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终于读完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也看了电影版的《一枝梨花压海棠》但总得来说不管是书还是电影在篇幅和时间上来说都不算短。
小说主人公亨伯特具有一定的自传性,而这一方面主要表现在他们都在早年失去了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最珍贵的东西。亨伯特失去了最心爱的恋人,而作者纳博科夫失去了养育他的故乡。而且这种损失都给他们造成了永远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和无法克服的精神障碍。二者的流亡都体现了地域和精神的双重性,由欧洲到美国,无家无根,思维和意识也处于美国文化的边缘状态。纳博科夫对自己流亡身份的印记、对故乡“根”的眷恋体现为对语言的执拗;亨伯特对昔日恋人的投射——性感少女的苦苦追寻与痴狂迷恋及其最终的受挫,导致他精神分裂,流亡一直存在他的潜意识当中。
小说讲述了,一位法国移民美国的男子亨•亨伯特,在少年时期与14岁少女安娜贝尔发生了一段情感,可是后来安娜贝尔因伤寒而亡,而这些经历,也让亨伯特,恋童的特殊癖好。亨伯特最先被一名富有的寡妇抛弃,后来又迷恋上女房东CharlotteHaze的12岁女儿洛丽塔(Lolita),称呼她为小妖精(在他眼里指10到14岁的女孩儿)。
由于儿时的阴影,亨伯特对洛丽塔无法自拔,为了亲近这名早熟、热情的小女孩,亨伯特娶女房东为妻,成为洛丽塔的继父。小说中的女孩原名桃乐莉·海兹(Dolores Haze),西班牙文发音的小名为洛丽塔(Lolita)或洛(Lo),因此作为书名。
后来女房东发现了亨伯特的日记,知道了他对女儿的企图和对自己的不忠,十分生气。于是,对亨伯特写下了三封信(后背亨伯特撕毁)可在寄信的途中,被车子撞死了。之后,他将洛丽塔从夏令营中接了回来,并对她告知她的母亲已经去世的消息。在伤心之余,萝莉塔和亨伯特开启了美国旅游。至此,她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接受了和亨伯特在一起的生活。洛丽塔长大后,开始讨厌继父,她意识到“即使是最可悲的家庭生活也比这种乱伦状况好”。于是她开始跟年纪相当的男孩子交往,并借着一次旅行的机会脱离继父的掌握,一开始亨伯特疯狂的寻找,但是最终还是放弃了。
三年过去了,亨伯特还是日日思想着萝莉塔。一日,亨伯特收到洛丽塔的来信,信上说她已经结婚,并怀孕了,需要继父的金钱援助。亨伯特给了她400美元现金和3600美元的支票还有把屋子卖了买家先付的10000美元跟房子的契约。他要求洛丽塔说出当时拐走她的人,洛丽塔告诉他那人正是奎迪(Quilty)( 作品中被女主角认为是东方天才哲学家),其为学校演出的剧作家,并告诉他,她和奎迪出走后,因为拒绝了奎迪要她和其他男孩子拍摄色情影片的要求,而被奎迪赶了出来。亨伯特请求洛丽塔离开她的丈夫和他走,但是她拒绝了这个要求,亨伯特伤心欲绝。他追踪并枪杀了奎迪。最终, 亨伯特因血栓病死于狱中,而17岁的洛丽塔则因难产死于1950年
作品思想
欲望悲剧
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它的悲剧性不是因为得到和失去,也不是因为忠诚和背叛:更不是因为它是一个涉及生活伦理的家毁人亡的故事和一个关于刑事法律的情杀案件。它的悲剧深渊乃是源于——“欲望”。在所有涉及色情的语言之下,是作者关于“欲望”主题的严肃叙事。纳博科夫在“谈《洛丽塔》”一文中,曾指出了欧洲文学史上的一个常见现象,作为表象的“淫秽”存在于严肃文学之中的事实:“千真万确,在古老的欧洲,一直到18世纪,蓄意淫秽与喜剧片断、辛辣讽刺与异想天开的杰出诗人的作品,神韵常常一致。”但他仔细分辨了色情作者在下流小说和严肃创作之间的差异,指出“色情”这个词意味着平庸、营利主义,以及故事叙述手法的一些条条框框。淫秽必须与陈腐相结合,因为每一种审美快感,都不得不完全被一些简单的性刺激所取代”,而《洛丽塔》“使用的是写作技巧”,追求的是“艺术的独创性”。因此,我们不妨认为,在“色情”这个能指符号之下,包藏着作者探索人类欲望问题的意志和野心。
在人类探索“我是谁”的永恒追问中,欲望是一个不断被提及的问题。从《圣经》时代开始,“原欲”和“原罪”就被并置在一起。在《圣经》故事的“失乐园”事件中,从欲望通向罪感是由“智慧”一手导演的,羞愧而非内心觉悟构成了赎罪之路。而在现代的《洛丽塔》中,悲剧是由面对欲望所采取的一系列愚蠢举措所导致的。然而与“失乐园”不同的是,《洛丽塔》的赎罪之路不是由于羞愧,而是由于智慧所产生的内心自省,这是《洛丽塔》的意义所在。
愚蠢,是写在《洛丽塔》故事“背面”的一个词。亨伯特对性感少女洛丽塔的欲望追逐,从一开始就深陷在一系列自以为聪明、而实际上是愚蠢的行动之中。因为一旦点燃情欲之火,亨伯特被烧得糊里糊涂,从而变得胆大妄为。为了接近洛丽塔,他与洛丽塔的母亲黑兹夫人结婚,愚蠢地挑战正常的家庭伦理秩序,希望在道德世界的婶隙之中,实施自己的情欲计划。在黑兹夫人因车祸死去之后(实际上是被亨伯特与洛丽塔两人之间的秘密情色所气死),亨伯特带着洛丽塔像罪犯一样,遮遮掩掩地宿栖在美国简陋的汽车旅馆。欲望实现了,愚蠢却在升级,因为洛丽塔的现实肉身使亨伯特失去了真实感和判断力。面对洛丽塔,他已经退化成一只野兽:“我爱你,我是一只五足动物,可我爱你。你可鄙、粗鲁,坏透了,可我爱你,我爱你!”为了留住这个梦想中的欲念,为了“诱惑,永恒的折磨,痒痒的难熬,疯狂的希望”,失去理智的亨伯特把他与洛丽塔的关系降低到膘客与妓女的位置,2.5美元进行的一次性交易成了亨伯特的生活目标。所以当奎尔蒂诱拐了洛丽塔,绝望的亨伯特杀死了奎尔蒂,自己也死在狱中。这就不止是欲望的破产,也是喻指迷失于欲望所导致的愚蠢而催生的毁灭悲剧。
在杀死奎尔蒂之前,奎尔蒂惊惶失措的愚蠢狡辩形象,事实上正是亨伯特内心那一面镜子中的真实自我。亨伯特杀死“自己”,既象征着清算欲望,也象征着悔悟和救赎。从这个角度看,《洛丽塔》并不缺少道德批判,只是这种道德批判不是站在世俗人的伦理立场对日常生活的乱伦、失德做出的评价,而是以一个文学家的道德意识,在哲学的高度上对人的生存困境做出的描画。 [4]
作为一部举世公认的奇书,《洛丽塔》借用情色小说的外壳,成功地抵达了人类心灵深处核心地段,描画着人与世界相遇时的投入、冲突和失败,其中蕴涵的悲剧感,正反映了一个严肃作家的良心。因此,与其说《洛丽塔》是一部批判之书,毋宁说它是一部怜悯之书。通过迷离幻美的文字,纳博科夫用幻想般、魔术般的情节编织出的生活真相,除了在对美的沉迷之外,还促使人们进一步地对人类的生存困境做长久的思考。
和纳博科夫笔下的许多人物一样,亨伯特是一个化了装的极端个人主义的艺术家。他禀然敏感,想象力丰富,但近于偏执。他在小说中曾引用一位诗人的话说,“人性中的道德感是一种义务,而我们则必须赋予灵魂以美感。”当然,在《洛丽塔》中,这种所谓的“美感”既有艺术华丽的诗意,也充满了情欲堕落者阴恶的罪恶感。
现实批判
在《洛》中,纳傅科夫对美国的批评讽刺是不遗余力的,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尽管小说聚焦于一段故意设置的、怪癖式的、远离人间烟火的个人经历,其着意寻求的仍是对这种经历的抽象、概活或“典型化”。当然,这种“典型化”的展现借助的并非是抽象的研究。其根须深探地扎入亨伯特与美国当代社会的关系之中。
揭露得最为彻底的莫过于新兴的、蓬勃发展的汽车旅馆业中的喧闹、肮脏和粗俗。汽车旅馆一般建在公路旁,为自驾汽车的旅客提供食宿。附设有车库、车棚或停车场。这种新型服务业的兴起是与汽车工业的发展分不开的。汽车工业在20世纪绝大部分时间内占据着美国经济中最重要的地位。随着汽车的不断增加,它给社会生话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影响。除了更多的生活便利以外,它也使交通日益拥挤,造成更多的环境污染,交通事故结人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不仅如此,汽车设计、装备等也变得更加豪华。成为车主们较量财富、地位的地方,其庸俗、浮华的心理昭然若揭。此外,“汽车一举扫荡了闭塞的小镇社会原有的众多规则。……密封的小轿车成为中产阶级的私室,成了冒险的年轻人放纵情欲、打破旧禁的地方。”这一切,纳博科夫是亲身经历和亲眼目睹的。因此,他选取汽车服务业作为自己的对象,对汽车旅馆这面镜子揭示社会生活的粗俗面很有典型意义。纳博科夫集中笔墨于汽车旅馆的另一层原因是,汽车旅馆是他迁居美国后最熟悉的地方之一。
第二个受到纳博科夫讥讽嘲弄的是美国人曾经引以为豪的实用主义教育方式。上世纪20年代以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美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很大反响。在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命题指导下,当时许多机构利用学校假期大量开办各种活动营地。像夏洛特·黑兹夫人一样的学生家长相信,夏季宿营是健康的,“夏令营会教多治雷斯·黑兹(洛丽塔)在很多方面长进——健康、知识、修养。尤其是对别人负责方面。”但事实怎样呢?营地根本不像宣传广告历说的那样。既不幽静整治,也不卫生,食物也平谈无味。与他人一起做个蛋糕则可以发展“健全的个性”,围坐火塘边在星星下唱歌则可把“快乐的灵魂融入集体的声音中”,洗盘子,做幻灯,捕捉蛾子或蝴蝶算是活动内容丰富。女孩子的座右铭是“我是雄性动物的朋友。”在营地,孩子们被允许充分发展个性,于是洛丽塔喜欢“游泳和划船”,孰料那不过是她和另外一男一女为了躲开别人到树林后面交欢而耍的花招。
艺术特色
《洛丽塔》复杂的结构主要体现在其结构的自我影射性,主要通过暗指、巧合、戏中戏等手段来实现。
暗指
亨伯特在他的自白中运用了暗指技巧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以博得大家的同情。在这部小说的第一章中,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亨伯特在他的自白中通过把自己与洛丽塔的恋情比作埃德加·爱伦·坡与阿娜贝尔·李的爱情故事,从而把自己比作是像但丁、彼特拉克等这些文学巨匠中的一员,使读者相信他的爱情故事的确是有可能发生的。同时亨伯持也暗指自己的事例正是弗洛伊德理论的体现。亨伯特的恋女童癖主要是由于其童年时与小阿娜贝尔一次失败的恋爱经历造成的.他对小阿娜贝尔的爱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所改变,在他的潜意识中,这种恋女童癖一直缠绕着他。直到他发现了洛丽塔,他的这种本我的欲望才得到满足。可是,亨伯特明确地知道他的这种行为与现实、外部世界相抵触,所以他要找到一种能够调解他的恋女童癖和现实之间矛盾的方法,最终他选择了驾车横跨美国之旅。同时,他对别人编造谎言称,他在13年前同夏洛蒂有过一次性行为,以此让别人相信洛丽塔是他的亲生女儿。通过这些手段,亨伯特的自我找到了平衡本我与现实的手段,这样他的自我也顺应了超我的行为准则,使其良心得以暂时的安宁。
巧合
一系列的巧合使得亨伯待所讲述的故事得以继续下去,巧妙地构成了故事的情节。在亨伯特每每为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而苦恼时,命运之神都会对他伸出援助之手,同时每经历—次挫折后,命运都好像实现了他最为狂野的梦想。因为一场突发的大火使亨伯特阴差阳错地成了夏洛蒂·黑兹家的房客,因此他才有机会能与洛丽塔相遇。洛丽塔的母亲夏洛蒂本应在亨伯特来时已经去城里找工作了,可就在亨伯特到达的当天,照顾亨伯特和洛丽塔的费伦小姐扭伤了臀部,而正因为她的扭伤、离开,使得夏洛蒂无法去城里,这样亨伯特才有机会与夏格蒂结婚并接近洛丽塔。夏洛蒂把洛丽塔送去参加为期三个星期的夏令营,亨伯特在为能够以什么样的理由去看洛丽塔而烦恼、黔驴技穷的时候,他收到了夏洛蒂的一封信,夏洛蒂在信中表达了她时亨伯特的爱慕之情。亨伯特利用夏洛蒂对他的爱慕之情,答应与她结婚,这样亨伯特就能够名正言顺地去探望洛丽塔,而且也可以永久地和洛丽塔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可是好景不长,夏洛蒂发现了他的日记,知道了亨伯特与她结婚的真实目的,也知道了他对洛丽塔的喜欢和感情。就在他不得不离开夏洛蒂家,不得不永远地离开洛丽塔,一切即将结束时,他收到了亨伯特太太被车轧死的电话。夏洛蒂是在穿过马路去投揭露亨伯特阴谋的那三封信的时候被撞死的。夏洛蒂的死使得整个故事得以继续下去,亨伯特成为了洛丽塔的合法监护人,可以名正百顺地、自由地占有她、和她在—起,导致后来所发生的一切。 [7]
除了一系列的巧合之外,在亨伯特的自白中他还使用了戏中戏的手法。亨伯特的整个经历可以总结为:寻找猎物,抓任猎物,享受猎物,丢失猎物。小说中有一个人物莫尔蒂,他在亨伯特和洛丽塔在横穿全国的汽车旅途的过程中,写了一部戏剧《被诱惑的猎人》,该剧实质上是对整个小说发展的一个影射。该剧的剧情是一个农家女儿遇见了一位诗人,这位诗人坚持说这个农家女儿及该剧中的其他人物都是他的创造。在亨伯持的自白中,他本人可以说是一个诗人,不仅一次次地把洛丽塔诗化。
叙事
第一人称饱含情感的叙事给人以独特的感受。小说的正文完全是以亨伯特第一人称的视角来写,便于情感的抒发,能使读者感受到他整个心灵和情怀的颤动,同时读者对事物的判断也难免被他的言辞所左右。亨伯特站在现实的状态来回亿过去,采用的是“经验自我”的视角,以他今天的感觉来写过去,回忆的内容按过去的时间顺序隔断叙述。在叙述中,有时亨伯持历讲述故事的时间与当时向陪审团交待的时间混杂在一起。亨伯特第一人称视角的运用和其第一人称叙事者的双重性使小说在
故事时间和现实时间中来回穿梭,现实的叙述比对过去的叙述更富有感情,纳傅科夫成功地保持了微妙的叙事平衡,亨伯特也成功地实现了其自我辩护的叙事动机。
如果说开始他给读者的印象是个色迷——眼睛总是色迷迷地盯着女孩子,那么到最后,他的情感则显得非常真诚感人,真正达到了爱情的境界。
之所以说这部作品有很强的自创型的,是因为在作者眼里美国就是萝莉塔,当他起先来到这个充满过活力的国度她觉得一切都是美好的,就像亨伯特看待萝莉塔,他陷入一种无以言表的爱而无法自拔。可是随着时间发展,少女的艳华早已老去,美国也就变得死气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