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5 今日思考 为啥“恨”不公

有句话说:“人不恨穷恨不公”,这个现象确实是我们生存的一个表象高频存在。

但真要望向心里去,深入思考,仔细琢磨:为何人会恨不公呢?

这就要回到生存的本质上来回答了:

人活着的本质就是生存和延续,要生存和延续就必须要获得生存所需的生存资源,要获得生存资源,那就必须要学会在群体中交换价值从而可以获得生存资源,要交换价值就必须出现交换价值的规则和自己交换被需要的能力。

问题就出现在这规则里了,所谓的不公,本质上不是你多我少,而是交换规则的不公,同样的资源,却出现了不公平的交易规则,这才从人性本身排斥的一种本能现象,之所以排斥那是因为每个个体在生存上会出现危机情绪,认为自己生存所需要的交换规则,出现了不确定,从而让自己的生存资源的有效获得产生了恐惧。

想想,这也是现在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差异点之一,就是规则的公平程度,在小城市,彼此熟悉,熟人交换价值的概率较高,因此就更容易出现人情办事的规则,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关系就会导致不同的效率。

而到了大城市,人多,事多,面积也大,熟人交换价值的概率就很低,加之监督更加严密,从而就造成了办事规则相对公正。如果在北上广呆久了,再谈所谓的逃离北上广,其实很难,因为你生存交换价值的规则已经适配了这里,逃离北上广到那些人情为主的价值交换体系中,你必然不适应。因为你还没有有长成适配人情交易规则的生存能力。

其实,如果再追问下去,就会发现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不公”,外界的世界远不是我们看到样子,只不过是:

我们主观按照我们的利益情绪使然罢了。

我们看的的“不公”只不过是自己还没有适配当前的生存环境,没有形成当前价值交换的能力罢了。

你看到别人“找关系”,自己找不到,你感觉这不公平,其实当你在其他事情能找到关系的时候,你却不会认为不公平,就成了别人认为“不公平”的由头了。

这一切的“不公平”只不过是我们每个个体站在自己的生存视角,站在自己适配生存环境的现状下形成的心里感受罢了。

毕竟,这个世界并不是我们认为的样子,我们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我们看待世界的感受都是来自我们生存环境中的那些认知概念组合罢了。

要进步,就是选择自己更好价值交换的场景,并在此基础上提升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这才是对自己的“公平”,让自己认真的每一分付出都能够在自己认为的“公平”环境中获得回报。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思考的习惯。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71015 今日思考 为啥“恨”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