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第10章 排序

目录

9.1概述

1. 排序方法的稳定和不稳定    

2. 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    

3.  存储结构

4.效率分析

9.2  插入排序

9.2.1 直接插入排序

2. 插入排序的思想

3. 算法概述    

4. 直接插入排序算法

5. 算法分析

9.2.2  其它插入排序

折半插入排序

9.2.3 希尔排序

4. 希尔排序算法

9.3 快速排序 ——交换排序类

9.3.1、起泡排序

9.3.2、快速排序

9.4 选择排序

9.4.1  简单选择排序

9.4.1 堆排序

9.5 归并排序

9.6 基数排序

9.7 内部排序方法的比较



9.1概述

1. 排序方法的稳定和不稳定    

        在排序前后,含相等关键字的记录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称这种排序方法是稳定的;    

        反之,含相等关键字的记录的相对位置有可能改变,则称这种排序方法是不稳定的。

2. 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    

        在排序过程中,只使用计算机的内存存放待排序记录,称这种排序为内部排序。

        排序期间文件的全部记录不能同时存放在计算机的内存中,要借助计算机的外存才能完成排序,称之为“外部排序”。

        内外存之间的数据交换次数是影响外部排序速度的主要因素。

3.  存储结构

#define maxsize 1000//待排顺序表的最大长度
typedef int keytype;//关键字类型为int类型

typedef struct
{
    keytype key;//关键字项
    infotype otherinfo;//    其他数据项
}RcdType;    //记录类型

typedef struct
{
    RcdType r[maxsize+1];//r[0]闲置
    int length;//长度
}SqList;     //顺序表类型

4.效率分析

   (1) 时间复杂度:
        关键字的比较次数和记录移动次数
   (2) 空间复杂度:
         执行算法所需的附加存储空间
   (3)  稳定算法和不稳定算法。
 

9.2  插入排序

9.2.1 直接插入排序

 直接插入排序从什么位置开始?
​    从第二个元素开始。一共进行n-1次。
0号单元不存,哨兵。
直接插入排序第i趟后序列有什么特征?
​     前i+1个记录是有序的。

2. 插入排序的思想

        (1)一个记录是有序的;
        (2)从第二个记录开始,按关键字的大小将每个记录插入到已排好序的序列中;
        (3)一直进行到第n个记录。
 

3. 算法概述    

        (1)将序列中的第1个记录看成是一个有序的子序列;
        (2)从第2个记录起按关键字大小逐个进行插入,直至整个序列变成按关键字有序序列为止;
        整个排序过程需要进行比较、后移记录、插入适当位置。从第二个记录到第n个记录共需n-1趟。
 

4. 直接插入排序算法

#define maxsize 1000//待排顺序表的最大长度
typedef int keytype;//关键字类型为int类型

typedef struct
{
    keytype key;//关键字项
    infotype otherinfo;//    其他数据项
}RcdType;    //记录类型

typedef struct
{
    RcdType r[maxsize+1];//r[0]闲置
    int length;//长度
}SqList;     //顺序表类型

//直接插入排序 
void InsertionSort(SqList &L)
{
	int i,j;
	for(i=2;i<=L.length ;i++)
	{
		if(L.r[i].key 

5. 算法分析

【数据结构】第10章 排序_第1张图片

(1)稳定性

        直接插入排序是 稳定的 排序方法。
(2) 算法效率
        a.时间复杂度
                最好情况:比较 O(n), 移动 O(1);
                最坏情况:比较 O(n 2 ), 移动 O(n 2 );
                平均 O(n 2 )
        b.空间复杂度
                O(1)。哨兵的位置

9.2.2  其它插入排序

折半插入排序

6. 折半插入排序思想
(1) 在直接插入排序进行第 i 个元素时, L.r[1], L.r[2], …, L.r[i-1] 是一个按关键字有序的序列 ;
(2) 可以利用折半查找实现在“ L.r[1], L.r[2], …, L.r[i-1]” 中查找 r[i] 的插入位置 ;
(3) 称这种排序为折半插入排序。
9. 折半插入排序算法分析
(1) 稳定性
折半插入排序是 稳定的 排序方法。
(2) 算法效率
a. 时间复杂度
最好情况 : 比较 O(n), 移动 O(1);
最坏情况 : 比较 O(log2 n!) , 移动 O(n 2 );

平均 O(n 2 )
b. 空间复杂度
O(1)
//折半插入排序
void BiInsertionSort(SqList &L)
{
	int i,j;
	for(i=2;i<=L.length,i++)//从第2到n个元素 
	{
		if(L.r[i].key < L.r[i-1].key )//比较 如果比后面值小 存到哨兵
		{
			L.r[0]=L.r[i];
		}
		// 1..i-1中折半查找位置
		low=1;
		high=i-1;
		while(low<=high)
		{
			mid=(low+high) /2;
			if(L.r[0].key < L.r[mid].key )
			{
				high=mid-1;
			}
			else
			{
				low=mid+1;
			}
		}
		//找到插入位置high
		for(j=i-1;j>=high+1;--j)
		{
			L.r[j+1]=L.r[j];//后移 
		} 
		L.r[j+1]=L.r[0];//插入 
		
	}
 } 

9.2.3 希尔排序

1. 希尔排序的思想
(1) 对待排记录序列先作“宏观”调整, 再作“微观”调整;
(2) 所谓“宏观”调整,指的是,“跳跃 式” 的插入排序。
2. 希尔排序概述
(1) 将记录序列分成若干子序列,分别对每个子序
列进行插入排序。
例如:将 n 个记录分成 d 个子序列:
{R[1], R[1+d], R[1+2d], …, R[1+kd]}
{R[2], R[2+d], R[2+2d], …, R[2+kd]}
……………………………………
{R[d], R[d+d], R[d+2d], …, R[d+kd]}
(2) 其中, d 称为增量,它的值在排序过程中从大
到小逐渐缩小,直至最后一趟排序 减为 1
问题?
在增量为 d 时,希尔排序从什么位置开始?
答:从 d+1 个记录开始。
希尔排序完成增量为 d 的排序后,序列有什 么特征?
答:子序列 L.r[i], L.r[i+d], L.r[i+2d], … , 是有序的, 1 ≤  i ≤   d
问 题 : 设 希 尔 排 序 的 增 量 序 列 为 d1,d2,…,dr, 请问: dr 等于多少?
答:等于 1
问题:当希尔排序的增量为 1 时的排序 过程是什么排序?
答:是直接插入排序。
5. 希尔排序算法分析
(1) 稳定性
希尔排序是 不稳定 的排序方法。
(2) 算法效率
(1) 时间复杂度
平均 O(n 1.3 ) 到平均 O(n 1.5 )
(2) 空间复杂度
O(1)

4. 希尔排序算法

void ShellInsert(SqList &L,int dk)
{
	int i,j;
	//从dk+1开始 
	for(i=dk+1 ; i<=L.length;i++)
	{
//从当前下标向前 与同一小组的数据进行比较,如果前面数据大,就把前面数据赋值给当前位置
		if( LT(L.r[i].key ,L.r[i-dk].key ) )//同一组元素中前一个相比较 
		{
			L.r[0]=R.r[i];//暂存哨兵
			for(j=i-dk; j>0 &&(LT(L.r[0].key,L.r[j].key ) ) ; j-=dk )
			{
				//后移
				L.r[j+dk]=L.r[j]; 
			} 
			//插入位置
			L.r[j+dk]=L.r[0]; 
		}
	}
}

void ShellSort(SqList &L,int delta[],int t)
{
//1.获取数组长度
	int len=L.length;
 //2.获取初始的间隔长度
	int dk=length/2;
//
	while(dk>=1)
	{
		ShellInsert(L,dk);	
		dk=dk/2;
	}
}

9.3 快速排序 ——交换排序类

9.3.1、起泡排序

1. 实例演示
        
        问题:冒泡排序一趟后序列有什么特征?
        总共需要多少趟排序?
        答案:冒泡排序一趟后最大元素沉底,最大
        元素位于它最终的位置上。总共需要n-1趟.
2. 算法思想
        
(1)从第一个记录开始,两两记录比较,若 L.r[i].key>L.r[i+1].key,则将两个记录交换;
(2)第1趟比较结果将序列中关键字最大的记 录放置到最后一个位置,称为“沉底”,而最小
的则上浮一个位置;
(3)n个记录比较n-1遍(趟)
如果某趟后序列没 有变化,就表示已 经排好了。
4. 算法分析
         (1)稳定性
              起泡排序是稳定的排序方法。
          (2)时间是复杂性
              最好情况:比较O(n), 移动O(1)
              最坏情况:比较O(n2), 移动O(n2)
              平均情况:O(n2)
          (3)空间复杂性
               O(1)
【数据结构】第10章 排序_第2张图片

3. 算法
void BubbleSort(SqList &L)
{
	int i,j,noswap;
	SqList temp;
	//int n=L.length;
	for(i=1;i<=n-1;i++)
	{
		noswap=1;
		for(j=1;j<=n-i;j++)
		{
			if(L.r[j].key > L.r[j+1].key )//后面小 交换 
			{
				temp=L.r[j];
				L.r[j]=L.r[j+1];
				L.r[j+1] =temp;
				noswap=0;
			}
		}
		if(noswap==1)break;//如果某趟后序列没有变化,就表示已经排好了。
	}
} 

while

void BubbleSort(Elem R[],int n)
{
	i=n;
	while(i>1)
	{
		lastindex=1;
		for(j=1;j

9.3.2、快速排序

1. 基本思想 分治算法
         任取待排序对象序列中的某个对象v(枢轴,基准,支点),按照该对象的关键字大小,将整个序列划分为左右两个子序列;
        (1)左侧子序列中所有对象的关键字都小于或等于对象v的关键字;
        (2)右侧子序列中所有对象的关键字都大于或等于对象v的关键字;
        (3)对象v则排在这两个子序列中间(也是它最终的位置)。
 
目标: 找一个记录, 以它的关键字作为 “枢轴”
凡其 关键字小于枢轴 的记录均 移动至该记录之前
之,凡 关键字大于枢轴 的记录均 移动至该记录之后
致使 一趟排序 之后,记录的无序序列 R[s..t] 分割成两
部分 R[s..i-1] R[i+1..t]
R[j].key≤ R[i].key ≤ R[j].key
( s≤j≤i-1) 枢轴
(i+1≤j≤t)
问题: 快速排序一趟后序列有什么特征?
答案:存在一个元素,这个元素左边元素的
关键字不大于它的关键字,它右边元素的关
键字不小于它的关键字
4. 算法分析
(1) 稳定性
快速排序是 不稳定 的排序方法。
(2) 时间复杂度
最坏情况:
1,2,3,…,n n,n-1,…2,1
比较 O(n 2 )
时间复杂性最好情况是每次选择的基准把左
右分成相等两部分:
C(n)≤n+2C(n/2)
≤n+2(n/2+2C(n/4))=2n+2 2 C(n/2 2 )
……
≤kn+2 k C(n/2 k )
最后组中只有一个元素: n=2 k ,k=log 2 n,
C(n)≤nlog 2 n+nC(1)
最好情况的时间复杂度为 O(nlog 2 n)
平均时间复杂度也是 O(nlog 2 n)
(3) 空间复杂度
由于快速排序是一个递归过程,需一个栈的附加空
间,栈的平均深度为 O(log 2 n)
假设 一次划分所得枢轴位置 i=k ,则对
n 个记录进行快排所需时间:
其中 T pass ( n ) 为对 n 个记录进行一次划分
所需时间。
若待排序列中记录的关键字是随机分布
的,则 k 1 n 中任意一值的可能性相
【数据结构】第10章 排序_第3张图片

结论 : 快速排序是所有同量级 O nlogn
的排序 方法中,平均性能最好的
【数据结构】第10章 排序_第4张图片

int Partition(SqList &L,int low,int high)
{
	keytype pivotkey;//基准
	L.r[0]=L.r[low];
	pivotkey=L.r[low].key;
	while(low=pivotkey)
		{
			--high;
		}//找到比基准小的key对应的下标high 
		L.r[low]=L.r[high];//原本low的位置用这个值代替 
		while(low
5. 算法改进
若待排记录的初始状态为按关键字有序时,快速排序
将蜕化为起泡排序 ,其时间复杂度为 O(n 2 )
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需在进行一次划分之前,进行 “予处理”, 即:
先对 R(s).key, R(t).key ,进行相互 比较,然后 关键字为 “三者之中” 的记录 为枢轴
录。

9.4 选择排序

9.4.1  简单选择排序

1. 算法思想
        (1)第一次从 n 个关键字中选 择一个最小值 , 确定第一个 ;
        (2)第二次再从剩余元素中选 择一个最小值 , 确定第二个 ;
        (3)共需 n-1 次选择。
2. 实例演示
        问题:简单选择 排序一趟后序列有什么特征?        
        答案: 最小元素排在第一位。
3. 算法概述
设需要排序的表是 R[n+1]:
(1) 第一趟排序是在无序区 R[1] A[n] 中选出关
键字最小的记录,将它与 R[1] 交换,确定最小值 ;
(2) 第二趟排序是在 R[2] r[n] 中选关键字最小
的记录,将它与 R[2] 交换,确定次小值;
(3) i 趟排序是在 R[i] R[n] 中选关键字最小的
记录,将它与 R[i] 交换;
(4) n-1 趟排序。
5. 算法分析
(1) 稳定性
简单选择排序方法是 不稳定 的。
(2) 时间复杂度
比较 O(n 2 ), 移动最好 O(1), 最差 O(n)
(3) 空间复杂度
O(1)
n 个记录进行简单选择排序,所 需进行的 关键字间的比较次数 总计为: 【数据结构】第10章 排序_第5张图片
移动记录的次数 最小值为 0, 最大 值为 3(n-1) //交换两个值需要三次交换 temp=a a=b b=temp
4. 算法
算法概要:
void SelectSort (Elem R[], int n ) 
{
    // 对记录序列R[1..n]作简单选择排序。
    
    for (i=1; i

算法:

void Select(SqList &L)
{
	int i,j,min;//min存储L.r[i...n]中最小值的下标
	for(i=1;i

9.4.1 堆排序

1. 引入
        堆排序属于选择排序:出发点是
                利用选择排序已经发生过的比较,
                记住比较的结果,减少重复“比较” 的次数
2. 堆的定义
【数据结构】第10章 排序_第6张图片

在大根堆中,哪个结点关键字最大?
答:根节点的关键字最大。
左右不论 (二叉排序树则是左小于右)
根节点与最后一个节点交换
问题:利用大根堆排序一趟后序 列有什么特点?
答:最大元素在最后。
3. 堆排序算法思想
堆排序需解决两个问题:
(1) 由一个无序序列建成一个堆。
(2) 在输出堆顶元素之后,调整剩余元
素成为一个新的堆。
4. 堆排序算法概要 ( 采用大根堆 )
(1) 按关键字建立 R[1],R[2],…R[n] 的大根堆 ;
(2) 输出堆顶元素,采用堆顶元素 R [1] 与最后
一个元素 R [n] 交换,最大元素得到正确的
排序位置 ;
(3) 此时前 n-1 个元素不再满足堆的特性,需重
建堆 ;
(4) 循环执行 (2),(3) 两步,到排序完成。
5. 筛选算法实例演示
   (1)先建一个完全二叉树:
(2)从最后一个非终端结点     开始建堆;      
n个结点,最后一个非终端结点的下标是

8. 算法分析
(1) 堆排序是 不稳定 的排序。
(2) 时间复杂度为 O(nlog 2 n)

最坏情况下时间复杂度为 O(nlog 2 n) 的算法。
(3) 空间复杂度为 O(1)
1. 对深度为 k 的堆,“筛选”所需进行的关键字
比较的次数至多为 2(k-1)
2. n 个关键字,建成深度为 h (= log 2 n +1) 的堆,
所需进行的关键字比较的次数至多 4 n
3. 调整“堆顶” n-1 次,总共进行的关键
字比较的次数不超过
2 ( log 2 (n-1) + log 2 (n-2) + …+ log 2 2 ) < 2 n ( log 2 n )
因此, 堆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 O( n log n )
【数据结构】第10章 排序_第7张图片

6. 筛选算法
7. 堆排序算法
void HeapAdjust(HeapType &H,int s,int m)
{//从H中调整下标s的位置  一共M个元素 
	int j;
	RedType rc;
	rc=H.r[s];//将要移动的元素 暂存 
	//暂存堆顶r[s]到rc
	for(j=2*s ; j<=m; j*=2)//2*s是左孩子 
	{
		//如果左孩子<右孩子 
		if(j=H.r[j].key)//如果基准值大于等于j的key 
			break;//纵比,如果…,定位成功
		H.r[s]=H.r[j];//指向当前结点的左孩子 
		s=j;//
		//否则,r[j]上移到s,s变为j, 然后j*=2,进入下一层
	}
	H.r[s]=rc;//插入 
	// 将调整前的堆顶记录rc到位置s中
}

void HeapSort(HeapType &H)
{
	int i;
	RcdType temp;
	for(i=H.length/2 ;i>0;--i)//建堆
	{
		HeapAdjust(H,i,H.length);
	}
	for(i=H.length ;i>1;--i)
	{
		//交换r[1]和r[i]
		temp=H.r[i];
		H.r[i]=H.r[1];
		H.r[1]=temp;
		HeapAdjust(H,1,i-1); //调整,使得1~i-1符合堆的定义
	}
 } 

9.5 归并排序

1. 归并的定义
        归并又叫合并,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序序列合并成一个有序序列。  
2. 归并实例演示
3. 归并算法
4. 归并排序实例
5. 归并排序思想
6. 归并排序核心算法
7. 归并排序算法
8. 算法分析
将两个长度分别为 n m 的递增有序顺序表归
并成一个有序顺序表,其元素最多的比较次
数是
n
m+n
MIN(m,n)
m+n-1
A
问题分析
二路归并排序的思想是:将待排序 的数列分成相等的两个子数列(数量 相差±1),然后,再使用同样的算 法对两个子序列分别进行排序,最 后将两个排好的子序列归并成一个 有序序列。
算法设计与描述 MergeSort( A,p,r ) 算法分析
输入:n个数的无序序列A[p,r] , 1<= p <= r <= n , (1)输入n,计算规模是n
输出:n个数的有序序列A[p,r]

MergeSort (A,p,r)

{
        if( p

        {

                q <- (p+r)/2 ;//中间

                MergeSort (A,p,q); //左侧

                MergeSort(A,q+1,r) ;//右侧

                Merge (A,p,q,r); 

        } 

}

(2)核心操作为 移动盘子

(3)

(4)【数据结构】第10章 排序_第8张图片【数据结构】第10章 排序_第9张图片

 

C
算法设计与描述 Merge( A,p,q,r ) 算法分析
输入:n按递增顺序排好的 A[p...q] 和 A[q+1...r ] (1)输入n,计算规模是n
输出:按照递增顺序排序的A[p,r]

Merge (A,p,q,r)

{

        x <- q-p+1 ,y <- r-q;//x,y分别是两个子数组的元素数

        A[p...q] -> B[1...x] , A[q+1...r] -> C[1...y] //两个新数组
        

        i <- 1 ,j<- 1 ,k <- p 

        while i<=x and j <= y do 

        {

                if ( B[i] <= C[ j ] ) //注意是i 和 j 

                {

                        A[k] <- B[i];//较小数

                        i <- i+1;

                }

                else

               {

                        A[k] <- C[j] ;

                        j <- j+1;

               }

                k=k+1;

        } 

        if(i>x)        C[j...y] -> A[k..r] //如果还要剩余的元素,就不需要比较,直接赋值回去就行

        else         B[i..x] -> A[k...r]

}

(2)核心操作为 移动盘子

(3)根据递推公式,。。。【不全】

 

9.6 基数排序

 

9.7 内部排序方法的比较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结构,排序,android,studio,算法,c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