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现存问题
“系统慢不是问题,只要不崩溃就行”,这可能这是大多数懒癌技术派的想法。但是,如果系统经常抛出一些故障(硬件问题除外,不过如果磁盘经常坏,可能也和性能有关)。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没有使用绑定变量、错误的设置了一些优化器参数、并发过大、缺少索引(最普遍)、统计信息不准确、SQL写法不佳、RAC系统按照单节点设计等等一系列性能问题,导致系统压力过大而出现的状况。但是懒癌晚期们往往宁愿出故障时救火,却不愿意花时间去优化数据库。试想如果系统经过全面优化,负载很小,还会经常出各种问题吗?100%的数据库都是可以优化的,CPU降低,资源争用小,系统就会更加稳定;IO压力降低,SQL执行速度加快,磁盘寿命也会更长。
设计上的问题:单列索引太多,总索引量太多,容易出现索引合并,优化器无法选中最优索引,间接导致大家使用 force index
,又导致了优化器无法自动智能选则执行计划。
使用上的问题:万能查询,多个接口并用,查询所有列,force index 滥用 ,单表数据量过大,SQL写法不规范。
数据库查询慢的探索
SQL语句执行得很慢的原因有哪些?这个问题可以涉及到 MySQL 的很多核心知识,就像要考查计算机网络总问“输入URL回车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一样。
SQL 语句执行的很慢,那是每次执行都很慢呢?还是大多数情况下是正常的,偶尔出现很慢呢?我们得分以下 2
种情况来讨论:
在数据量不变的情况下,这条SQL语句一直以来都执行的很慢。
大多数情况是正常的,只是偶尔会出现很慢的情况。
针对这两种情况,我们来分析下可能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扫描行数太多;
返回行数太多;
额外的操作(排序,分组,计算);
根据SQL 执行慢的程度,我们再分2种情况具体讨论:
这条 SQL 语句一直执行的很慢,有如下原因:
没有用上索引:由于对字段进行运算、函数操作导致无法用索引。
数据库选错了索引。
大多数情况下很正常,偶尔很慢,有如下原因:
数据库在刷新脏页,例如 redo log 写满了需要同步到磁盘。
执行的时候,遇到锁,如表锁、行锁。
我们可以通过开启慢查询日志的方式去定位有问题的SQL ,找到问题的根源。
(1)查看MySQL是否开启慢查询日志:
show variables like 'slow_query_log';
(2)设置没有索引的记录到慢查询日志:
set global log_queries_not_using_indexes=on;
(3)查看超过多长时间的SQL进行记录到慢查询日志:
show variables like 'long_query_time';
(4)开启慢查询日志:
set global slow_query_log=on;
(5)设置超时时间:
set global long_query_time=5;
--超过5s的语句才记录日志
(6)查看慢查询日志的位置 :
show variables like 'slow%';
数据库优化原则
1. 新建表必须设置主键,推荐自增id,无符号bigint类型。
2. 所有字段必须要有注释,表必须要有注释。
3. 所有字段尽量设置为not null 限制,默认值有则给,无则不写,禁止使用默认 NULL,字符类型推荐默认,以最小满足使用为宜。
4. 表必须包含逻辑删除,创建人,创建时间,修改时间,备注 ;
5.顺序固定一致,且一直保持在表的最后。
例如,如下复制:
is_delete TINYINT(1) UNSIGNED NOT NULL DEFAULT 0 COMMENT '是否删除,默认0:有效,1:失效。',
createdby MEDIUMINT(8) UNSIGNED NOT NULL DEFAULT 0 COMMENT '创建人',
created INT(10) UNSIGNED NOT NULL DEFAULT 0 COMMENT '创建时间',
changed_time DATETIME NOT NULL DEFAULT CURRENT_TIMESTAMP ON UPDATE CURRENT_TIMESTAMP COMMENT '更新时间',
remarks VARCHAR(100) NOT NULL DEFAULT '' COMMENT '备注,保留字段'
1.最左前缀匹配原则,where条件的顺序应该尽量与索引列的顺序保持一致。
2.尽量选择区分度高的列作为索引。
3. 新建索引时,常用的范围查询,最好放在索引的最后面。
4.查看索引离散度 show index from his.tb_api_log。
5.索引尽量不在字符类型上使用,不频繁更新的字段上。
6.索引以 idx_字段1_字段2_字段n 命名 字段可简写,顺序不能乱。
连接数
(connection)配置:当发现MySQL有能力处理更多的并发的时候, 建议调大max_connections这个值,相应给服务器带来更高的负载(CPU/IO/内存)。
查询缓存
(query_cache)配置:MySQL的查询缓存用于缓存select查询结果,并在下次接收到同样的查询请求时,不再执行实际查询处理而直接 返回结果,有这样的查询缓存能提高查询的速度,使查询性能得到优化。
临时表缓存
(tmp_table_size)配置:MySQL进行复杂查询或者 做高级GROUP BY操作的时候,系统为了优化查询,生成一些临时表。一般情况下,MySQL会先创建内存临时表,但内存临时表超过配置指定的值后,MySQL会将内存临时表导出到磁盘临时表。
索引缓冲区
(key_buffer_size)配置:是对MyISAM表性能影响最大的一个参数,key_buffer_size指定索引缓冲区的大小,它决定索引处理的速度,尤其是索引读的速度。通过检查状态值Key_read_requests和Key_reads,可以知道key_buffer_size设置是否合理。
硬件层面的优化是最后的手段,主要需考虑CPU、存储、网络等几个方面。
CPU
:CPU并不是越多越好,增加CPU数量并不能提高性能。
存储
:机械磁盘 or SSD(当然是SSD更快),单个大磁盘 or 多个小磁盘组合使用(单个1T的磁盘应该没有2个500G磁盘的组合快,因为磁盘的转速都是固定的,两个磁盘相当于可以并行的读取)。
网络
:一般不是问题,但是在分布式的集群环境中,各个数据库节点之间的网络环境经常会称为系统的瓶颈。另外,如果服务端和数据库分布在不同的城市,一条简单SQL传输的时间可能就要几十毫秒。
数据库优化总结
其实在需求分析阶段就要预估可能的业务量和数据量,这样才能在建表时有针对的进行设计。否则抛开需求谈优化都是耍流氓,就像这个世界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神药一样,也不会有解决一切问题的完美技术。所以数据库的设计必须和需求有关系,因为表结构也得符合需求,一套数据库的设计也是和需求有密切关系。一个需求里面会体现对某个表是侧重读取还是侧重写入,数据设计应尽可能遵循如下原则:
SQL语句尽可能简单,大的SQL想办法拆成小的SQL语句;
事务要简单,整个事务的时间长度不要太长,不同事务更新表的顺序需要一致;
注意非按照索引的update造成大面积锁(应当先查,再按主键更新);
避免使用触发器、函数、存储过程、事件;
降低业务耦合度(避免万能查询,比较严重);
慎用范围查询;
避免在数据库中进数学运算(MySQL不擅长数学运算和逻辑判断);
不要用select *,查询哪几个字段就select 这几个字段;
禁止不同类型字段做比较,避免隐式转换;
like的参数以通配符开头时;
like 尽量使用全文索引(分区表不支持全文索引);
in里面数字的个数建议控制在1000以内;
limit分页注意效率。limit越大,效率越低,可改成延迟关联,这是大数据量单表查询中最有效最常用的优化方法;
避免使大表的join;
对大数据的更新要分批次更新,不要一次更新太多数据(否则可能造成阻塞,锁争抢);
减少与数据库的交互次数(连接池);
注意使用性能分析工具;
注意程序捕获异常,打印日志;
请格式化SQL语句;
多使用explain 查看执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