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层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为源端的运输层送来的分组,选择合适的路由和交换节点,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传送给目的端的运输层。具体同上
交换机数据平面:
交换机的基本任务是处理和转发交
换机各不同端口上各种类型的数据,L2/L3/ACL/QOS/组播/安全防护等各种具体的数据处理转发过程,都属于交换机数据平面的任务范畴。
交换机控制平面:
交换机的控制平面用于控制和管理所有网络协议的运行。控制平面提供了数据平面数据处理转发前所必须的各种网络信息和转发查询表项
协议:IP,ICMP,IGMP,ARP,RARP
设计IP的目的是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
IP只为主机提供一种无连接、不可靠的、尽力而为的数据包传输服务
分片时,上图的三位标志符:
例子:
对于1500字节的MTU和20个字节的报头大小,该片段的偏移将是(1500年至1520年)/ 8 = 185。这些倍数倍数0,185,370,555,740,…
它有可能为一包在一个路由器进行分段,并在另一路由器进行分段的片段。例如,考虑4500个字节,没有选项大小和20字节的IP报头大小传输层段。因此IP分组大小为4,520字节。
重组:
用32位二进制来表示,也就是32比特,换算成字节,就是4个字节。
这些位通常被分割为4个部分,每一部分8位二进制,中间使用符号“.”分开,分成4部分的二进制地址,10101100.00010000.00011110.00111000, IP地址经常被写成十进制的形式,于是,上面的IP地址可以表示为“172.16.30.56”。
IP地址决定了数据包最终到达哪一个计算机(终点)
MAC地址:MAC地址决定了该数据包下一跳由哪个设备接收,不一定是终点。(可能是路由节点或终点)
概念:借用现有网段的主机位做子网位,划分出多个子网
IP分类
A类地址:网络地址的最高位是0的地址为A类地址,默认子网掩码为255.0.0.0
B类地址:网络地址的最高位是10的地址为B类地址,默认子网掩码为255.255.0.0
C类地址:网络地址的最高位是110的地址为C类地址,默认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D类地址和E类地址(不要求):网络地址的最高位是1110的地址为D类地址(多用于多播组播)
私网地址:
私网地址访问Internet需要NAT或PAT
将一个网段等分成多个网段,也就是等分成多个子网。
每个子网的最后一个地址都是本子网的广播地址,不能分配给计算机使用,的A子网的63、B子网的127、C子网的191和D子网的255
如果一个子网地址块是原来网段的 N等分,子网掩码就
在原网段的基础上后移n位,不等长子网,子网掩码也不同。
子网掩码中1的个数被称为CIDR值。
例:
/26表示网络部分为前26位,再将主机部分归零得到子网地址,转换为十进制得192.168.0.64
合并网段
类推4个网段合并左移2位,8个网段左移3位…
合并之后,IP地址192.168.0.255/23就可以给计算机使用
判断一个网段到底是子网还是超网,就要看该网段是A类网络、还是B类网络、还是C类网络,默认A类子网掩码/8,B类子网掩码是/16,C类子网掩码是/24,如果该网段的子网掩码比默认子网掩码长,就是子网,如果该网段的子网掩码比默认子网掩码短,则是超网
例:12.3.0.0/16(子网,8<16)
数据路由:路由器在不同网段转发数据包;
网络畅通的条件:数据包能去能回;
从源网络发出时,沿途的每一个路由器必须知道到目标网络下一跳给哪个接口;
从目标网络返回时,沿途的每一个路由器必须知道到源网络下一跳给哪个接口;
Dijkstra算法
Bellman-Ford方程(动态规划)
具体详见Bellman-Ford算法
验证网络是否畅通(ping原理)
功能:
基于基于距离矢量算法
只关心相邻路由器
三要点:
协议步骤:
收到相邻路由器(其地址为 X)的一个 RIP 报文:
OSPF区域分为主干区域和其他下层区域
这样这些区域构成的自治系统就完成系统的网络拓扑图的构建,而再与其他自治系统的交流时,只需要有一个主干路由器作为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就能与其他自治系统交流了
采用链路状态路由算法(Dijkstra算法)
优势(相较RIP):
AS:聚合路由器为一个区域:自 治 系 统,
同一AS内的路由器运行 相同的路由协议(算法),分区域管理
OSPF详解
借助了许多博客资料,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