诗人。他的诗作不多,却直抒胸臆,言物明志,挥洒酣畅的革命英雄情怀。

一般人都知道叶挺是一位善于带兵打仗的名将,很少人知道他还是一位文采斐然的雅士。他不仅武略超群,文韬也一样非凡。

叶挺将军功绩卓著,彪炳史册,为世人称道和熟悉;叶挺将军的诗亦脍炙人口,为人们所喜爱和传咏。本文试对敬读叶挺将军的诗作谈点感受。

      一、云岭情怀

      1938年8月2日新四军军部进驻安徽南部山区泾县云岭,直到1941年1月4日北移,共近两年半时间。叶挺在云岭时住在罗里村一处叫"种墨园"的庄园里。

      云岭位于泾县、青阳、南陵三县交界处,海拔500多米,属黄山余脉。它东接泾云公路,南依青弋江,西靠黄山,北望长江,风景秀丽。山上古木参天,云雾缭绕。1940年10月,叶挺军长在云岭亲自指挥了著名的"皖南第二次反扫荡"即"云岭保卫战"之役,在这场严酷的战斗中,我军共歼敌近2000人,缴获大小炮、轻重机枪60多门(挺),步枪400多枝,取得了完全胜利,新四军军威大振。叶挺面对云岭这壮丽的山川和新四军在云岭所取得的胜利,写下一首七绝《云岭抒怀》:

        云中美人雾里山,

        立马悬崖君试看。

        千里江淮任驰骋,

        飞渡大江换人间。

    这首诗写得酣畅淋漓,文才飞扬,既有楚辞的韵味,又有唐诗的风格,诗中既赞颂了云岭的美好风光,又表达了决心率领新四军健儿,飞渡大江北上东进,千里跃进,万马驰骋江淮,抗战杀敌、保卫国土的凌云壮志。

        本人也很喜欢叶挺将军这首《云岭抒怀》,吟咏再三,爱不释手,因此敬和了两首诗抄录如下,以表达自己对叶挺将军这首诗作的感佩之情:

              云岭(一)

        云中美人雾里山,

        古韵徽风积翠闲。

        青弋江涛流不息,

        英雄永在水云间。

                云岭(二)

          铁军转战大江南,

          不破倭枭终不还。

          云岭永怀情刻骨,

          东流长是梦中山。

(云岭是新四军军部所在地。皖南事变新四军几千将士牺牲在云岭东流山)


将军本色是诗人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二、题写挽联悼忠烈和抗日将领

      1939年6月12日,国民党驻湘鄂边第27集团军总司令部根据蒋介石的秘令,派特务营一个连,突然包围了新四军驻湖南平江县的通讯处,将中共江西省委副书记兼湘鄂赣特委书记、新四军高级参谋涂正坤、中共湘鄂赣组织部长罗梓铭、新四军驻赣办事处秘书兼江西省委组织部长曾金声、中共湘鄂赣特委秘书主任吴渊及通讯处工作人员吴贺泉、赵绿吟等新四军留守处十几名干部及在平江的红军家属和其他革命积极分子千余人惨遭杀害,制造了举世震惊的"平江惨案"。

      1939年8月1日,中共中央在延安举行了万人追悼"平江惨案"死难烈士大会,毛主席在延安人民追悼"平江惨案"死难烈士大会上,作了《必须制裁反动派》的演说。严正警告国民党反动派,痛悼殉难烈士。毛主席严正指出:"杀抗日的人,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是说:中国的反动派执行了日本帝国主义和汪精卫的命令,准备投降,所以先杀抗日军人,先杀共产党员,先杀爱国志士。这样的事如果不加制止,中国就会在这些反动派手里灭亡。所以这件事是全国的事,是很大的事,我们必须要求国民政府严办那些反动派。"

      1939年8月13日,在红岩村举行的"平江惨案"遇难烈士追悼大会上,叶挺和项英联名题写了一幅挽联:

殉国死犹生,祸起萧墙,忍病吞声悼忠烈;

杀人奸且盗,犹如鹰犬,推波助浪快仇雠。

上联痛悼"平江惨案"遇难烈士,虽死犹生;下联怒斥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新四军将士的罪行,谴责他们做出亲者痛 仇者快的罪恶行径。它表明了共产党人以大局为重的鲜明态度,既有义正辞严的控诉,又有沉痛深切的哀悼,更有襟怀坦诚的规劝,耿耿丹心,光照千秋,充分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宽阔胸怀和以民族存亡为己任的崇高精神。

      1939年10月23日,国民党抗日爱国将领廖磊因突发脑溢血病逝。廖磊至死都惦记着抗战,临终前说:"我不行了,希望你们努力抗战,莫让日寇窜进大别山。"没有对妻子的交待,临终遗言竟然是这样一句话,这是一种摒弃了民族内部矛盾、希望祖国齐心抵御外侵的军人气节。中共领导人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彭德怀送去挽联,新四军领导人叶挺、项英、张云逸、戴季英、罗炳辉、彭雪枫等发了唁电,表示对这位抗日爱国将领的深切悼念。叶挺和张云逸联名题写了一幅挽联:

国难方殷,端赖团结,追随抗战奋杀贼;

敌寇未除,遽失领导,缅怀遗志痛挥戈。

挽联充分表达了团结一致抗战的胜利决心和对抗日爱国将领的悼念之情。


将军本色是诗人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三、《囚语》明志

    1941年1月14日,在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皖南事变"中,新四军军长叶挺为保存革命力量,奉命下山与敌方谈判,旋即被扣押在安徽歙县,后来押送至上饶集中营七峰岩,几天后转囚上饶皂头乡李村。叶挺囚室在北屋西侧,门对小院。皖南事变中被俘新四军高级干部,有一些也被囚禁于此。在狱中的第八天起,他开始写自述文章《囚语》。笔端起风雷。叶挺愤然在囚室墙壁上写下铮铮诗言:"坐牢三个月,胜读十年书。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正气压邪气,不变应万变。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以此表达他的坚定的革命意志。

叶挺将军在《囚语》这篇文章中,满怀深情回顾自己早年思想品格的形成和参加革命以来艰难曲折的历程,表达对在"皖南事变"中牺牲战友的悲痛之情和自己宁死不屈的决心。这篇《囚语》因被收在国民党当局的档案里而留存了下来。后来叶挺次子叶正明夫妇从知情人那里听说父亲留下了这么一篇文章,就千方百计地到处打听,得知《囚语》的原件保存在中央档案馆。于是他们夫妇就与中央档案馆联系,在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们终于找到了父亲叶挺《囚语》手迹的复印件,于是抄录了一份。

      《囚语》的开篇是一首《明志诗》

不辞艰难那辞死,生死原来相游戏,

只问此心无愧作,赤条条来光棍逝。

这首明志诗是《囚语》的主题。表明了叶挺把个人生死和名利置之度外,他宁愿把牢底坐穿也不苟且偷生的浩然正气,表现了他为革命视死如归、舍生取义崇高气节和革命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叶挺在李村囚禁了半年多时间,国民党三战区长官部对他用尽了心机,不但没有软化叶挺,倒使他从顾祝同及其幕僚的各式各样的表演中更加看清了国民党虚伪腐败的本质。两相对比,也更加深了他对共产党的认识。同时,叶挺在李村囚室思考了很多很多,对当时的国家命运与民族前途忧心忡忡,留下了言志诗,抒发了自己的革命豪情:

"遍地疮痍尚未愈,国共分裂剧堪怜,大敌当前毫不抗,反将骨肉等仇歼。誓灭倭奴志未成,身投陷井莫能逞,满腔热血何处洒,他日换天有后人。"


将军本色是诗人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四、在烈火中永生

1942年夏秋间,叶挺在狱中意志坚定,度过了一年半的囚徒生活。11月21日深夜,叶挺在囚室回顾自己的革命历程,针对眼前国民党高官厚禄的诱惑,不禁感慨激昂。他挥笔写下了《囚歌》,以表达自己青松傲雪般的意志和坚贞不屈、斗争到底的决心。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囚歌》一诗,慷慨壮烈,大义凛然,宣示着他坚定高昂、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与信仰。同时这首诗也浓缩着叶挺牢狱生涯的深切体验,是他对于生命、自由和尊严之辩证关系的悲壮思考,每一句都具有厚重的份量。

      对于自由的信徒,革命的斗士,死亡并不可怕。他们明白,在被囚的那一刻,他们已与死亡比邻而居。志士的被囚,可能是他们整个抗争生涯的最后阶段。他们无惧死亡,甚至乐于把这视为生命中的最后辉煌。叶挺高歌"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便大有此种意味。

      这首诗发表在《维民周刊》第四期上。郭沫若在《叶挺将军的诗》一文中曾如此评价:"他的诗是用生命和血写成的,他的诗就是他自己。"郭沫若称颂《囚歌》说:"这里燃烧着无限的激愤,但也放射着明澈的光辉,这才是真正的诗。……他有峻烈的正义感使他对横逆永不屈服,而同时又有透辟的人生观使他自己超越在一切的苦难之上。五年的囚禁生活,假如没有这样的精神是不能忍耐的然而希夷征服了这一切。"

        叶挺出狱后,于1946年4月8日飞往延安,飞机在黑茶山失事。事实也正如诗人自己所预言的,叶挺逝世后,他的英名彪炳史册,永垂不朽。郭沫若在《为多灾多难的人民而痛哭》的《哭希夷》一则中写道:"没想到你今天竟真的'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了。我发表你的诗,朋友们说那竟成了你的'诗谶,不错,你的诗,天天都在我的脑里盘旋,我也愿意发出同样的一个'诗谶。永远,永远,永远盘旋到我这一低能幸福者,也'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的一天!"

        最近,广东东莞市长安粤剧团,由叶挺将军四儿媳李淑卿女士当顾问指导下 ,演出了新编大型粤剧《浴火凤凰》,再现了叶挺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写出著名的《囚歌》以明志,抗战胜利获救出狱后即向党中央提出入党申请,并被中国共产党重新批准为党员的感人情景。这些,都使叶挺将军的人物形象更加伟岸挺拔,更加坚定高大,都使我们对叶挺将军夫人李秀文有了进一步了解。

          浴火重生返世间,

          秀文才德美如山。

          伉俪情深何赴难,

          年年梦念伟人颜。

      李秀文女士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时,才39岁。在她与叶挺将军相识、相知、相爱、相帮、相伴,最后又一起在患难中浴火重生。我在上述祭诗中不禁哀叹,为什么他们夫妇俩人和俩个孩子都一起遇难呢,老天真不公平啊?!一想到这些,怎能止住泪水?!该剧最可贵之处,是从深层次透露出:李秀文作为中华民族普通女性的一员,却具有常人所没有的高尚品质和优秀情操,她在对待国家、民族、父母、丈夫、儿女等方面,在实际生活中,都点滴体现了李秀文这个伟大女性的人性光辉。李秀文女士分享了叶挺一生的光荣,衬托了叶挺的伟岸,也更多地分担了叶挺一生的苦难,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中华儿女的赞歌!

              凤凰同歌

              啊啊!

              火光熊熊了。

              香气蓬蓬了。

    浴火凤凰,在神州大地上永生!


图片发自App



    叶挺一身正气,有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贵品质。他在皖南事变被囚禁的狱中,面对国民党威逼利诱义正严词地声明:"挺不愿苟且偷生,以玷前修,原保其真情而入地狱,""愿以一死为部曲赎命",决心把牢底坐穿。这是多么崇高的革命精神!纵观 叶挺将军的一生,最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的是,他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是:

  铁骨铮铮 不移其志

  不改气节、信仰忠诚此为叶挺意志。

  1924年12月,在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的叶挺,经王若飞、王一飞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此后20余年,叶挺经历了跌宕起伏、艰难辉煌的革命斗争生涯:率领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参加北伐战争;担任南昌起义前敌总指挥;广州起义中成为首支工农红军总司令;经历10年海外流亡生涯后归国出任新四军军长;"皖南事变"被强行扣押、囚禁5年多……

  不论是战争、流亡海外还是被囚禁,面对任何艰难与危险,叶挺将军都从未改变过志向和信仰,一直忠诚于党,无愧于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叶挺被扣押后受尽磨难和威逼利诱,但始终坚贞不屈。

  不畏艰险 勇于担当

  不畏艰险、勇于担当此为叶挺品格。

  叶挺将军声名远扬,是靠一场场硬仗打出来的,更是靠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拼出来的。

  北伐战争中,叶挺率第四军独立团斩关夺隘,进攸县、打醴陵、克平江、夺汀泗、取咸宁、占贺胜、陷武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铁军"称号名扬中外;

  在革命危急关头,叶挺相继率部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临危不惧、出生入死,为创建新型人民军队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在日寇入侵、国家存亡之际,叶挺毅然归国,汇集八省健儿,率领新四军纵横江淮大地,仅1年内就对敌作战500多次,毙伤日伪军超过7000人……

  勇于担当的叶挺精神代代传承。作为全国200多所"红军小学"之一的惠阳腾云小学,前身是叶挺求学的腾云学堂。近年来,腾云小学不仅开设了展现红色革命传统的陈列室,而且时常举办红歌合唱比赛和演讲比赛。

  腾云小学校长说:"培养学生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不怕牺牲的精神,把叶挺将军的好品质传给下一代,是我们的职责。"

  胸怀民族 心系民众

  胸怀民族、心系民众此为叶挺情怀。

  叶挺的名字是当年腾云学堂教师陈敬如为他改的,意为"人要上行、叶要上挺",寄望其挺身而出、拯救中华。

  叶挺的一生,始终在为民族大义、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他的生活十分俭朴,从来不摆架子、搞特殊,对同志和部下关怀备至。

  新四军军部迁至云岭后,叶挺经常带领干部战士参加劳动,帮助农民种地、插秧;为解决叶子河农民交通困难,他还亲自设计、筹款和建桥,群众称该桥为"叶挺桥"。

  英雄情怀令人感动,将军精神令人崇仰。在纪念新四军成立八十周年的重要时刻,再一次吟诵叶挺将军的光辉诗篇,缅怀新四军革命先辈,就是要学习和继承新四军的革命传统,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用不怕牺牲、勇猛顽强的铁军精神来建设祖国。


将军本色是诗人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将军本色是诗人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将军本色是诗人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将军本色是诗人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将军本色是诗人_第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将军本色是诗人_第10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将军本色是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