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思2015-11思考与进化的过程

随思2015-11思考与进化的过程_第1张图片

65

其实,有点人文情怀,再看枯燥的工作,竟也产生了意义,甚至有时候回来看,正是那些人文情怀,让你体验到了工作的意义,人生的意义,所以工作也可以很爽的吧。

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反正在世人看来,哲学家不是天才,就是疯子。

还好,自己不是天才,也不是疯子,也不想做天才或疯子,在平凡无味的生活中,在世象纷杂的人事中,有了点小追求,小超越,小逍遥,只求内心宁静致远,诗意的栖居,有时做一头骆驼,有时当一头狮子,有时做一个高处的雄鹰,其实这样也挺好的啊。

66

偶然间,我站在卫生间的镜子前,里面出现了一个“我”的模样,满脸沧桑,愁云满面,可我看到的就是一个真实的我吗?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经过东施笑颦的阶段,都有自认为自己活得很好追求得很正确,到头来突然某一天,全否定了,这一切只不过是我的幻象而已。

问题是,一个人的思想是和行为匹配的,在某一个思想阶段也只能以某种行为来印证,正所谓,信与不信都是过程中的选择罢了。从这个意义来说,东施笑颦没什么不对,只是我们没有足够的理性从而引发的从众行为而已。这正如一个有趣的故事,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士一样,因为他有可能失去生命的危险去验证他想法的正确性。

67

正是有了第一个这样那样的人,其它的人也只才能有从众的机会,并享受别人冒险之后的成果。

这样说来,东施笑颦也不过是一个学习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但如果一直没有觉醒,没有反思,为什么这样的去生活,那就有点可悲了,也许我是杞人忧天了,也许每个人或早或晚,都会觉醒,当然是越早的觉醒越早的体会到人生的意义,当然也有人一辈子没有觉醒,这样就比较悲哀了,那就正如一句名言所说,我们忙着去死,等死了确发现自己从来没有认真的生活过。

做一头快乐的猪,还是痛苦的人,这还是一个哲学问题,正如庄子所云的,非鱼非我,快乐与痛苦,不是旁观者能评论的,正如在葬礼上,一个人表面上放声大哭做给人看,其实内心无比快乐,个中体味,也只有个体才能体验。

68

做好自己,自己来设置自己的评价标准,就不会受太多外在的影响,该从众时从众,该自我时自我,给自己一个心安理得,自我消解的境界,这样不是挺好吗?

“笑颦”这件事情确实是很正确的,以至于无法反驳,如果不是这样,没有学习过程,人有可能就没法站着走路。回到这个典故的初始状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与追求物质上或精神上的美色,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力给人带来的快感与方便是一样的,都是人的,社会的本性。东施的问题只在于她未能在“笑颦”之前看看自己的面目,正如一句糙话也不在xx面前看看自己一样,更悲剧的是她也未能在“笑颦”之后看看自己的面目,或者说从来没有看看在这个过程中的面目或思考过自己行为带来的效果是否是自己想要的效果,——大多数人,多数的所谓的团队,能做到这件事情的一半,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69

我们只是埋头猛干,确没有搞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干,或者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不这样干也能达到一个好的效果?

于是,丑态总会出现,总是会有的,只是我们不知,不承认,打死也不自认罢了。

有时候事情很简单,只不过是我们的认识欺骗了我们自己。

心理学是一门显学,似乎每个人都明白,那是在某个人点明了一些道理之后,或者是通过实验证明了之后,那我的问题是之前呢,没有人给你说这个,你都能明白?这就是人的小聪明,马后落谁都会。事情没那么简单,不然它也没必要成为一门很高深的学问了。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简单的实验,当把完全一样但左右反转的两张肖像照片给到一个人面前,并暗示他其中有一张做过细微处理时,那个人通常会认为反转过的那张照片里面是真正的自己。这其中的原因,在于人们总是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一个反相,所以主观上会认为照片中照出来的,正面的形相便是假的了。

70

其实,捂住耳朵去听以及举起镜子来看,都不过是举手之劳。前者或者是一生中从没有做过的事,后者可能是一生中天天在做的事,而两者的相同之处只不是是:做与不做,我们都没有了解过“这件事情”本身的意义,也就相当于是屏蔽了自己真正的目的。

所谓,大道至简,就是事情本身是简单的,我们不是不知道,而只是认识没有达到罢了。思想与行为本是脱节的,所以两者之间必须要互相印证,才能直达问题的本质。

可是,我们很多人要么总是陷于行为无有思想,或总是空想而没有切实行为,只如我们通过镜子照自己,时不时的拿出镜子看看自己外在的形相,反反复复几十年,不过是照见了一个反面的自己,却不曾从内心思考为什么要照镜子,需不需要照镜子;所以你的,我们的很多所谓的宏伟事业,却成了一个个反面的样本,如政府的形象工程。

我的朋友,停下你快进的人生吧,慢慢思考一下再前行又何不可?“停下来,思考才是进行的本质,没有思考一个人不可能会有进化”,这是一句人生洞见,求知隽哲,尤其是当你困惑的时候。

71

然而,只如我数十年不断的思考与进化的过程,你知道“停下来”也仅仅只是行为,而不是思想本身吗?

正如我强调的知行合一一样,知行合一只是追求,而知行不一,本才是一个人的常态。

追求嘛,能不能做到,做到多少也得结合自己的生存环境啊,但有当然比没有好了,毕竟人还是需求点追求的。

秋桐夜雨,你我能听,已是幸甚;能有所感,便是美事;能知其美方是智者,知其寒方是醒客。在纷繁复杂的入世之事中,在躁动粗糙困惑而又不安的生活中,我们在大多数时候,忘掉了心里的声音,忘记了自己还能听,忘记了自己是谁,真正想要得到的是什么。

发现本能,思考本能,使用本能,生活竟然可以不一样了,哈哈。自语一下,与众友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思2015-11思考与进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