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好电视剧的成功,往往首先是一部爽剧。
什么是爽剧?——直击人的痛点,比如:屌丝逆袭,冲破困境,锄强扶弱,破解难题,实现愿望…
时隔十年,我利用碎片时间,完完整整看了一遍《士兵突击》,一边看,一边做思维导图,整理出了完整的剧情线和“人物弧光”,这才发现,编剧的心思缜密,藏了那么多我们需要认认真真看,才能发现的细节。
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这一幕:
成才发现进入老A的名额只剩两个了,丢下了伍六一和许三多,自己冲到终点拿走了名额。伍六一为了不耽误许三多,引燃了求救信弹……
这一幕,是整部戏里最大的高潮。
以前看的时候,总觉得许三多和班长是这部戏的主角,现在我才发现,班长的戏份并不多,人物设定很单一,相反,许三多、成才和伍六一才是主角。
1,班长对伍六一、许三多,不是三角恋,是“母爱”
故事开始,许三多被征兵入伍,分到草原五班,因为修路,破格进入钢七连,刚奋斗出成绩,钢七连就解散了,许三多留守连队,后来转入老A,再次经受考验……每一步都是点燃希望,就落入谷底,再遭遇打击,最后绝地重生。这是典型的爽文“屌丝逆袭”的戏码。
作者很清楚,大家都喜欢许三多逆风翻盘的样子,这符合了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内心愿景,人们对这部剧印象最深的剧情,是许三多腹部绕杠333个,因为我们做不到。
但当我第二次看的时候,我发现最难忘的,是许三多孤独驻守钢七连的那段日子,连队没了,许三多依然坚持以往的作息,跑步,训练,打扫卫生,甚至包括吃饭前唱军歌,很多人说,这一段拍出了《肖生克的救赎》的意境。
很多人认为,许三多坚守七连,是表达了“不抛弃,不放弃”。错!他只是不肯接受钢七连已经解散的事实!
许三多就像个留守儿童,大家都走了,就剩他一个人!他埋下脑袋当鸵鸟,假装大家依然在一起,戏里出现了好几次许三多一个人在自言自语扮演不同战友对话,假装还过着从前打打闹闹的生活。
许三多从小得不到家庭温暖(被爸爸打大),第一次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在钢七连得到大家的认可),现在这个家被瓦解了,家人都走光了,他只能躲在屋子里,固执地假装一切都还在,这不是“不抛弃不放弃”,而是一个人最深刻的孤独和害怕。
最后一夜,从不抽烟的许三多在寝室找到一根过期香烟,点燃,抽起来,他深深地想念班长,想念伍六一,想念这个完完整整的家,他只好去做这件他们都会做的事,即便,被呛得咳嗽掉泪。
许多人看这部戏的时候,都被史班长感动,但是你仔细想想,班长是不是浑身散发着圣母光环?他对许三多是不是有点无私奉献过头了?
生活中会有一个人对你如此百般忍让、无限支持吗?如果说有,那就是妈妈。
没错,史班长的人物设定,是照着妈妈的标准是定制的,他和伍六一、许三多的关系,也是按照母子关系来设定的。——很多人吐槽,说伍六一吃醋,史班长深爱着许三多……说得像三角恋一样,事实当然不是这样!
班长在剧中的设定,就是伍六一和许三多的“妈妈”,伍六一是一个被关心、照顾了很多年的“大哥”,而许三多是一个争宠的“弟弟”。
仔细想想,伍六一每一次对许三多吃醋,都是哥哥对弟弟妹妹的醋意。最后“妈妈”离开了,伍六一只好接过了“妈妈”的任务,继续照顾“弟弟”许三多,直到他能独立离开。
我们都喜欢班长,是因为他是一个完美妈妈,无时无刻包容孩子,激发孩子潜能,即便自己的手被砸伤,也要教许三多学会坚强!
对于钢七连高连长而言,要失去这样一个“十佳儿媳”,当然是一件痛心疾首的事。
2,讨厌家乡话的伍六一,最后说了一整集家乡话
伍六一跟许三多一样,山里娃出身,没背景没学历,在钢七连奋斗到第二名,七连散了,他拼命争取进老A,结果把腿摔坏,自尊心让他拒绝了连长们给他找的闲职,最后复员回家。
伍六一这个人物,刻画得比班长要立体很多,举个例子:家乡话。
伍六一见许三多第一面就讨厌,跟许三多三令五申:以后你不允许在我面前讲家乡话。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人都讨厌自己身处的环境,小地方的人向往大城市、大城市的人向往西方发达国家,只要他们通过努力,摆脱了出身,去了更高大上的地方,当然就不愿意看到老乡。——说白了,范冰冰不会想和林心如合作拍戏,这会让她想起自己曾经只是个丫鬟,即便只是演戏而已。
伍六一讨厌许三多,除了妒忌他抢走了班长的“母爱”,更讨厌他一张嘴就说家乡话,让他想起自己的出身。
整部戏,伍六一都讨厌说家乡话,但是很有趣,最后伍六一因为腿摔坏了,认识到自己要被打回原形了,许三多和成才到医院看他,他整场都在讲家乡话。
他认命了。
如果说许三多一直在练级打怪,那么伍六一就是一路奋斗,结果却摔了个大跟头。
我们都不是许三多,但我们可能都会成为伍六一,这样的炮灰。
3,想要成才,就得把你磨成集体主义的一颗零件
最后一个塑造得最成功的角色:成才,也是被误解的一个角色。
我们都觉得,成才是一个自私、功利的人,编剧就是要削去他的个人主义,让他成为一个不抛弃、不放弃的兵。但真的是这样吗?
成才,跟许三多一样征兵入伍,迅速成为钢七连的尖子,结果,成才为了转士官,“背叛”钢七连,没想到却被调去草原五班当班长,落入谷底,再后来,成才得到老A的机会,却多次因为私利,背叛集体,再次被赶回草原五班,直到整部戏的结尾,成才才把自己打磨成集体主义的一颗零件,归队老A。
这是好事吗?问问自己,你比较喜欢最开始耍滑头、耍小聪明,却自信快乐的成才,还是后面那个被硬生生掰成集体想要的样子的成才?作为一个兵,或许真的需要你放弃自己,但是作为一个人呢?
如果作者真的认为成才应该改变,就不会等到结尾才突兀地让他性格巨变,而是像许三多一样,循序渐进,日积跬步。
我经历过这种心情,大学时我特别张扬,在学校社团不止一次被人讨厌,被人说我嚣张,被警告过很多次,也吃过很多次亏。最后我学会了“低调”,但那真的是低调吗?我只是扭曲着自己,去模仿别人怎么说话做事,但没用,当我离开了大学,工作以后,我进入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环境,那里全是经历过事的前辈,大家不会那么玻璃心,自然也不会觉得我嚣张,反而认为年轻人有点骄傲很正常。
当然,我也不是赞成一个人自私自利,成人的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实际上最后成才在老A的测试里,他一直和伍六一、许三多结伴而行,互相帮助到最后一刻。
我们需要协作,需要团结,需要集体,但我们不能为了集体去送死。
人,总该保留一点自己,不一样的你、我、他,世界才会丰富多彩,不然地球光自己孤独转圈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