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令诗词(1-20)

前言:大部分内容来自知乎和哔哩哔哩,整合了下内容,略微修改,自留。如若侵犯版权,会删除。 真的太爱这部剧了。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5036533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U4y1a7v9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8520980


第一集

1、“其情可悯,其行当诛”

山河令诗词(1-20)_第1张图片
公务员阿絮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碰到一起案子:有一妇人不堪忍受丈夫的毒打失手杀死丈夫,需要杀人偿命。县官刚写好判词“其情可悯,其罪当诛”,乾隆赶到将判词改了一下,“虽其罪当诛,但其情可悯”,妇人被无罪释放。

2.七窍三秋钉,三载赴幽冥”

山河令诗词(1-20)_第2张图片

这句应该是原诗,硬要找出处,清·秦廷璧有诗:

“遥想吟魂宛在形,霎时竟已赴幽冥”。

3、吹灯拔蜡

山河令诗词(1-20)_第3张图片

比喻垮台,散伙,这里指的是死翘翘。出自杨朔《春子姑娘》:“鬼子也不长了,眼看就要吹灯拔蜡了 。”

4、“四季花常在,九州事尽知”

山河令诗词(1-20)_第4张图片

师弟秦九霄的心上人说的是“四季花不断”。王义山有诗《斋居杂兴》中有一句,不过还是觉得牵强,这句算原创吧。

天根分上下,月窟几晴阴。

老树吹来古,流芳直到今。

四时花不断,一本理尤深。

记得南轩说,要观生物心。

——王义山《斋居杂兴》

5、“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山河令诗词(1-20)_第5张图片

出自孔融《临终诗》

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

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

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

——孔融《临终诗》

6、“凭酒寄红颜”

山河令诗词(1-20)_第6张图片

语出唐代诗人李德裕的《句》,原诗是“凭酒借红颜”,一字之差。

检经求绿字,凭酒借红颜。(查阅经书明白古代石碑上刻的文字,以酒水为凭借结识红颜知己)

君不见秋山寂历风飙歇,半夜青崖吐明月。

——李德裕《句》(节选)

这首下一句是“半夜青崖吐明月”,“青崖山”的名字不知道是不是出于此,还是纯属巧合。


第二集

1、 孟浪: 鲁莽、轻率

据说,阿絮最开始看上的是阿湘

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  

——庄子《齐物论》(节选) 

2、“酸文假醋”

山河令诗词(1-20)_第7张图片

形容装出一副文雅有礼貌的样子。语出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

“俩人酸文假醋的满嘴里喷了会子四个字儿的匾。”

3、德不配位,必有突殃。 (相反,厚德载物) 

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周易》

4、佛且不渡有缘人(既然无缘,何必强求)

佛门虽广,不度无缘之人,众生希望遇佛得度,必须先与佛结缘,若无因缘,即使身值佛世,也如城东老母一般,难以得度。

5、“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相传东晋书法家王献之有个爱妾叫“桃叶”,她往来于秦淮两岸,王献之放心不下,常常亲自在渡口迎送,并为之作《桃叶歌》: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从此渡口声名大噪,时至今日,南京秦淮河畔还有“桃叶渡”,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

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你就渡江去吧,不要有什么苦恼,我自会迎接你回来的)

——王献之《桃叶歌》(三)

6、“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

(隐约的面容就像云彩轻轻地遮住了月亮,如流风吹起了回旋的雪花)

山河令诗词(1-20)_第8张图片

语出曹植《洛神赋》,原句是“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山河令诗词(1-20)_第9张图片
放个屁都是香的

7、“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山河令诗词(1-20)_第10张图片

语出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8、“打秋风”

山河令诗词(1-20)_第11张图片

打秋风,俗语,解释利用各种关系假借名义向有钱的人索取财物。意谓“因人丰富而抽索之”,故而也叫“打抽丰”。出处古往今来的“打秋风”,名目不一,方式繁多。《红楼梦》第六回中的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儒林外史》第四回“荐亡斋和尚吃官司,打秋风乡绅遭横事”里的范进和张静斋去高要的行为以及《三侠五义》里包兴让县令给李太后准备衣服等行为,都是“打秋风”的行为。

9、“内里空虚,腹腔高鸣”

周子舒接受了张成岭的邀请来到镜湖山庄,却被说是“打秋风”,还安排入住柴房。周子舒惊讶之后,指着葫芦说“内里空虚,腹腔高鸣”,总有讽刺“外强中干”之嫌。不过这句出处暂未找到,纯拿来看看。

山河令诗词(1-20)_第12张图片
这一幕的温客行真美

10、“周而不比,身若飞絮”

山河令诗词(1-20)_第13张图片
周絮

①《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指与众相合,但不做坏事。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不徇私护短。

②“身若飞絮”出自元代词人徐再思的《折桂令·春情》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馀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元·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描写的是女子身患相思的病状。

11、“而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

山河令诗词(1-20)_第14张图片

语出司马迁《史记》之《游侠列传序》中:

……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浮沉而取荣名哉!而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故士穷窘而得委命,此岂非人之所谓贤豪间者邪?……

意思是那些平民出身的游侠,重信守诺,不惜千里奔波,不顾生死也要做到。


第三集

1、“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简直人生哲理,想到了后面提到的,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山河令诗词(1-20)_第15张图片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语出《新唐书·陆象先传》:

“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

指本来没有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陆象先,唐朝宰相。

天底下原本太平无事,庸人却平白无故担忧,制造麻烦。只要静下心来分析根源,什么忧愁都会变得简单了。

2、“声若凤鸣,神清骨秀”

山河令诗词(1-20)_第16张图片

“凤鸣岐山,声闻九天。”古有用凤鸣形容一个人的声音,李商隐更有诗“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3、“平生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门”

山河令诗词(1-20)_第17张图片

出自《增广贤文》: “为人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4、“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山河令诗词(1-20)_第18张图片
认清现实,一起走

最早出自《孟子·离娄》,孔子听到小孩子唱了一支歌:“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楚辞》中《渔父》有:“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剧中温客行是用这句话劝周子舒认清现实,一同前行)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先秦·屈原《渔父》

5、“人生何处不相逢”

山河令诗词(1-20)_第19张图片
没有偶遇创造偶遇

杜牧有诗《送人》:

鸳鸯帐里暖芙蓉,低泣关山几万重。

明镜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相逢。

晏殊在《金柅园》中写道:

临川楼上柅园中,十五年前此会同。

一曲清歌满樽酒,人生何处不相逢。

此外,欧阳修《归田录》中也写道“若见雷州寇司户,人生何处不相逢”。后世对这一句的用法还是比较多的。

6、“鹊巢鸠占”

山河令诗词(1-20)_第20张图片
只要脸皮够厚

今多作“鸠占鹊巢”。语出《诗经·召南·鹊巢》。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7、“三生石上旧精魂”

山河令诗词(1-20)_第21张图片

三生石上旧精魂,最早是形容两个男子的知己之情,在红楼梦里引申为贾林二人的三生情缘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

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唐·袁郊《甘泽颖》

彩虹屁

8、“庐山真面目”

山河令诗词(1-20)_第22张图片

出自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北宋·苏轼《题西林壁》

指的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全面,所以无法看清事物的真正本质。


第四集

1、“倾盖如故,白首如新”

山河令诗词(1-20)_第23张图片
我和周兄一见如故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里面的邹阳的《狱中上梁王书》里的一句话——

语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

“古人有言曰:‘白首如新,倾盖如故。’言以身托人,必择所安。

白头如新:有的人白了头发,相交已久,却如同初识一般;

倾盖如故:有的人只是路上相遇,由于马车倾斜而露面一见,却好像认识了很久一样。

2、“如此星辰如此夜”

山河令诗词(1-20)_第24张图片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清·黄景仁《绮怀》

后来古龙在《大旗英雄传》里,水灵光思念铁中棠说的就是这句:

如此星辰如此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古龙对原诗做了些微改动,后来很多小说和语境中沿用,已经看到过多次。

(大旗竟然也用了,这首诗必背的节奏。。。)

3、“太湖三白天下鲜”

山河令诗词(1-20)_第25张图片
菜谱

太湖三白,指太湖的三种河鲜类特产——白鱼、银鱼和白虾,是“太湖船菜”的招牌食材。历史很悠久了。

4、“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山河令诗词(1-20)_第26张图片
白衣剑

出自杜甫《可叹》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近者抉眼去其夫,河东女儿身姓柳。丈夫正色动引经,酆城客子王季友。

5、“云栽、红露”

山河令诗词(1-20)_第27张图片

一直觉得这两个名字挺有诗意的,去搜了一下,还真找到一句诗。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唐·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6、“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山河令诗词(1-20)_第28张图片

出自《孔子家语卷二 ·致思第八》:

“与友厚而小绝之,失之三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第五集

1、“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山河令诗词(1-20)_第29张图片

出自 《左传·桓公十年》

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献。既而悔之,曰:“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也?”乃献之。又求其宝剑。叔曰:“是无厌也。无厌,将及我。”遂伐虞公。故虞公出奔共池。

依文中之意,这原是周朝的一句谚语。原指财宝能致祸,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2、“花香、熏香、美人香,中人欲醉;水声、琴声、莺燕声,声声动人”

山河令诗词(1-20)_第30张图片

无锡东林书院有名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相传为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题。此处应为化句。

3、“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山河令诗词(1-20)_第31张图片

出自《世说新语•言语》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建安十三年,孔融因触怒曹操被杀。他被抓时两个孩子还很小,当时问能不能保全孩子。孔融的儿子说了这句话。不久抓他们的人也到了。

后人即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作成语用,比喻整体遭殃,个体(或部分)亦不能保全。

4、“轻生死重然诺”

山河令诗词(1-20)_第32张图片

①李白诗云:

好士不尽心,何能保其身。多君重然诺,意气遥相托。

李白写过不少游侠诗,最有名的就是下面这句: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②唐朝诗人邵谒《战城南》

武皇重征伐,战士轻生死。

朝争刃上功,暮作泉下鬼。

悲风吊枯骨,明月照荒垒。

千载留长声,呜咽城南水。

但这里的轻生死,有不爱惜自己生命的意思。剧中则是看轻之意。

5、“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山河令诗词(1-20)_第33张图片

出自《后汉书·左周黄列传》。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形容名气很大,但真实情况可能很难符合。

6、“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山河令诗词(1-20)_第34张图片

出自白居易《长恨歌》:

……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7、“白天不谈人,夜里不说鬼”

山河令诗词(1-20)_第35张图片
俗语,凑数

8、“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山河令诗词(1-20)_第36张图片

出自《刘向·说苑·第九卷·正谏》: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槐西杂志十四》:

“后数年,闻山东雷击一道士,或即此道士淫杀过度,又伏天诛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挟弹者,又在其后,此之谓矣。”

讽刺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

9、揭盅

山河令诗词(1-20)_第37张图片

盅是骰盅,赌博用具,揭开就知道骰子点数了。“揭盅”即为揭开谜底。

10、世事如棋

山河令诗词(1-20)_第38张图片

出自《增广贤文》: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形容世界上的事都像棋一样,形容事情变化莫测。

11、机关算尽

山河令诗词(1-20)_第39张图片

一直以为这个词是出自《红楼梦》,讲王熙凤的。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查了才知道其实是出自黄庭坚的《牧童歌》诗: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12、过江之鲫

山河令诗词(1-20)_第40张图片

晋灭亡,东晋建立,北方知名之士纷纷来到江南。有人讽刺他们说,“过江名士多于鲫。"

柳亚子《丹青引》:“过江名士多于鲫,唯君杰出群流中。”也有说“过江名士多如鲗(zé)”,鲗是墨鱼。

和“趋之若鹜”一个意思哈哈。

温大善人应该是史上电视剧中最有文化的追求者了,调戏起人来一套一套的,调戏的还是个男的,佩服佩服。

13、幸何如之

山河令诗词(1-20)_第41张图片

歌罢尊空月坠西。百花门外,烟翠霏微。绛纱笼烛照于飞。归去来兮。归去来兮。

酒入香腮分外宜。行行问道,还肯相随。娇羞无力应人迟。何幸如之。何幸如之。

——辛弃疾《一翦梅》

金庸《射雕英雄传》第七回:

今日识荆,幸何如之。

幸何如之是倒装句,何其有幸的意思。


第六集

1、“如假包换,童叟无欺”

山河令诗词(1-20)_第42张图片

两句均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

“但不知可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字样没有?”

2、“千山暮雪,我孤翼只影向谁去”

山河令诗词(1-20)_第43张图片

语出金朝词人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摸鱼儿词牌也叫迈陂塘。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山河令诗词(1-20)_第44张图片
这一幕真美,阿絮洗脸去了,马上来了!
山河令诗词(1-20)_第45张图片
阿絮卸妆了
山河令诗词(1-20)_第46张图片
我老婆好美

3、“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山河令诗词(1-20)_第47张图片

《国风·秦风·小戎》里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金庸在《书剑恩仇录》中,借乾隆送陈家洛佩玉上之刻字:

“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4、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山河令诗词(1-20)_第48张图片
突然想到狼人杀

《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里都有这一句:

《西游记》第三十三回:“众怪上前道:‘大王,怎么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水浒传》第二回:“你两个闭了鸟嘴!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他只是一个人,须不三头六臂。我不信。”

《三国演义》:“吾何畏彼哉!公等体长他人锐气,灭自己威风。"

4、南柯一梦

山河令诗词(1-20)_第49张图片

黄庭坚《戏答荆州王充道烹茶四首》中写道:

为公唤觉荆州梦,可待南柯一梦成。

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典故出自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讲的是唐朝一个酒鬼做白日梦的故事,太长了,有兴趣自己去看看。

5、世道艰险,人心鬼蜮

山河令诗词(1-20)_第50张图片

《诗经·小雅·何人斯》:

“为鬼为蜮,则不可得。”

苏轼《孔北海赞》序:

“而曹操阴贼险狠,特鬼蜮之雄者耳。”

鬼蜮指害人的鬼和怪物,比喻阴险的人。

6、人海孤雏,无枝可依

山河令诗词(1-20)_第51张图片
黑子老师的温周之恋也是用的曹操的唱段

化用曹操《短歌行》诗句: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7、结草衔环

“结草”的典故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

“衔环”见《后汉书·杨震传》

把草结在一起,绊倒敌人搭救恩人;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后世用结草衔环代指报恩。


第七集

1、互许鸳盟,永结秦晋之好

山河令诗词(1-20)_第52张图片

①“鸳盟”指男女之间的誓言。

在古代,最早是把鸳鸯比作兄弟(长见识了)。汉代《别诗》有云: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

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辰。

这是一首兄弟之间赠别的诗。

唐代诗人卢照龄在《长安古意》中写道: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此后鸳鸯逐渐代指男女情事。

②秦晋之好

春秋时期,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起初是政治联姻,后来也称男女婚姻为结“秦晋之好”。

2、食言而肥

山河令诗词(1-20)_第53张图片

出自《左传·哀公二十五年》

“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

意思是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3、腰似韧柳,身若飞絮

山河令诗词(1-20)_第54张图片
又在调戏阿絮

清•彭孙遹《念奴娇•和漱玉词同阮亭作》

朝暮镇是无聊,湘娥泪湿,空向花枝倚。

病里腰肢慵似柳,尽日三眠三起。

4、颜如桃李,心如蛇蝎

山河令诗词(1-20)_第55张图片

金庸《神雕侠侣》里形容李莫愁“颜若桃李心如蛇蝎”。

5、天下攘攘

山河令诗词(1-20)_第56张图片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谚曰:“千金之子,不死於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6、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山河令诗词(1-20)_第57张图片

出自《古诗十九首》(其十五)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7、如花美眷

山河令诗词(1-20)_第58张图片

出自汤显祖《牡丹亭·惊梦》: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

8、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山河令诗词(1-20)_第59张图片

出自屈原《九歌•湘夫人》

······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

百神如祥云般遮天蔽日,九嶷山仙子纷纷相迎。用来形容湘夫人。

9、终日打雁,终被雁啄了眼

山河令诗词(1-20)_第60张图片

《西游记》:“行者……跌足高呼道:咦!终年家打雁,今却被小雁儿鸽了眼睛。

《小五义》:“哈哈!你四爷终日打雁,叫雁啄了眼!”

10、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山河令诗词(1-20)_第61张图片

出自《隋书韦鼎传》

“开皇十三年,(韦鼎)除光州刺史,以仁义教导,务弘清静。州中有土豪,外修边幅,而内行不轨,常为劫盗。鼎于都会时谓之曰:“卿是好人,那忽作贼。”因条其徒党奸谋逗遛,其人惊惧,即自首伏。

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卿本佳人,奈何做贼”。不过这句话在文学作品中出现过很多,最早如此使用的出处暂未找到。

另:老温伸手向阿絮要钱,反遭阿絮白眼。像极了老公向老婆要钱……


第八集

1、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

山河令诗词(1-20)_第62张图片

西汉刘向的《列女传》之《辩通传》中提到,钟无艳是齐国无盐县人,德才兼备、却容颜丑陋,年四十未嫁。

夏迎春则为后世戏剧中添加,齐宣王在国家有难时,常常要找貌丑之后钟无艳帮忙;而平安时,则宠幸貌美之妃夏迎春,于是便有了民间戏语“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

山河令诗词(1-20)_第63张图片
两个幼稚鬼

2、和颜悦色,如沐春风

山河令诗词(1-20)_第64张图片

①和颜悦色

《论语·季氏》:“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也。”邢昺疏:“善柔,谓面柔,和颜悦色以诱人者也。

②如沐春风

朱熹《伊洛渊源录》卷四:

“朱公掞见明道于汝州,逾月而归。语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

像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犹言和高人相处,就像受到春风的吹拂一般。

所以在这句台词中,“和颜悦色”可以,“如沐春风”深究起来用法是不对的。就算要用,也是“对人和颜悦色,让人如沐春风”。

3、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山河令诗词(1-20)_第65张图片

出自《地藏经》。

佛在经中赞扬了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宏大誓愿。

4、君子死知己

山河令诗词(1-20)_第66张图片

陶渊明《咏荆轲》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君子为知己而死,《战国策·赵策一》: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雠矣。”

5、慷他人之慨

山河令诗词(1-20)_第67张图片
老婆管钱

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

满生总是慷他人之慨,落得快活。

明李贽《焚书·寒灯小话》:

况慷他人之慨,费别姓之财,于人为不情,于己甚无谓乎?

利用他人的财物作人情或装饰场面。

山河令诗词(1-20)_第68张图片
这一幕真好

第九集

1、李生大路无人采摘,必苦

山河令诗词(1-20)_第69张图片

出自《世说新语》竹林七贤王戎之口:

“李生大路无人采摘则必苦。”

大家都看得到摸得着的“好东西”,那它必定不怎么样。

2、今朝有酒今朝醉

山河令诗词(1-20)_第70张图片

出自唐代罗隐的《自遣》: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唐·罗隐《自遣》

3、有花堪折直须折

山河令诗词(1-20)_第71张图片
不去,再闹我就砍死你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后多用来劝人要珍惜时间和机会。

——唐·无名氏(有称杜秋娘)《金缕衣 》

4、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山河令诗词(1-20)_第72张图片

西方太白高,壮士羞病死。

心知报恩处,对酒歌易水。

砂鸿嗥天末,横剑别妻子。

苏武执节归,班超束书起。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唐·鲍溶《杂曲歌辞·壮士行》

5、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山河令诗词(1-20)_第73张图片

出自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5、冲天香阵透岳阳,满城尽是琉璃甲

山河令诗词(1-20)_第74张图片

黄巢《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第十集

1、江湖风波恶,人间行路难

山河令诗词(1-20)_第75张图片

出自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江头风高浪急,并不险恶。真正艰难险恶的道路却是人间的道路。

2、大都好物不坚牢 彩云易散琉璃碎

山河令诗词(1-20)_第76张图片

出自白居易《简简吟》

苏家小女名简简,芙蓉花腮柳叶眼。

……

恐是天仙谪人世,只合人间十三岁。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白居易《简简吟》(节选)

原诗是“脆”,这里改了一个字,也不违和。

3、去日苦多

山河令诗词(1-20)_第77张图片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节选)

4、其心可诛

山河令诗词(1-20)_第78张图片

“其心可诛”更多的表示一个人动机不纯甚至用心险恶的意思。

这个词一般单用,台词中“此人其心可诛”用法有误,主语重复了。

山河令诗词(1-20)_第79张图片
疯批美人上线了,欸呀呀  

第十一集

1、世间蠢人恒河沙数

山河令诗词(1-20)_第80张图片

恒河沙数,像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算。形容数量很多。出自《金刚经·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世界,以用布施。”

2、一朝知交尽零落

山河令诗词(1-20)_第81张图片

出自李叔同的《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里应该是化用。

3、万花丛中过,能摘一千朵

山河令诗词(1-20)_第82张图片
温客行:万花丛中过,只摘你一朵

“万花丛中过”出自汤显祖的《牡丹亭》:

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形容一个风流的男子处处留情,但却不和任何人纠缠不清,看似多情,实则无情)

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

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家。

牵回百意铸诗堂,众赋诗词亦乎忙。

激扬毫情荡九州,倾注诗句展风流。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至于“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一句出处说法甚多,应该不是牡丹亭最先。


第十二集

1、人贵乎二品,一为仁,二为勇。先贤论世间勇者,分为气勇、血勇、骨勇、神勇,皆为少年之勇。

山河令诗词(1-20)_第83张图片

昔日太史公论及天下勇士,说世间勇武之人可分四等:

古人谓之“勇”,有血勇、脉勇、骨勇、神勇之说。血勇之人,怒而面赤。脉勇之人,怒而面青。骨勇之人,怒而面白。真正的神勇之辈,如同刺秦王的荆柯一般,怒而色不变,方能成大事。

《孟子·梁惠王下》:“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苏轼 《留侯论》:

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ps:剧中温客行一直在吊文,其实仔细分,周子舒的台词也是极好的,只是他说的比较少。

2、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人心难测而信之

山河令诗词(1-20)_第84张图片

①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出自《论语·宪问》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张岱《四书遇》:

不知不可为而为之,愚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不为,贤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圣人也。

②人心难测。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始常山王、成安君为布衣时,相与为刎颈之交……此二人相与,天下至欢也。然而卒相禽者,何也?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难测也。”

山河令诗词(1-20)_第85张图片

要给这部剧的编剧打个call,老温讲个故事都一堆的成语俗语,关键还一点都不违和,没有东拼西凑咬文嚼字之嫌,文学功底可见一斑。

山河令诗词(1-20)_第86张图片

还有这段,总共四句话,前三句每句一个成语。带点文绉绉的感觉,却让人觉得这样的剧就应该说这样的话。

3、吾生之有涯而知之无涯

山河令诗词(1-20)_第87张图片

出自 《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穷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的知识,就会搞得精疲力竭。(做事情不绝对,适可而止,顺应世间的一切规律)

4、坏人放下屠刀可立地成佛,好人做了坏事就永世不得超生,没这个道理。

山河令诗词(1-20)_第88张图片
这段晒太阳真是太美好了

出处就不找了,都是名句,但这个立意真好。很长时间,好人做了坏事都是被钉在耻辱柱上的。这句台词仿佛带着魔力,给好人打开一个心灵枷锁。

山河令诗词(1-20)_第89张图片
阿絮阿絮阿絮  老温老温老温

两个人晒太阳这一幕真美好啊

5、不合时宜

山河令诗词(1-20)_第90张图片

出自《汉书·哀帝纪》

“皆违经背古,不合时宜。六月甲子制书,非赦令也,皆蠲除之。”

但这里更想说另一个故事,据毛晋所辑的《东坡笔记》记载:

“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何物?”(东坡有天下朝吃饭后,一边抚摩自己的肚皮,一边散步,问周围的侍女:“你们说我这肚子里装的是什么?”)一婢遽曰:“都是文章”。东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见识。”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曰:“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坡捧腹大笑。 赞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私以为,这里的不合时宜应该是东坡先生的不合时宜吧。

6、天不假人

山河令诗词(1-20)_第91张图片

天不假人,“假”,动词是“借”的意思,上天不借时间给这个人,比喻老天不让这个人多活几年。

另外一个成语:天不假年,出自清·平步青的《霞外裙屑》

“予以先生此考,为一生心力所瘁,成以行世,足为读史者一助,惜天不假年,积四十六年之岁月,仅成全史三之一。”

意思是天公不借以寿命,指寿命不长。


第十三集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山河令诗词(1-20)_第92张图片

一句出自李白《赠汪伦》,一句出自元好问《雁丘词》,都是名篇,就不摘了。

第一次看到有人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白的,服了

2、人生一世,草木一春

山河令诗词(1-20)_第93张图片

出自周兴嗣 的 《千字文》

一生一世像草生一春一秋一样短暂。也作“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山河令诗词(1-20)_第94张图片

出自李白《秋浦歌》,《秋浦歌》共十七首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4、执牛耳者

山河令诗词(1-20)_第95张图片

据《左传》记载,当时各国诸侯订立盟约,必须举行"歃血为盟"的仪式。(《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先将牛耳割下取血,并将牛耳放在珠盘上,由主盟者执盘,当时便称主盟者为"执牛耳"。

“执牛耳”原本是一种仪式,后来泛指在某方面居于领导地位之人,也用当作"第一"的代名词。“者”一般是句末助词,用于代词时可以指代人。

5、几回沧海平,山雪别云岫。一眼万年轻,唯此心如旧。

山河令诗词(1-20)_第96张图片

平江柳色青,花月遥相守。

岁岁复年年,逢此冰消后。

几回沧海平,山雪别云岫。

一眼万年轻,唯此心如旧。

《生查子》 《楚云深》

几经沧桑,世事回转。曾经浩瀚的大海都变成了平地。山上积雪也消失在云朵之间。一眼望去,万年岁月都还太轻,我的心依旧没有变。

《生查子》,亦称《楚云深》。原唐教坊曲,后用在词牌。《词谱》引《尊前集》入“双调”。四十字,上下片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各家平仄颇有出入,与作仄韵五言绝句诗相仿。多抒怨抑之情。《生查子》有很多诗篇。(这首可能是作者写的)

6、渊渟岳峙

山河令诗词(1-20)_第97张图片

出自晋·石崇《楚妃叹》诗:

“矫矫庄王,渊渟岳峙。”

喻人品德如渊水深沉,如高山耸立。

7、天人将死尚有五衰

山河令诗词(1-20)_第98张图片

在佛教中意指天人寿命将尽时。所出现的种种异象。

天人五衰指的是衣服垢秽、头上华萎、腋下流汗、身体臭秽、不乐本座。指欲界、色界之天人,于寿命将尽时所表现之五种异像。通常分大小二者。

山河令诗词(1-20)_第99张图片

叶怼怼上线,就喜欢看老温打也打不过,骂也骂不过的憋屈样……这两集的成语俗语好多啊,太多了,多到摘不过来。编剧大大(或作者大大)的文学素养哦,目前来看唐诗宋词、先秦文章、汉魏文史、佛教经义乃至元明清的文学均有涉猎,俗语谚语张口就来,广泛程度令人心折。想着也只有有那么大阅读量的人,才掌控得了这样一部作品吧。


第十四集

此集高能,一开头就是周絮的吐槽:

山河令诗词(1-20)_第100张图片
山河令诗词(1-20)_第101张图片
这是我不付钱能看的吗?

1、老树打根里烂,生机已绝

山河令诗词(1-20)_第102张图片

2、下雨天打儿子,闲着也是闲着

山河令诗词(1-20)_第103张图片

在湖北湖南一带,把“鞋子”读成“孩子”(谐音)。这句话原来是“下雨天打鞋子——闲着也是闲着”。用在这里也是挺妙的哈哈

3、强弩之末、末日黄花

山河令诗词(1-20)_第104张图片
打不过呀打不过,嘴巴还是要硬一下的

①强弩之末

《史记·韩安国列传》:

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

《汉书·韩安国传》:

“且臣闻之,冲风之衰,不能起毛羽;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

②末日黄花

出自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従事到青州。

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

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4、难留少年时,总有少年来

山河令诗词(1-20)_第105张图片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柳永《少年游》

这一句好生悲伤啊,一个不知道活了几何岁月的人,感叹时光流逝,不知怀念的是曾经的年少时光,还是年少时光里的人呢?

5、倥偬一生

山河令诗词(1-20)_第106张图片

倥偬:忙乱、事情纷繁迫促,也可意为困苦窘迫,出自《楚辞·刘向<九叹·思古>》

6、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山河令诗词(1-20)_第107张图片
想留的人却来不及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风雨如盘,天昏地暗,鸡鸣声声不已。终于见到君子,还有什么不高兴的呢?)

——《诗经.郑风.风雨》

想要的东西要不起,想留的人留不住

7、凉雨知秋,青梧老死,一宿苦寒欺薄衾。世事蹉跎,死生契阔,相见恨晚叹奈何

山河令诗词(1-20)_第108张图片

凉雨知秋,青梧老死,一宿苦寒欺薄衾。

世事蹉跎,死生契阔,相见恨晚叹奈何。

——priest《天涯客》

一场凉雨预示了秋天的到来,从前青苍的梧桐树如今枯黄先死,落叶纷纷落下(烘托凄凉的心情),彻骨苦寒的长夜里,却只有一床破旧的被子(暗示温客行的悲惨身世)。

我这样走过种种从前风雨,经历几番岁月蹉跎。无论生死离合我们都要在一起,这是我们当初早已说好的约定。(对知己周子舒的感情)

山河令诗词(1-20)_第109张图片
心疼

8、“火候足时它自美”

山河令诗词(1-20)_第110张图片

出自苏东坡的《猪肉颂》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9、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山河令诗词(1-20)_第111张图片
只有周子舒理解温客行,其他人觉得他是疯子

出自《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节选)

10、 你方唱罢我登场

山河令诗词(1-20)_第112张图片

语出自曹雪芹《红楼梦》甄士隐解好了歌: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一个刚唱完,另一个就登上场来。一般用于权力更迭,属于政治讽刺的说法)

——曹雪芹(清)《红楼梦》


第十五集

1、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山河令诗词(1-20)_第113张图片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看一个人逐渐走向巅峰,然后又从巅峰跌落到谷底,以旁观者的角度描述一个人从无到有,再由盛转衰的过程。)

——孔尚任(清)《桃花扇》

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山河令诗词(1-20)_第114张图片

出自《礼记·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有坚定的志向,志向坚定才能够心静不乱,心静不乱才能够安稳泰然,安稳泰然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第十六集

1、刚者易折,柔则长存。

不叫的狗咬人最凶

刚者易折,柔则长存。

(强势的人未必是强者。因为表面很刚,内心可能很脆弱,容易被击垮。

而柔则长存,一个真正聪明的人,是懂得如何让自己委屈求全的人。)

——《老子》


第十七集

1、震古烁今

山河令诗词(1-20)_第115张图片

出自《民国通俗演义》

震动古代,显耀当世;形容事业或功绩非常伟大。

这一集小的很多,但都没有太多摘的必要,摘一段“赵玄德”的洗脑发言吧

山河令诗词(1-20)_第116张图片

第十八集

1、杀人放火金腰带,修路补桥无尸骸

山河令诗词(1-20)_第117张图片

杀人放火坏事做尽的,穿金戴银享尽荣华富贵,修桥补路勤勤恳恳的人却死了连尸骸都没有。

这句在电影《无间道》里出现过,在95年《包青天》里也出现过,是句民间俗语,有追溯到明朝的。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山河令诗词(1-20)_第118张图片

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3、君为刀俎,我为鱼肉

山河令诗词(1-20)_第119张图片

语出《史记.卷七.项羽本纪》:

“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比喻自己受制于人,处于任人摆弄的境况。

4、得君为友,不枉此生,幸得君心似我心

山河令诗词(1-20)_第120张图片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山河令诗词(1-20)_第121张图片
听你念诗我头疼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只要你的心,如我的心相守不移,就不会辜负了我一番情意)

—— 李之仪 (宋)《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4、周相公可怜则个吧

山河令诗词(1-20)_第122张图片
小可这辈子没吃过什么亏

娘子可怜小人则个!

—— 兰陵笑笑生(明)《金瓶梅》

山河令诗词(1-20)_第123张图片
山河令诗词(1-20)_第124张图片
山河令诗词(1-20)_第125张图片

第十九集

1、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山河令诗词(1-20)_第126张图片

出自《晋书·列传第五十》,讲王徽之的

(徽之)尝居山阴,夜雪初霁,月色清朗,四望皓然,独酌酒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逵。逵时在剡,便夜乘小船诣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反。人问其故,徽之曰:“本乘兴而行,兴尽而反,何必见安道邪!”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欧阳修有诗《琅琊山六题·班春亭》

信马寻春踏雪泥,醉中山水弄清辉。 

野僧不用相迎送,乘兴闲来兴尽归。

2、山中无日月

山河令诗词(1-20)_第127张图片
小子舒也交朋友啦

唐·太上隐者《答人》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宋朝诗人江特立《野坐》

野坐花飞片,溪行水涨痕。 

山中閒日月,世上别乾坤。

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山河令诗词(1-20)_第128张图片

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4、左羊之交

山河令诗词(1-20)_第129张图片
重义气的程度,即使是和先贤左羊之交相比,也毫不逊色

多作“羊左之交”(羊指羊角哀, 左指左伯桃,为了彼此付出生命),不遑多让是指不比...差,不遑是指没有时间,来不及的意思。

汉·刘向《列士传》:

“六国时,羊角哀与左伯桃为友,闻楚王贤,俱往仕,至梁山,逢雪,粮尽,度不两全,遂并粮与角哀。角哀至楚,楚用为上卿,后来收葬伯桃。”

比喻生死之交。


第二十集

1、美人灯,风一吹就破了

山河令诗词(1-20)_第130张图片
风一吹就破了(周黛玉)

美人灯用来形容林黛玉

山河令诗词(1-20)_第131张图片

2、衍一分为二,就是客行

山河令诗词(1-20)_第132张图片

衍=行+水 -> 行舟绿水前 -> 路青(崖)山外,舟绿水前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王湾(唐)《次北固山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山河令诗词(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