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决策中避免踩坑?

我们在决策中经常会犯一些错误,但我们是否有尝试总结过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以及如何去避免决策中的错误。

这里我们举两个例子,桌上有一副纸牌,纸牌的一面是数字,另一面是符号,现在我告诉你这几张纸牌在印刷的时候遵循了一个特殊的规则,即如果纸牌的一面是偶数,那么另一面肯定是X。好,我洗一下牌,将4张放到桌子上,朝上一面分别显示:


纸牌一:8


纸牌二:3


纸牌三:(方块)


纸牌四:X


如果我告诉你,翻动两张就可以验证上述规则是否正确,请问你该翻动哪两张呢? 答案是1和3,因为第一张是偶数,只要翻出来不是X,就能证明规则错了,而第三张不是X,那如果翻出来对面不是偶数,规则也错了。

这道题我一开始也选错了一四,其实仔细读读这道题的逻辑就会明白:如果一面是偶数,那么另一面肯定是X。这不代表偶数和X一一对应,而是偶数一定要对应X,而X并不一定要对应偶数,如果是奇数,也有可能是X。

那么类似的第二个道题来了:

如果你的家里有4个儿子,他们都会开车。你作为家长要给孩子们制定一些规则,其中一条是,如果谁开了家里的汽车,那么用完后必须把油加满。接着你决定外出度假一周,并让你的朋友帮你留意一下。

等到度假归来时,你想知道孩子们是否遵守了家庭规则,你的朋友说,他给每个孩子制作了一张纸牌,纸牌的一面标注着孩子们是否用了车,而另一面标注了是否加满了油。她把纸牌放到餐桌上,朝上的一面显示如下:

小A:开过车

小B:没开过车

小C:没加过油

小D:加过油

同样的,你可以选择翻开最少的纸牌,看看是否哪个孩子违反过规则。

这题是不是简单多了?是的,第一题回答出来的,不到25%,而第二题则超过75%,对小B来说,没开过车,就不会破坏规则,而对小D来说,加过油,不管开没开车都不会破坏规则。

这两道题的逻辑其实是一模一样的,但人们都觉得题目一的难度更大,因为题一更抽象,离我们的生活更远,而题二离我们的生活更近。

要解决第一个问题,显然要稍微有一些逻辑能力,而要解决第二个问题则不然,即便是逻辑能力并不强的人,也能够通过大脑构建场景来选出答案。

所以说,如果你要做一项抽象的决策,一个好方法是可以把你的实际情况或近似的实际情况去代入,通常就能够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在决策中避免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