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美优品陈欧、酷盘顾志诚、力美互动舒义、美图秀秀吴欣鸿、游戏矩阵徐乐、在聊网徐德尘,这六位年轻的 83 后 CEO 已经取得了众所瞩目的一些成绩。他们在创业邦年会分享了自己关于创业的心得想法。
创业公司如何去找钱?
不要光想着先去拿你的一个想法去忽悠,应该还是先把自己的事做好。
获得徐小平天使投资——陈欧:徐小平的钱比较好拿
创业钱怎么来?我的第一笔钱,是靠自己手里的钱,当时做的很辛苦,回国以后第一次创业,是拿的天使的钱,当时找的是新东方的徐小平老师,之前也是见过好多次,在项目之前,他有意了解,所以之前比较轻松,后来 VC 的钱是在你的业绩、流量、产品得到重视以后就容易了。
徐小平老师非常有激情,对年轻人,确实海归派有一些偏好,他会倾向去投,他的想法是喜欢这个项目就投,到最后,你会发现自己把自己忽悠了,他不需要理解,就支持你。所以各位创业者可以尝试找徐老师,他的钱比较好拿。
获得薛蛮子天使投资——顾志诚:要先把产品做好
分两块说,最早 03 年开始做的时候,做暴风影音没有什么成本,所有的收入就是一台电脑加一个网络,还有 58 块钱的上网费。现在大家做一个客户端软件,有人下非常开心,量越大越好,当时我们下载服务器,就不想这样。
第二次,相对来说成熟多了,也比较顺利,我们在 10 年底开始做的时候,刚开始几个合伙人自己出了点钱,有了资金,也拿到了薛蛮子的天使,就在我们还没有产品的时候,做了一个 Dome,我们花了两周的时间就搞了一个版本出来,所以走上了陈欧说的正轨。因为拿了A轮以后,后面的每一轮基本上都比较按部就班。
获得 IDG 投资——舒义:谨慎获得风投
就创业来说,当然现在没有赚钱,融完资就赚不到了钱,以前 90% 多都是自己的股份,那两天做广告赚了钱,10 年来北京就是用的自己的钱,11 年A轮,是 IDG 找到我们,10 年我们做了 4 千万,因为广告这个生意,早期的时候不需要技术含量,就是买卖关系,所以当年我们赚了 800 多万,IDG 投进来的时候,说你需要每年赚几百万,还是要做上市公司?就问我们要多少钱,后来我们估值了,今年我们 7 月份又做了B轮,我们融资还是比较快,两千多万美金。
广告行业,早期不需要多少钱,融了资以后,你肯定要做有技术含量的广告平台公司,所以我们招了 100 多个技术,现在团队有 300 多个人,所以现在不挣钱,但是不代表未来不挣钱。
帮蔡文胜做产品——吴欣鸿:内部创业
我自己就是一个摄影爱好者,我以前学的是油画,美术专业,我也是经历了三次创业,第一次是在 01 年的时候,刚刚高中毕业,靠域名赚了 30 万,帮人家设计网页。第二次也是自己拿一点钱来做的,但是前两次都失败了,后来在蔡文胜大哥的公司里面帮他做产品,美图秀秀,是有一定用户以后才独立成公司的。
当时 07 年的时候探讨,一个是图片,还有一个是压缩软件,我对摄影的爱好,所以我选择了这个方向,还有一个原因,之前我做火星文,07 年有 4 千多万的用户,我们想怎么把这 4 千多万的用户让他到更有潜力的地方,因为火星文是对文字的个性化,而图片的个性化的需求当时没有被满足。
创业老兵——徐乐:在最艰难的时候咬牙坚持下来
我创业比较早,2000 年来到北京,刚开始赚了点小钱,但是梦想没有做成。所以我 04 年回去把书读完了。
我第二个公司,做出来 68 天,拿了一笔 IDG 的风险投资。
第三次是拿了天使投资人的钱。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小插曲,我们做的时候,做了不到半年,几百万就烧光了,然后濒临倒闭,那个时候很痛苦,没有人再雪中送炭了。
我们在最困难的时候,自己咬牙坚持下来了,所以赚了大概五六百万美金,我们就把自己赚钱的经验,因为做一个公司,始终是赚钱的,但是可能没有高估值,或者只是赚钱的生意、买卖,没有太大的未来,我们就把自己这一年多赚了这么多钱的经验,因为我们主要的收入来自于广告,我们就想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好,我们所有的收入都来自于海外,我们看海外的平台做得很一般,我们就做了这样的一件事情,今年上半年把所有的广告主全都谈下来,然后整合到一起。
18 岁创业者——徐德尘:一直在借钱
我们公司注册成本就 10 万块钱,第一笔钱就几十万,之后走了这么长一段时间,我们做了一年,直到上个月,我们刚完成了第一次融资,之前每一次没钱的时候,我们经常没有钱,给工作人员发完工资,然后就没钱交房租了,主要的方式基本上就是借钱,借了真不少,也没那么多。各位以后多多提携。
创业公司如何把核心团队留住?如何挖人?
公司你找了钱以后,人是最关键的,其实钱,中国的热钱还是多,但是人不好找,因为你制定了方向以后,CEO 再怎么使劲,你也不可能天天自己写程序,自己去送货、销售,都不行,这个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企业,包括很多 VC、天使投资人,第一看重的就是团队,人行不行。
陈欧:不建议找最强的人,而是要找最信任的人
创业公司在初期的时候,如果你找一批非常非常强的人,那不太现实,那这意味着公司的权利分化。所以早期最开始找人是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兄弟,自己信得过的人,未必是行业里面能力最强的。
但是逐渐当你公司成长起来的时候,最好的人推动社交,通过各种行业会议,通过自己的朋友关系认识人,而不是通过招来人,但是招来的人培养两三年以后,会成为很好的核心骨干。
如果真的是挖过来的人,其实还是难遇到好的,因为公司核心的业务骨干不是花钱就挖得走的,他需要成就感、安全感,而且获得期权也意味着长久的预期,有的时候遇到一个人需要缘分。
顾志诚:创业之前先积累经验、人脉
其实我自己是不太建议一毕业就去创业,因为我觉得刚毕业的时候,别说吃猪肉了,猪跑都没有看见,那怎么找到合适的团队,推出来,那有很多的不确定,然后再摸着石头过河,这个成功的概率很低。
所以刚开始去一个其他的公司,你就有一点目的性地过去看有什么资源、信息,包括你的人脉,公司内的外的,因为你要进入这个行业。
就我自己来说,我就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认识到一些这个行业里面的牛人,其实大家觉得有一大帮子人以后,有十几个才能做,其实真不是这样,有的时候拉到一个核心的哥们儿,就可以做起来。
我们 2010 年开始做的时候,很苦的,白天的时候,因为我早期基本上都是原来公司的几个人,白天就是面试,晚上才开始开会,做产品的方案之类的,基本上通宵达旦,有一半人都睡在公司。另外一点,后来我们招人,包括去高校招聘,员工推荐。如果有十个学生的话,可能有八个都想去世界 500 强里面,而只有两个和别人的想法可能不一样,他也有可能去
舒义:靠梦想来挖人
我们也在不断地摸索当中,团队怎么样整合的过程当中,我们公司是广告方面,几方面都要抢,销售、运营、技术都要抢,一点都不能缺,销售我们核心的团队,都是五年前搭建起来的,因为前五年不赚钱,大家都在一起,现在赚钱了,都还在一起。后来我们技术的团队都从谷歌挖来的。
因为他们待遇很高的,你肯定不能靠钱,肯定是梦想,肯定是创业了,其实任何的事情都找需求,这个人的需求和你是不是一样。有些 30 岁的左右的年轻人,他们可能在公司里面高不高下不下,他可能也想创业,一般挖过来的都是有梦想的。大多数人都在说,这样的团队比较容易出问题。
几年以前我就跟他们说,我五年以后要做成什么样,那五年过去了,我就跟他们说,你看五年前我就说什么什么,现在你们看,就是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你自己本身说一些不靠谱的人,我估计你再怎么说,别人都不信。特别像我来说,我身边的核心团队都比我大很多岁,五年前我 24 岁,今年 28 岁,在这个时候,大多数接近 30 岁的人,有结婚,有小孩的人愿意跟着你,事实上通过这些事就证明你是靠谱的。
吴欣鸿:瞄准未毕业的大学生来培养
像总监都是在美图这个项目成立之前就加入了的,我们公司能找到经验丰富的高级人才,总监里面有4、5 个是应届毕业的,然后不断地培养,到现在我们逐渐的把应届的大四学生,往下拉,到大三甚至大二,比如说寒暑假拉他们来学习。
我们公司有不少是在大三就加入,这可能是面对一些大公司的人才竞争比较好的一个方法,让它更早地了解这个公司,让他融进去。
徐乐:崇尚精英文化
回到刚才的问题,怎么样招人,早期的话,你会用你的梦想,会找到跟你志同道合的人跟你做事情。
第二个阶段,可能公司做得稍微大了一点点,有了一些小规模,我最关心的一点,一定要找到一个非常非常好的在公司里面管人力资源的负责人。结果是什么,结果就是说,这个事情你想要什么,找到最合适的,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需要找到在这个岗位上能够帮助你实现的。
另外我个人还比较崇尚精英文化,其实像我们去年做游戏公司的时候,一百多个人,很多人做了很多东西,但实际上可能产出不是那么精致,到国外发现一些行业里面,非常知名的公司也就二十来个人,所以后来调整公司,我们现在公司不到五十个人,发现我们的产出比去年还要好,每次都是做得比较好的。还是那句话,一般多数人聚在一起可以做出一些好事情。
徐德尘:团队打造和谐文化
我们公司招人进团队,核心团队,第一原则,一定要能跟大家相处好,如果不能相处好,我们就不可能接受你进入我们团队了,这是第一要素,我们公司的确是有特点的人比较多,说不谦虚一点就是年轻有才,我们不担心你有才,因为我们能够接纳你,肯定是你很聪明,很有才,但是如果能进入团队,最重要的还是大家相互能处的很好,这永远是第一要素。
创业公司如何定位产品?
陈欧:不按规则出牌,提供颠覆性服务
曾经有人说过,你选择的对手是非常重要的,那腾讯也有很多的创意团队,也有事业部,如果你做的不是他的核心团队,你就有时间做出差异化,当你做出成绩来,对方赶超你就来不及了。第二个,不要按照大公司的规则玩他的游戏,但是你可以去颠覆他,比如现在移动互联网开始发展的时候,可以从大而全变成小而精,或者化妆品推荐的方式,包括唯品会,他们的特卖方式,也是对一个传统的商城颠覆。所以对小公司的 CEO 来说,更多的是决策,方向性的选择。
我从不砸广告,因为我是管营销嘛,小公司比较灵活,大公司可能说市场费用是一个市场总监管的,咱们也知道,营销界存在什么像返点、回扣,那它的决策未必是最有效的。但是小公司会做出很多有效的,有传播力的营销方式,因为这是你创始团队、核心团队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包括我们自己的广告,从出炉到打造是花了半年的时间,而这个公司交给大公司的市场总监,那就不是这么做了。
顾志诚:创业公司具备灵活性优势
我了解的像腾讯这类,真正的精英部队有三到五支。你那一块你的公司,因为是一个部门,掉头很慢,部门兼申请人的资源,广告人的资源,包括整个公司对事业部可能会很急,半年一定要看到怎么样怎么样。
看到很多大公司的做法,可能想得更长远一些,而且状态更稳定。所以真正在大公司做的,其实巨头看你的时候,它羡慕灵活性,创业公司可能干 12 小时,你的公司和人家一个部门干 8 个小时,一周干五天差别还是挺大的,再看你的时候,其实更累,打地鼠一样。就像陈欧说的,你可能来不及了。他做的是减法,缺一个都不行,我们是加法,只要有一个人就行了。
吴欣鸿:依附大的平台
小公司和大公司之间,更多的是互补。相对于大公司而言,有很多小团队有它的优势,每一年用户这个群体,以及他们的需求都是在不断的变化,小公司的灵活性可以精准地把握需求。
对于小公司的决策,首先做一些自己擅长,而且让自己和用户都觉得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因为很多创意项目自己觉得很好玩,但是用户没有兴趣。
第二个,尽可能依附于大的平台,微信、微博,比如微博的利用上有的做得很快,很快就有数百万、上千万的用户。还有尽可能做一些不花钱,也能快速爆发的事情,美图到现在基本上没有花过什么的推广的费用。
徐乐:专注于自己要做的事
我更关心的是,这件事情我是否可以做好,捡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大团队也是小团队组织起来的,他可以做很多事情,可是我们专注。我记得我们公司三年前是做社交引擎的,我们转型游戏的时候,做这个企业。自己这件事情能不能做的更好,往往是自己的问题。
徐德尘:走校园渠道,走适合自己的路
我们现在主要的用户就是不光是和大公司合作,严格说,我这是第二次创业,之前我们在北京一直做营销这一块,现在我们只是把资源重新拿起来,我们跟北京许多的中学、大学跟人家合作,做免费的校园的留学或者英语主题的讲座,以直播的形式带到学校里面去,把学生聚集起来看,第一个作为我们线下资源巩固,一个也是我们的推广模式,同时这个东西,虽然是有一些成本,但是的确从我们的角度来讲,当时我们在北京做营销的时候,我们去年刚开始做的时候,我们在北京,说得夸张一些,在全北京你随便挑中学,只要你说得出名,我就带你去。广州、长沙都比较好说,但是北京卡得特别严,这就跟教育的环境有关系。因为我最开始严格说那是我的第二次创业,第一次创业都不算创业,那个时候积累下来了人脉,通过这一块在全北京的各个学校里面去,每个学校里面我有我自己特殊的一条路进去,合法的。
创业者语录:
陈欧:创业是你钟情的一种生活方式。
顾志诚:创业有一点像以短跑的速度在跑长,外观比较光鲜,其实真的很苦。
一个创业公司做上市的成功率,比你出门被车撞的成功率还低。
舒义:如果你只是为了赚钱,还是建议工作,真的不建议去成立公司,成功概率太低了。
吴欣鸿:我觉得兴趣是创业最大的驱动力。
徐乐:我就是不折腾就很无聊的人。这就是自己的一种,创业就是我的工作。
徐德尘:创业越早越好。
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