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读馆听小狐课


越读馆听小狐课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按:上午收到小狐(童蓓蓓)邮来的新作《一张桌子一本书》,很荣幸拙文录入一篇,也想起与好友海杰,春钊赶着去杭州越读馆听小狐上课的那两天。一连听了10节,哈哈。翻出几年前写的原文,曾在《时代教育·教育家》杂志刊发过一次,还没在网上发过,贴在这里,送给喜欢的朋友。

祝贺小狐的新书!



认识小狐(童蓓蓓)是因为《读写月报新教育》。因为订这杂志出过错,怕再出错,我打了编辑部电话,我有篇文章写了当时小狐的声音:

“小狐声音很好听。亲切!热情!阳光!而且阳光好像能从话筒里投射过来。”

09年参加研修班,见到了人,她属于主办方成员。那时我好发言,每场都伸手示意,小狐后来好几次看到我都牢牢守住话筒。

后来我在网上乱发议论,小狐就发句:“野树,这样不妥吧。”搞得我心里直发毛,赶紧反躬自省,我哪里又不妥了。这样几次,就总觉小狐两眼凶巴巴地瞅着。

再后来小狐约稿,也是一幅凶悍样子,石壕吏一样:这活你可以的!你得把这事办了!少啰里啰嗦!当然也有甜言蜜语,但不是重点,重点是刚强,志在必得。

可一到越读馆听她的课,我发现她一听到孩子们有趣的发言就笑得纯真无邪,干干净净。我从没见她笑得如此淳朴过,空气中都弥漫着一塌糊涂的纯真,虽然偶尔会锋芒侧漏,但此时这也不是重点,重点是我心中她的图标换了:她纯真无邪地痴笑在孩子们有趣的发言之中。

听她的第一课是《闲情记趣》。讲到作者常在小草丛杂处蹲着身子,“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小狐便拉过一个小朋友,两人爬在地上。

“如果有一天你变小了。”小狐嘴里念叼着:“你看到了什么?”

“很多脚。”

“什么脚?”

“人脚,桌子脚,凳子脚。”

“到那时候,我们认人将不再认脸,我们认什么?”

“认脚,认鞋。”

“向远处看,看到了什么?”

“插座。”

……

又与一小朋友仰躺地上。让有同学站凳子上。让学生描述看到了什么……

小朋友们炸开了锅,乐开了花,都兴高采烈地被席卷进这一突发事件。我和听课的伙伴们也大吃一惊,小狐讲起课来太拼了。大概只有传说中的美国teacher才会如此放开,如此洒脱,如此投入吧。

正热烈的时候课堂突然拐弯,每个小朋友要构建一个故事:确定一个场景,场景要由不少于五个的物件体现出来;在这个场景有哪些活动;变小后有没有危险;有没有合作。

然后小组交流。小朋友们聊得眉飞色舞,热火朝天。

然后班内讲述:有说拿牙签与跳蚤大战的,有说喂鱼掉鱼缸里的,有说遇到狗的,有说被踩死的,有说被妈妈一屁股坐死的,……

听到这么多小朋友的故事结局是死,小狐急了:

“不许死!”“不要死!”

有个同学就讲怎么骑着蝇子玩的。

一个个脑瓜子燃烧起来了,哔哔啪啪。

小狐突然关灯。开放电影:《亲爱的,我把孩子变小了》。

很贴切的电影,紧张,有趣:孩子们玩了爸爸发明的变小仪器把自己变小了,遇到大狗,遇到扫地,倒入垃圾袋,放置院中,逃出袋子,在院子里“以丛草为林,虫蚁为兽”,骑着苍蝇在院中乱飞……

放了大约十分钟,停止。

布置了个有趣的作业:写一个变小的故事,里边至少有三种危险。

然后,刚好下课铃响。小朋友们背着书包离开,和小狐恋恋不舍地道再见。

十分钟后,下一拨小朋友上场坐好。以台湾一儿童广播节目——史怀泽童年故事的广播剧开场。借着广播剧这种艺术的感染力,小狐帮助小朋友们从杭州西城区湖畔大厦的B座601一下子穿越到了非洲史怀泽的童年。

小狐给了几个思考题:非洲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广播剧中童年的史怀泽做了哪些事?他的成长受到哪些影响?

借此对史的童年有个初步疏理和直观了解。

然后发放自开发教材:从《史怀泽自传》里选来的《把鸡舍当诊疗室》。

小朋友们要交流四个问题:

当地人有哪些错误观念和习惯?

从“六规则”可以看出他们有什么坏习惯?

如果你是当地人你觉得遵守哪条最难?

史怀泽面对有哪些困难,你有何建议?

前两问题涉及进入文本疏理信息,后两问题涉及基于问题进行思考,而且后两问题一个是站在非洲人角度理清事实现状,一个是站在史怀泽角度基于解决之目的思考应对方法。

在接下来围绕问题进行的对话中小朋友们讲了很多有趣的话语,想了很多有意思的方法。

课堂最后部分,又放一视频:小朋友们很喜欢的《多啦A梦》,但让我惊讶的是视频中反复提到的书是《史怀泽自传》。更让我惊讶的是,我在越读馆听小狐的4节课,每节临末都是十分钟左右视频,每个视频都是有趣而适合学生且与所分析内容相关的。

这一点太不容易了。我不知道小狐是怎么做到的,怎样的看视频阅历,怎样的穷觅狂搜,才可以达到这种地步?

中午的时候,我们几个伙伴迫不及待地向小狐询问东西南北。

说起学生成绩,小狐牛×地说:我们不应试,不负责。

说起其选择课堂分析文本的标准。她说:关键是文本要经得起细看;而且文本要有儿童趣味;文本涉及话题要有价值;文本不能太长……

一边听着小狐的描述,一边羡慕着她们能够独立自由地去开发教材,教自己认同的,用自己想用的材料教。同时也很佩服他们。大道不行,各尽本分。面对中国基础教育语文学科极其挑战的仼务——教材困境,他们试图用自己的勇气,智慧,穷觅狂搜,精挑趣选,努力编排出配得上孩子们的,有趣有料有种的儿童教材,构建出有趣有料有种的迷人课堂。

当然,从这几节课看来,课堂环节还过于封闭,都是事先设计好的,而且是坚定不移进行的。教师用自设问题限制了有价值议题的自由产生,教师确立的精彩议题和活动应该尽量以备选形式出现。

比如我看完文本就会有个疑问:当地人为何把史怀泽看成危险人物?假如我是学生,这个问题不在教师观照预设范围之内,又没有自由提出的专门环节按排,这个的疑惑就处于盲区,没有了表达的权利和机会,这个来自学生内心的也相当有价值的话题就不能够在课堂上展开和交流。

不过,所幸这些设计都是基于很好的理念经过反复推敲确认而价值性很大的。

我认为在学生初步进行阶段,以教师为主导设计出极具价值的问题和活动,并以之作为课堂内容的核心和轴心,基于策略和效率考虑是可以理解的,也是不错的选择。再假以时日,当学生的自我真正苏醒过来,则可以在更自由的形式中让学生展现自己,挑战自已,疯长自己。那个时候我觉得课堂会更优秀,更迷人。




越读馆听小狐课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越读馆听小狐课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越读馆听小狐课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越读馆听小狐课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值得收入书包:

http://product.m.dangdang.com/27946395.html?&unionid=P-100018517m



你可能感兴趣的:(越读馆听小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