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开始走下坡路,如何保持个人能力的提升?

在当今行业用人越发紧缩、技术开发者全方位内卷的大背景下,我们一个普通人要怎样去选择一个对自己有利的上升路径?

大部分人选择公司都关注钱、人、事

大部分人在选择新公司、新岗位的时候,常关注的只有三点:

  • 第一是钱,毕竟要吃饭养家,一个人除了社会责任外,还有家庭责任;
  • 第二点是所谓的人,一方面大家会关注进入新公司后周围的同事是否优秀,是否能一起成长;另一方面,也会关注是否能拿到管理权限,会带多少人的团队;
  • 第三点是事,具体干什么工作,是否有利于自己的经验积累,是否是自己喜欢的。

你可以问问自己,在换工作选择公司的时候究竟在关注什么?我猜也离不开这三点。

有的人可能会把工资作为唯一一个选择指标,这很好理解,一个人背井离乡来这里工作就是为了赚钱,这个关注点本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而我最近遇到的面试者,他考虑是否接受我的 Offer 时主要就在考虑有没有管理权限。如果新团队给他管理权限,或者直白地说,他有给别人打绩效的权力,他就更愿意接下这份 Offer;而没有管理权限,他很可能就不做考虑了。

还有的人可能是从“事”上考虑的。我们常规想法是,经事越多,人会变得越有经验、越成熟,或者说越有成长。实际上这是很刻板的,我们只能说这个人成长的概率会大一些,但是并不能代表一定会有成长。而一个人的成长又分深度型和广度型,深度就是纵向地做一个方向、领域的专家,广度则是横向,成为多面手,去综合性地解决各种问题。如果你是一个追求广度上有所成长、有多涉猎的人,那么你会倾向于多做事,多尝试一些新的挑战,去承担更多责任。

独家秘诀是“唯成长论”

钱、人、事这三点本身都没有什么问题,但作为我们是否去一家公司的衡量指标,最根本是看什么呢?是看这三点在自己心中的优先级吗?很多人可能都是这样考虑的,但是我认为,最终我们所选择的应该是一个有利于个人成长的地方。这就是我说的独家秘诀——“唯快速成长论”。

从我这个理论来说,我们不是单纯地考虑钱、人、事,而是看此三点从不同角度能对我们产生什么作用。

“钱”的作用在于,它能够帮你缓解一些焦虑,尤其是在这个互联网行业红利已经消失殆尽,行业用人越来越紧缩的背景下,当口袋里有钱的时候,你往往能更有安全感,遇到负面情绪也更容易去排解;而且有钱的话,你遇到变化甚至变故,可能会有多一些思考的时间。

这里要多说一下,负面情绪是无形当中无时无刻不在干扰你思考,你总会不自觉得想到它,甚至当你决策时候也会受它干扰,所以如果你察觉到自己陷入到负面情绪当中,一定要及时进行一些排解的动作,打打球、唠唠嗑、跑步、看书……都可以。

而“人”的作用是什么,或者换句话说,优秀的同事以及做管理这件事能带给你什么成长呢?

优秀的同事对于你的视野、人脉的益处不言而喻,不做详细展开。

至于管理这件事儿,这里我们仍总是有一个刻板印象,就是对于一个员工是否成长的关键评价指标,就是看他是否开始做管理,这也是面试中常问的一个方面,所以很多人会容易走入一个误区:盲信管理。

其实根据我的经验,做管理大概率是看坑位的。

如果你要去的这家公司碰巧能给你提供管理岗位的机会,你还有一定管理经验,或者你跟新老板前期建立起一定信任关系,那没问题,这个时候我建议你勇敢去做。

但如果你在这家公司没有任何基础,比如你跟新老板、新团队并没有建立任何信任关系,那如果你问我,我大概率不会建议你去做管理。

因为你作为一个 Leader 空降过去,各方面要处理的问题比你重新组建团队、比你自己在一线做研发、比你做专家性质的工程师……都要更困难,而且你所承担的压力也更大。另外,管理本身的价值在 Level 比较低的情况下并不太容易论证,你最终能不能获得所谓的成长并不好说。
公司开始走下坡路,如何保持个人能力的提升?_第1张图片

而“事”想要做好,实际上更简单些,主要就是看你对于行业本身的判断,以及你对于自己想做的工作是否清晰,要怎么样去安排时间等等。

“唯成长论”对职业生涯的重要性

为什么我会如此推崇“唯成长论”呢?因为一个人的成长会在职业生涯中形成两个重要的正循环。

第一,当你个人成长度足够好的时候,你会处于一种快乐的状态。这个时候,你在工作过程当中甚至能感知到成长的节奏,你会意识到自己跟之前不一样,正在做一件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事情。成长,它能帮助你挖掘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

请你不要轻视心态的重要性,这在你一个整个职业生涯当中总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职业生涯最怕“浪费时间”,各行各业都是如此,“浪费时间”的状态非常容易让你感到焦虑。因为在内卷的现在,一些公司对于就业年龄有一定限制,如果你在对应的时间没有达到对应的 Level,某个技术 or 某项能力没有达到对应的标准,就很容易被淘汰掉。

但感知到自己在成长会让你的焦虑感减弱很多,就算你被辞退了、被裁员了,你也会对于成长有更多客观认知,更有耐心去找下一份工作,你会意识到自身无限的潜力,和更广阔的世界,从而拥有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

第二,你会处于一种加速成长的状态。结合上述心态的转变,很自然可以想到,一个不断成长的人,不管公司是否变更,都会有效延长职业生涯。你的天花板越高,你的成长速度越快,你的职业生涯越长。

有些公司——我就不说具体的公司了——招聘的标准不断变化,可能对于 82 年之前的候选人是一套考查标准,87 年的就是另一套标准,93 年的又是别的标准,对于这点,其实公司表面上是要求年龄,实际目的是想通过一个标准化的方式来判断一个人本身的成长性。候选人在过往的经历中有没有成长得足够快呢?企业方会想,他的年龄到了这个阶段,他的级别也走到了相应的 Level,那我可以认为他的成长性是非常好的,我可以录用他。

可以看出,我们在选择工作的时候,无论是钱也好、人(包括管理)也好、事也好,背后都是要考量一个人成长的轨迹。

看一家公司的成长性:公司!=个人

钱、人、事,这三个要点都可以给你带来不同方面的成长。但如果把这个衡量的框架从我们打工人自身迁移到公司层面上来考虑的话,就会涉及到另一个题目,即一家公司的成长性是怎么样的?我们如何判断这个公司本身是不是向上发展的?

注意:公司能够给你带来个人成长的前提是,你做的工作跟公司的核心业务/潜力业务有关,这样你的成长和公司的成长是保持一致的,而不是说,你选择一家看起来处于上升期的公司,却做着一些重复的、谁都能做的事儿,并期待能够有所成长。

大家也知道最近的互联网行业并不平静,之前有滴滴下架,美团被罚款,游戏要规范化,教育行业双减政策等等。到今天,我们已经看到太多黑天鹅事件了,所以越来越多人也逐渐接受,一个公司的成长速度快与慢、是否能存活、能不能上市,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宏观政策。

我们普通人,作为“时代的一粒砂”,在此时此刻看到的公司成长性并一定是真实的。这倒不是说这个公司的 HR 或者是老板会有意欺骗大家,而是说,一家公司的发展往往不确定性很强,强到甚至公司老板自己也不敢确定,更别说我们信息滞后的围观群众了。有时候我们看到的繁荣是有迷惑性的。

正因为这种不确定性,我们才不要太顾虑公司的成长性,而应该更看重个人成长。在现今,“唯成长论”才是我保持个人上升的重要法则。

选择工作时有3不看

那么,我们在实际抉择时,如何做取舍呢?我不妨先来说一下,在选择工作的过程当中有哪 3 点是干扰到你成长的,是你不应该去看的。

许诺未来的东西不看

比如说你去面试一家公司,老板跟你说,如果你来两年,就给你升到高级职级;或者,以后公司上市就给你多少股份……我认为这样的承诺你不要看得太重。
公司开始走下坡路,如何保持个人能力的提升?_第2张图片

原因并不是大家常说的“画饼”,我并不认为公司老板一定是在欺骗我们,其实一个有规模的公司是大概率不会欺骗我们的。那又是为什么呢?而且,我们不是常说,要有长远眼光吗?

其实,我提出这一条正是针对现在这个时代,如今形势变化太快,承诺的不确定性太大了,像政策一样多变,像黑天鹅一样突然,像市场一样莫测,可能其中某一个因素就会导致对方的承诺无法兑现。当你对这件事有高预期的时候,如果公司没有达到你的预期,你的心态很容易出现负面的变化,很可能没有办法在这家公司继续高效工作,你会想东想西、患得患失,更没有办法很好成长。

我的建议是:你不看,但也不要抗拒。你可以转变自己的想法,把这些承诺当做一个很平常的事情,甚至就当作没听见。如果真的实现了,那时候对你反而是一个惊喜。无论如何,一定不要把对方的承诺作为你选择一家公司的依据,还是要关注你当下的收获,否则你的决定是很容易出现问题的。

单方面付出的事情不看

在选择机会时,可能有一些公司会要求你在非工作时间做一些公司任务,占用你额外的时间和精力,这种机会我感觉没有什么必要去看了。我并不是否定加班,加班在某些情况下也是有价值的,主要是看加班是否有帮你得到成长,还是只会占用你自己的思考时间。

在自己的时间里,最有价值的事情就是去思考下一步怎么做,思考你想做什么,思考你的职业生涯做多久,你的职业规划是怎样的,每一年、每家公司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违法的工作不看

有些公司,无论是 Leader 层也好还是管理层,会有一些不好的习惯,让你去做一些违法的事情。一定要拒绝。

我身边就有反面案例。之前我有同学做过数据相关的违法操作,已经被警方抓起来了。虽然他也指证是老板让他去做这些,但实际上他作为这件事情的执行者,也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走下坡路的公司为啥还能去?

到这里,我们选择工作的标准,可以理解为:一核心和三不看。

无论这家公司是向上发展,还是向下滑落;也无论这家公司本身的钱多,还是钱少;管理权限大也好,小也好。只要这家公司能给你带来成长,并且这个成长对于你的职业生涯是有帮助的,再直接点,就是能提供给你在下一段工作经历中一定要用到的东西,那我就建议大家选择这个机会。

现在很多公司网传褒贬不一,甚至一个公司“身兼多职”,既被评为“良心企业”,又被说成“行业毒瘤”。其实这些都是评论的人站在自己的利益视角来发声的,所以你究竟要不要去这家公司,不应该完全以这些外部观点作为决策依据,而要尝试去找这家公司跟你成长相关的关键点,比如我去这家公司能得到哪些东西,可能是其他公司、其他 Offer 给不到我的。

那这里还涉及到一些常见问题:

被监管的公司的 Offer,我要考虑吗?

业绩走下坡路的公司要不要去呢?

有家公司上市已经很久了,人员流动性并不是很强,比较稳定,但是这家公司业务水平我并没有渠道去了解,要怎么决策呢?

这些情况是基于你可以挑选的公司有限,那么,在有限的选择里你要考虑另外一个方面:该公司已经做成过什么事情。尤其需要考虑,这家公司已经做成的事能不能有助于你行业经验的增长。

一般能够在业内做足够久的公司,在某一个方向的技术应该是业内顶尖的,所以该公司做成的项目、做出来的事情大概率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打磨,有很多现成的经验值得你去学习。

说到经验,不只是新手,很多老骨干也容易在具体做事的时候陷入误区,即经验不一定是显性的,并不一定由你亲手创造出来,其实学习他人现成、成熟的经验对于你来说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这里你可能会有另一个疑问:要按这么说,好像任何一家公司都是可以选择的?

是的。在公司选择过程中,你不要给自己设置太大的限制,还是那句话,从个人成长性的角度,最终还是去选择对自己成长有帮助的地方,去做有帮助的事情。

我不会在这里点名说哪些公司最好去,哪些公司不能去,而且这选择也跟你个人的发展路径息息相关,不一定每个人适用。不过我可以再给大家一些建议,比如——

对一些已经在业内形成垄断的公司,虽然现在网上对这些公司的评价并不算太好,但我建议年轻人依然可以试试,因为往往是这样的地方,你能学到行业内最先进的东西,你也许能获得最好的业务支持,也许能进行最前沿的技术挑战,这些都是有意思、有成长的。

对于非垄断的公司,你反而可以考虑其中一些小的、相对来说挑战性比较强的公司,如果你能做好,就会获得更快速提升的机会,也会有更多的关注和资源支持。而且可能年轻人需要一些不确定性和挑战性,做起事情才会更有激情。

公司开始走下坡路,如何保持个人能力的提升?_第3张图片

但是这两个类型公司的选择,同样也是以“是否能给你成长带来帮助”为基准进行判断的。

时间有限,成长无限

在这里,我将自己受益最深的一段话分享给你:

作为一个职场人,我们每一份工作都是为下一份工作而做的准备
作为一个逐梦人,我们每一次工作都是为梦想而做的积累

因此,切记不要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双眼。这个利益不只是钱,也可以是所谓的管理,可以是具体的事。如果你根据自己的最终目标,判断它是一个“杀鸡取卵”的行为,那我建议你不要去做,不要再浪费你的时间。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去不返的。

其实,在职场里也好,在整个行业也好,我们每个个体都是大海里的浮萍,不确定性是必然的,对抗不确定性的唯一的方法只有自己的成长。所以,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外界,无论是领导还是公司,而我们在职场中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保证自己不被干掉。

你可能感兴趣的:(其他,职场,个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