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云技术
云技术是指在广域网或局域网内将硬件、软件、网络等系列资源统一起来,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的一种托管技术。
云存储---百度网盘
---云计算
DOS攻击----拒绝服务器攻击
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器攻击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识别电信号
抽象语言
通信技术
1946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1876贝尔获得电话专利
计算机:将抽象语言转换为电信号
应用层 抽象语言---编码
表示层 编码---二进制
介质访问控制层 二进制---电流
物理层 计算
俩台电脑相连---对等网
扩大网络规模 1,增加计算数量(增加节点数量) 2,延长网络距离
1.增加节点数量
网络拓扑结构
性价比最高的为----星型拓扑
集线器(hub)---物理层设备
改进(冲突, 延时, 安全)
地址 --- MAC地址
冲突 延时 安全
MAC地址:由厂家芯片出厂时厂家按规范烧录的
SMAC 为源MAC地址 DMAC为目标MAC地址
由48为二进制组成-----二层地址 前24为代表厂商后24位代表厂商分配的串号
延长传输距离
RJ-45双绞线---100米
光纤:传递的是光信号,以玻璃纤维作为传输介质
放大器---物理层设备(理论上也无法无限延长)5倍的传输距离
交换机 (二层设备)
作用:1,增加接口密度
2,无限延长传输距离
3,完全解决冲突---所有节点可以同时收发数据
4,单播----一对一传播
交换机的转发原理
数据进入交换机,交换机首先看源MAC地址,讲源MAC地址和进入接口的映射关系记录在MAC地址表中,然后看目标MAC地址,根据目标MAC地址查看MAC地址表。如果有对应记录,则从对应接口转出,实现单播。若没有对应记录,则进行泛洪。
一个接口可以对应多个MAC地址,一个MAC地址只能对应一个接口。
MAC地址表----300秒老化时间
FFFF FFFF FFFF(广播地址)永远不可能出现在MAC 地址表中
广播:逼交换机泛洪
广播域:交换机的泛洪范围
路由器(又称为网关设备)
应用层
表示层
网络层
介质访问控制层
物理层
隔离泛洪范围(路由器一个接口对应一个泛洪范围)
作用
(1)实现IP、TCP、UDP、ICMP等网络的互连。
(2)对数据进行处理。收发数据包,具有对数据的分组过滤、复用、加密、压缩及防护墙等各项功能。
(3)依据路由表的信息,对数据包下一传输目的地进行选择。
(4) 进行外部网关协议和其他自治域之间拓扑信息的交换。
(5) 实现网络管理和系统支持功能
泛洪和广播的区别:
1、行为不同
泛洪和MAC列表相关,在缓存中是存在的,有确定的MAC地址。只是在MAC表中找不到具体转发的端口和MAC的配对,才开始泛洪处理,但是泛洪并不是广播帧。
广播有一个具体的行为,它的对象是整个网络,在ARP时往往需要有特定的主机来响应,当然太多的广播对于网络是有害的,容易造成广播风暴。
2、端口不同
广播是将消息发送到同一子网中的所有端口(包括它自己的一个端口)。
泛洪只是不包括发送消息的端口。
3、信号不同
泛洪:交换机根据接收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建立地址和交换机端口之间的映射,并将其写入MAC地址表。交换机将数据帧中的目标MAC地址与已建立的MAC地址表进行比较,以确定转发哪个端口。
广播:广播电台广播节目首先通过麦克风将声音转换成音频电信号,然后由高频信号(载波)调制。此时,高频载波信号的某一参数随音频信号而相应地改变,使得要发送的音频信号包含在高频载波信号中,然后对高频信号进行放大。
ARP
地址解析协议,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
ARP工作过程:ARP发送广播请求包,所有收到的官博包的设备首先讲源IP和源MAC的映
不是自己本地IP,丢弃数据包
射关系记录在本地的ARP缓存表中,然后查看请求的IP
以单播的形式回复ARP应答
之后的数据传输中,优先查看本地ARP缓存表,若本地没有缓存记录,在发送ARO广播请求。
ARP缓存表 --- 老化时间180S
ARP的分类:
正向ARP --- ARP –已知IP获取MAC
反向ARP(RARP) --- 已知MAC获取IP
免费ARP --- 1.自我介绍 2.检测地址冲突 检测是否出现欺骗行为
IP分类
A,B,C,D,E
0XXX XXXX --- A 0 – 127(1-126)
10XX XXXX --- B 128-191
110X XXXX ----C 192-223
1110 XXXX ----D 224-239
1111 XXXX ---- E 240-255
A,B,C三类属于单播地址 --- 既可以作为源IP也可以作为目标IP
D类 --- 组播地址 --- 只能作为目标IP
E类 --- 保留
单播 --- 一对一
广播 --- 一对所有(同一个广播域内的所有主机)
组播 --- 一对多(逻辑上划分一个组播组的所有设备 – 组播通信需要提前配置组播环境)
3,主机全1 -- 192.168.1.X255.255.255.0 192.168.1.255---直接广播地址-只能作目标IP
5,0.0.0.0—1,代表没有IP 2,代表任意IP
6,169.254.0.0/16
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
CIDR---无类域间路由 汇总 取相同,去不同 重点练习
OSI
参考模型 (7层)
应用层
表现层
会话层 -- 维持网络应用和网络服务器之间的会话联系。--会话层地址
传输层 -- 端到端传输,端口号,取值范围 0 – 65535,其中1- 1023为知名端口号
网络层
介质访问控制层(MAC)
数据链路层
逻辑链路控制层(LLC)
数据的末尾增加一个数据校验和序列(FCS) --- 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物理层
TCP/IP参考模型
应用层
传输层 四层交换机,工作在四层的路由器
网络层 路由器,三层交换机
数据链路层 网桥,以太网交换机(二层交换机)
物理层 中继器、集线器、还有我们通常说的双绞线也工作在物理层
:
网卡(其实网卡是一半工作在物理层、一半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TCP/IPI对等模型
应用层 --- 数据报文
传输层 --- 段
网络层 --- 包
数据链路层 --- 帧
物理层 --- 比特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