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面试秘籍
本文引用自掘进用户[A Loity]
2019年前端面试秘籍
一、html和css部分
1、如何理解CSS的盒子模型?
标准盒子模型:宽度=内容的宽度(content)+ border + padding + margin
低版本IE盒子模型:宽度=内容宽度(content+border+padding)+ margin
2、BFC?
* 什么是 BFC
BFC(Block Formatting Context)格式化上下文,是 Web 页面中盒模型布局的 CSS 渲染模式,指一个独立的渲染区域或者说是一个隔离的独立容器。
* 形成 BFC 的条件
* 浮动元素,float 除 none 以外的值
* 定位元素,position(absolute,fixed)
* display 为以下其中之一的值 inline-block,table-cell,table-caption
* overflow 除了 visible 以外的值(hidden,auto,scroll)
* BFC 的特性
* 内部的 Box 会在垂直方向上一个接一个的放置。
* 垂直方向上的距离由 margin 决定
* bfc 的区域不会与 float 的元素区域重叠。
* 计算 bfc 的高度时,浮动元素也参与计算
* bfc 就是页面上的一个独立容器,容器里面的子元素不会影响外面元素。
3、如何清除浮动?
不清楚浮动会发生高度塌陷:浮动元素父元素高度自适应(父元素不写高度时,子元素写了浮动后,父元素会发生高度塌陷)
* clear清除浮动(添加空div法)在浮动元素下方添加空div,并给该元素写css样式: {clear:both;height:0;overflow:hidden;}
* 给浮动元素父级设置高度
* 父级同时浮动(需要给父级同级元素添加浮动)
* 父级设置成inline-block,其margin: 0 auto居中方式失效
* 给父级添加overflow:hidden 清除浮动方法
* 万能清除法 after伪类 清浮动(现在主流方法,推荐使用)
.float_div:after{
content:".";
clear:both;
display:block;
height:0;
overflow:hidden;
visibility:hidden;
}
.float_div{
zoom:1
}
4、用纯CSS创建一个三角形的原理是什么?
span {
width: 0;
height: 0;
border-top: 40px solid transparent;
border-left: 40px solid transparent;
border-right: 40px solid transparent;
border-bottom: 40px solid #ff0000;
}
5、css3实现0.5px的细线?
/* css */
.line {
position: relative;
}
.line:after {
content: "";
position: absolute;
left: 0;
top: 0;
width: 100%;
height: 1px;
background-color: #000000;
-webkit-transform: scaleY(.5);
transform: scaleY(.5);
}
/* html */
6、css实现三栏布局
- 左右固定,中间自适应。
- 1.flex布局
Document
- 2.绝对定位方式
Document
- 3.浮动方式
Document
7、让一个div垂直居中
- 1.宽度和高度已知的
Document
2.宽度和高度未知
Document
flex布局
Document
JS
1、闭包
- 闭包概念
能够读取其他函数内部变量的函数。
或简单理解为定义在一个函数内部的函数,内部函数持有外部函数内变量的引用。
- 闭包用途
1、由于闭包会使得函数中的变量都被保存在内存中,内存消耗很大,所以不能滥用闭包,否则会造成网页的性能问题,在IE中可能导致内存泄露。解决方法是,在退出函数之前,将不使用的局部变量全部删除。
2、闭包会在父函数外部,改变父函数内部变量的值。所以,如果你把父函数当作对象(object)使用,把闭包当作它的公用方法(Public Method),把内部变量当作它的私有属性(private value),这时一定要小心,不要随便改变父函数内部变量的值。
- 闭包应用场景 闭包应用场景之setTimeout
- 闭包应用场景之回调
2、js中函数执行
- 在 ES5.1 里面函数是这样执行的(不讨论use strict和一些特殊情况,JS好复杂的),按如下顺序执行:
1. 确定“this”的值 (确切的来说,this在JS里面不是一个变量名而是一个关键字)
2. 创建一个新的作用域
3. 处理形参/实参(没有定义过才声明,无论如何都重新赋值,没有对应实参则赋值为"undefined"):
对于每一个传入的实参,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执行:如果对应的形参在本作用域中还没有定义,则在本作用域中声明形参,并赋值。如果已经定义过了,则重新给其赋值。(没有对应实参则赋值为"undefined")(没有定义:就是“没有声明”的意思)
4. 处理函数定义(没有定义过才声明,无论如何都重新赋值):
对该函数中所有的定义的函数,按照代码写的顺序依次执行:如果这个变量名在本作用域中还没有定义,则在本作用域中声明这个函数名,并且赋值为对应的函数,如果定义了这个变量,在可写的情况下重新给这个变量赋值为这个函数,否则抛出异常。
5. 处理 "arguments"(没有定义过才声明和赋值):
如果在本作用域中没有定义 arguments,则在本作用域中声明arguments并给其赋值。
6. 处理变量声明(没有定义过才声明,不赋值):
对于所有变量声明,按照代码写的顺序依次执行:如果在本作用域中没有定义这个变量,则在本作用域中声明这个变量,赋值为undefined
7. 然后执行函数代码。(当然是去变量定义里面的 var 执行)
3、new一个对象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嘛
1. 创建空对象;
var obj = {};
2. 设置新对象的constructor属性为构造函数的名称,设置新对象的__proto__属性 指向构造函数的prototype对象;
obj.__proto__ = ClassA.prototype;
3. 使用新对象调用函数,函数中的this被指向新实例对象:
ClassA.call(obj);//{}.构造函数();
4. 将初始化完毕的新对象地址,保存到等号左边的变量中
4、宏任务跟微任务
- macro-task(宏任务):包括整体代码script,setTimeout,setInterval
- micro-task(微任务):Promise,process.nextTick
这一次彻底弄懂javascript的机制
5、防抖和节流
综合应用场景
-
防抖(debounce):就是指触发事件后在 n 秒内函数只能执行一次,如果在 n 秒内又触发了事件,则会重新计算函数执行时间。
- search搜索联想,用户在不断输入值时,用防抖来节约请求资源。
- window触发resize的时候,不断的调整浏览器窗口大小会不断的触发这个事件,用防抖来让其只触发一次
-
节流(throttle):就是指连续触发事件但是在 n 秒中只执行一次函数。节流会稀释函数的执行频率。
- 鼠标不断点击触发,mousedown(单位时间内只触发一次)
- 监听滚动事件,比如是否滑到底部自动加载更多,用throttle来判断
所谓防抖,就是指触发事件后在 n 秒内函数只能执行一次,如果在 n 秒内又触发了事件,则会重新计算函数执行时间。
防抖函数分为非立即执行版和立即执行版。
非立即执行版的意思是触发事件后函数不会立即执行,而是在 n 秒后执行,如果在 n 秒内又触发了事件,则会重新计算函数执行时间。
立即执行版的意思是触发事件后函数会立即执行,然后 n 秒内不触发事件才能继续执行函数的效果。
/**
* @desc 函数防抖
* @param func 函数
* @param wait 延迟执行毫秒数
* @param immediate true 表立即执行,false 表非立即执行
*/
function debounce(func,wait,immediate) {
let timeout;
return function () {
let context = this;
let args = arguments;
if (timeout) clearTimeout(timeout);
if (immediate) {
var callNow = !timeout;
timeout = setTimeout(() => {
timeout = null;
}, wait)
if (callNow) func.apply(context, args)
}
else {
timeout = setTimeout(function(){
func.apply(context, args)
}, wait);
}
}
}
所谓节流,就是指连续触发事件但是在 n 秒中只执行一次函数。 节流会稀释函数的执行频率。
对于节流,一般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分别是时间戳版和定时器版。
- 时间戳版的函数触发是在时间段内开始的时候
- 定时器版的函数触发是在时间段内结束的时候。
/**
* @desc 函数节流
* @param func 函数
* @param wait 延迟执行毫秒数
* @param type 1 表时间戳版,2 表定时器版
*/
function throttle(func, wait ,type) {
if(type===1){
let previous = 0;
}else if(type===2){
let timeout;
}
return function() {
let context = this;
let args = arguments;
if(type===1){
let now = Date.now();
if (now - previous > wait) {
func.apply(context, args);
previous = now;
}
}else if(type===2){
if (!timeout) {
timeout = setTimeout(() => {
timeout = null;
func.apply(context, args)
}, wait)
}
}
}
}
6、数组的常用方法
改变原数组的方法
- splice() 添加/删除数组元素
语法:arrayObject.splice(index,howmany,item1,.....,itemX)
参数:
1.index:必需。整数,规定添加/删除项目的位置,使用负数可从数组结尾处规定位置。
2.howmany:可选。要删除的项目数量。如果设置为 0,则不会删除项目。
3.item1, ..., itemX: 可选。向数组添加的新项目。
返回值: 如果有元素被删除,返回包含被删除项目的新数组。
- sort() 数组排序
语法:arrayObject.sort(sortby)
参数:
1.sortby 可选。规定排序顺序。必须是函数。。
返回值: 返回包排序后的新数组。
- pop() 删除一个数组中的最后的一个元素
语法:arrayObject.pop()
参数:无
返回值: 返回被删除的元素。
- shift() 删除数组的第一个元素
语法:arrayObject.shift()
参数:无
返回值: 返回被删除的元素。
- push() 向数组的末尾添加元素
语法:arrayObject.push(newelement1,newelement2,....,newelementX)
参数:
1.newelement1 必需。要添加到数组的第一个元素。
2.newelement2 可选。要添加到数组的第二个元素。
3.newelementX 可选。可添加若干个元素。
返回值: 返回被删除的元素。
- unshift() 向数组的开头添加一个或更多元素
语法:arrayObject.unshift(newelement1,newelement2,....,newelementX)
参数:
1.newelement1 必需。要添加到数组的第一个元素。
2.newelement2 可选。要添加到数组的第二个元素。
3.newelementX 可选。可添加若干个元素。
返回值: arrayObject 的新长度。。
- reverse() 颠倒数组中元素的顺序
语法:arrayObject.reverse()
参数:无
返回值: 颠倒后的新数组。
- copyWithin() 指定位置的成员复制到其他位置
语法: array.copyWithin(target, start = 0, end = this.length)
参数:
1.target(必需):从该位置开始替换数据。如果为负值,表示倒数。
2.start(可选):从该位置开始读取数据,默认为 0。如果为负值,表示倒数。
3.end(可选):到该位置前停止读取数据,默认等于数组长度。如果为负值,表示倒数。
返回值: 返回当前数组。
- fill() 填充数组
语法: array.fill(value, start, end)
参数:
1.value 必需。填充的值。
2.start 可选。开始填充位置。
3.end 可选。停止填充位置 (默认为 array.length)
返回值: 返回当前数组。
不改变原数组的方法
- slice() 浅拷贝数组的元素
语法: array.slice(begin, end);
参数:
1.begin(可选): 索引数值,接受负值,从该索引处开始提取原数组中的元素,默认值为0。
2.end(可选):索引数值(不包括),接受负值,在该索引处前结束提取原数组元素,默认值为数组末尾(包括最后一个元素)。
返回值: 返回一个从开始到结束(不包括结束)选择的数组的一部分浅拷贝到一个新数组对象,且原数组不会被修改。
- join() 数组转字符串
语法:array.join(str)
参数:
1.str(可选): 指定要使用的分隔符,默认使用逗号作为分隔符。
返回值: 返回生成的字符串。
- concat() 合并两个或多个数组
语法: var newArr =oldArray.concat(arrayX,arrayX,......,arrayX)
参数:
1.arrayX(必须):该参数可以是具体的值,也可以是数组对象。可以是任意多个。
返回值: 返回返回合并后的新数组。
- indexOf() 查找数组是否存在某个元素
语法:array.indexOf(searchElement,fromIndex)
参数:
1.searchElement(必须):被查找的元素
2.fromIndex(可选):开始查找的位置(不能大于等于数组的长度,返回-1),接受负值,默认值为0。
返回值: 返回下标
- lastIndexOf() 查找指定元素在数组中的最后一个位置
语法:arr.lastIndexOf(searchElement,fromIndex)
参数:
1.searchElement(必须): 被查找的元素
2.fromIndex(可选): 逆向查找开始位置,默认值数组的长度-1,即查找整个数组。
返回值: 方法返回指定元素,在数组中的最后一个的索引,如果不存在则返回 -1。(从数组后面往前查找)
- includes() 查找数组是否包含某个元素
语法: array.includes(searchElement,fromIndex=0)
参数:
1.searchElement(必须):被查找的元素
2.fromIndex(可选):默认值为0,参数表示搜索的起始位置,接受负值。正值超过数组长度,数组不会被搜索,返回false。负值绝对值超过长数组度,重置从0开始搜索。
返回值: 返回布尔
7、立即执行函数
- 声明一个匿名函数,马上调用这个匿名函数。目的是保护内部变量不受污染。
(function(n1, n2) {
console.log("这是匿名函数的自执行的第一种写法,结果为:" + (n1 + n2))
})(10, 100);
(function start(n1, n2) {
console.log("这是函数声明方式的自执行的第一种写法,结果为:" + (n1 + n2))
})(10, 100);
(function(n1, n2) {
console.log("这是匿名函数的自执行的第二种写法,结果为:" + (n1 + n2))
}(10, 100));
(function start(n1, n2) {
console.log("这是函数声明方式的自执行的第二种写法,结果为:" + (n1 + n2))
}(10, 100));
8、js原型和原型链
每个对象都会在其内部初始化一个属性,就是prototype(原型),当我们访问一个对象的属性时,如果这个对象内部不存在这个属性,那么他就会去prototype里找这个属性,这个prototype又会有自己的prototype,于是就这样一直找下去,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原型链的概念。
关系:instance.constructor.prototype = instance.proto
特点:JavaScript对象是通过引用来传递的,我们创建的每个新对象实体中并没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原型副本,当我们修改原型时,与之相关的对象也会继承这一改变。当我们需要一个属性时,JavaScript引擎会先看当前对象中是否有这个属性,如果没有的话,就会查找它的prototype对象是否有这个属性,如此递推下去,一致检索到Object内建对象。
function Func(){}
Func.prototype.name = "汪某";
Func.prototype.getInfo = function() {
return this.name;
}
var person = new Func();
console.log(person.getInfo());//"汪某"
console.log(Func.prototype);//Func { name = "汪某", getInfo = function() }
参考:js原型与原型链
9、js中call,apply,bind
参考:JavaScript中call,apply,bind方法的总结。
10、Promise
一句话概括Promise:Promise对象用于异步操作,它表示一个尚未完成且预计在未来完成的异步操作。
promise是用来解决两个问题的:
- 回调地狱,代码难以维护,常常第一个的函数的输出是第二个函数的输入这种现象
- promise可以支持多个并发的请求,获取并发请求中的数据
这个promise可以解决异步的问题,本身不能说promise是异步的
/*Promise 的简单实现*/
class MyPromise {
constructor(fn) {
this.resolvedCallbacks = [];
this.rejectedCallbacks = [];
this.state = "PADDING";
this.value = "";
fn(this.resolve.bind(this), this.reject.bind(this));
}
resolve(value) {
if (this.state === "PADDING") {
this.state = "RESOLVED";
this.value = value;
this.resolvedCallbacks.forEach(cb => cb());
}
}
reject(value) {
if (this.state === "PADDING") {
this.state = "REJECTED";
this.value = value;
this.rejectedCallbacks.forEach(cb => cb());
}
}
then(resolve = function() {}, reject = function() {}) {
if (this.state === "PADDING") {
this.resolvedCallbacks.push(resolve);
this.rejectedCallbacks.push(reject);
}
if (this.state === "RESOLVED") {
resolve(this.value);
}
if (this.state === "REJECTED") {
reject(this.value);
}
}
}
11、async/await
- 如何使用 Async 函数
async function timeout(ms) {
await new Promise((resolve) => {
setTimeout(resolve, ms);
});
}
async function asyncPrint(value, ms) {
await timeout(ms);
console.log(value);
}
asyncPrint('hello world', 50);
上面代码指定50毫秒以后,输出hello world。 进一步说,async函数完全可以看作多个异步操作,包装成的一个 Promise 对象,而await命令就是内部then命令的语法糖。
12、深拷贝、浅拷贝
浅拷贝和深拷贝都只针对于引用数据类型,浅拷贝只复制指向某个对象的指针,而不复制对象本身,新旧对象还是共享同一块内存;但深拷贝会另外创造一个一模一样的对象,新对象跟原对象不共享内存,修改新对象不会改到原对象;
区别:浅拷贝只复制对象的第一层属性、深拷贝可以对对象的属性进行递归复制;
图片的说明(深浅拷贝)
深拷贝的实现方式
- JSON.stringify 和 JSON.parse
用 JSON.stringify 把对象转换成字符串,再用 JSON.parse 把字符串转换成新的对象。
let newObj = JSON.parse(JSON.stringify(obj));
- lodash
用 lodash 函数库提供的 _.cloneDeep 方法实现深拷贝。
var _ = require('lodash');
var newObj = _.cloneDeep(obj);
- 自己封装
function deepClone(obj) {
let objClone = Array.isArray(obj) ? [] : {};
if (obj && typeof obj === "object") {
// for...in 会把继承的属性一起遍历
for (let key in obj) {
// 判断是不是自有属性,而不是继承属性
if (obj.hasOwnProperty(key)) {
//判断ojb子元素是否为对象或数组,如果是,递归复制
if (obj[key] && typeof obj[key] === "object") {
objClone[key] = this.deepClone(obj[key]);
} else {
//如果不是,简单复制
objClone[key] = obj[key];
}
}
}
}
return objClone;
}
13、跨域
跨域需要针对浏览器的同源策略来理解,同源策略指的是请求必须是同一个端口,同一个协议,同一个域名,不同源的客户端脚本在没有明确授权的情况下,不能读写对方资源。
受浏览器同源策略的影响,不是同源的脚本不能操作其他源下面的对象。想要操作另一个源下的对象是就需要跨域。
- jsonp
- iframe
- 跨域资源共享(CORS)
- nginx 代理跨域
14、for in 和 for of
- for in
1.一般用于遍历对象的可枚举属性。以及对象从构造函数原型中继承的属性。对于每个不同的属性,语句都会被执行。
2.不建议使用for in 遍历数组,因为输出的顺序是不固定的。
3.如果迭代的对象的变量值是null或者undefined, for in不执行循环体,建议在使用for in循环之前,先检查该对象的值是不是null或者undefined
- for of
1.for…of 语句在可迭代对象(包括 Array,Map,Set,String,TypedArray,arguments 对象等等)上创建一个迭代循环,调用自定义迭代钩子,并为每个不同属性的值执行语句
- 遍历对象
var s = {
a: 1,
b: 2,
c: 3
}
var s1 = Object.create(s);
for (var prop in s1) {
console.log(prop); //a b c
console.log(s1[prop]); //1 2 3
}
for (let prop of s1) {
console.log(prop); //报错如下 Uncaught TypeError: s1 is not iterable
}
for (let prop of Object.keys(s1)) {
console.log(prop); // a b c
console.log(s1[prop]); //1 2 3
}
15、如何阻止冒泡?
冒泡型事件:事件按照从最特定的事件目标到最不特定的事件目标(document对象)的顺序触发。
w3c的方法是e.stopPropagation(),IE则是使用e.cancelBubble = true。
//阻止冒泡行为
function stopBubble(e) {
//如果提供了事件对象,则这是一个非IE浏览器
if ( e && e.stopPropagation )
//因此它支持W3C的stopPropagation()方法
e.stopPropagation();
else
//否则,我们需要使用IE的方式来取消事件冒泡
window.event.cancelBubble = true;
}
16、如何阻止默认事件?
w3c的方法是e.preventDefault(),IE则是使用e.returnValue = false
//阻止浏览器的默认行为
function stopDefault( e ) {
//阻止默认浏览器动作(W3C)
if ( e && e.preventDefault )
e.preventDefault();
//IE中阻止函数器默认动作的方式
else
window.event.returnValue = false;
return false;
}
17、var,let,const
//变量提升
console.log(a); // undefined
console.log(b); // 报错
console.log(c); // 报错
var a = 1;
let b = 2;
const c = 3;
// 全局声明
console.log(window.a) // 1
// 重复声明
let b = 200;//报错
其实这里很容易理解,var是可以变量提升的。而let和const是必须声明后才能调用的。 对于let和const来说,这里就是暂缓性死区。
18、Class
es6新增的Class其实也是语法糖,js底层其实没有class的概念的,其实也是原型继承的封装。
class People {
constructor(props) {
this.props = props;
this.name = '汪某';
}
callMyName() {
console.log(this.name);
}
}
class Name extends People { // extends 其实就是继承了哪个类
constructor(props) {
// super相当于 把类的原型拿过来
// People.call(this, props)
super(props)
}
callMyApple() {
console.log('我是汪某!')
}
}
let a = new Name('啊啊啊')
a.callMyName(); //汪某
a.callMyApple(); // 我是汪某!
19、Set
Set数据结构类似数组,但所有成员的值唯一。
let a = new Set();
[1,2,2,1,3,4,5,4,5].forEach(x=>a.add(x));
for(let k of a){
console.log(k)
};
// 1 2 3 4 5
基本使用
let a = new Set([1,2,3,3,4]);
[...a]; // [1,2,3,4]
a.size; // 4
// 数组去重
[...new Set([1,2,3,4,4,4])];// [1,2,3,4]
方法
- add(value):添加某个值,返回 Set 结构本身。
- delete(value):删除某个值,返回一个布尔值,表示删除是否成功。
- has(value):返回一个布尔值,表示该值是否为Set的成员。
- clear():清除所有成员,没有返回值。
let a = new Set();
a.add(1).add(2); // a => Set(2) {1, 2}
a.has(2); // true
a.has(3); // false
a.delete(2); // true a => Set(1) {1}
a.clear(); // a => Set(0) {}
20、Map
Map结构提供了“值—值”的对应,是一种更完善的 Hash 结构实现。
let a = new Map();
let b = {name: 'leo' };
a.set(b,'my name'); // 添加值
a.get(b); // 获取值
a.size; // 获取总数
a.has(b); // 查询是否存在
a.delete(b); // 删除一个值
a.clear(); // 清空所有成员 无返回
Map基本使用
- 传入数组作为参数,指定键值对的数组。
let a = new Map([
['name','wzx'],
['age',23]
])
- 如果对同一个键多次赋值,后面的值将覆盖前面的值。
let a = new Map();
a.set(1,'aaa').set(1,'bbb');
a.get(1); // 'bbb'
- 如果读取一个未知的键,则返回undefined。
new Map().get('asdsad'); // undefined
- 同样的值的两个实例,在 Map 结构中被视为两个键。
let a = new Map();
let a1 = ['aaa'];
let a2 = ['aaa'];
a.set(a1,111).set(a2,222);
a.get(a1); // 111
a.get(a2); // 222
Map方法
- keys():返回键名的遍历器。
- values():返回键值的遍历器。
- entries():返回所有成员的遍历器。
- forEach():遍历 Map 的所有成员。
let a = new Map([
['name', 'leo'],
['age', 18]
])
for (let i of a.keys()) {
console.log(i)
};
//name
//age
for (let i of a.values()) {
console.log(i)
};
//leo
//18
for (let i of a.entries()) {
console.log(i)
};
//["name", "leo"]
a.forEach((v, k, m) => {
console.log(`key:${k},value:${v},map:${m}`)
})
//["age", 18]
三、手撸代码
1、实现一个new操作符
function New(func) {
var res = {};
if (func.prototype !== null) {
res.__proto__ = func.prototype;
}
var ret = func.apply(res, Array.prototype.slice.call(arguments, 1));
if ((typeof ret === "object" || typeof ret === "function") && ret !== null) {
return;
ret;
}
return;
res;
}
var obj = New(A, 1, 2);
// equals to
var obj = new A(1, 2);
实现一个call或 apply
- call
Function.prototype.call2 = function (context) {
var context = context || window;
context.fn = this;
var args = [];
for(var i = 1, len = arguments.length; i < len; i++) {
args.push('arguments[' + i + ']');
}
var result = eval('context.fn(' + args +')');
delete context.fn
return result;
}
- apply
Function.prototype.apply2 = function (context, arr) {
var context = Object(context) || window;
context.fn = this;
var result;
if (!arr) {
result = context.fn();
}
else {
var args = [];
for (var i = 0, len = arr.length; i < len; i++) {
args.push('arr[' + i + ']');
}
result = eval('context.fn(' + args + ')')
}
delete context.fn
return result;
}
参考:JavaScript深入之call和apply的模拟实现
4、实现一个继承
function Parent(name) {
this.name = name;
}
Parent.prototype.sayName = function() {
console.log('parent name:', this.name);
}
function Child(name, parentName) {
Parent.call(this, parentName);
this.name = name;
}
function create(proto) {
function F() {}
F.prototype = proto;
return new F();
}
Child.prototype = create(Parent.prototype);
Child.prototype.sayName = function() {
console.log('child name:', this.name);
}
Child.prototype.constructor = Child;
var parent = new Parent('汪某');
parent.sayName();// parent name: 汪某
var child = new Child('son', '汪某');
5、手写一个Promise(中高级必考)
面试够用版
function myPromise(constructor) {
let self = this;
self.status = "pending"
//定义状态改变前的初始状态
self.value = undefined;
//定义状态为resolved的时候的状态
self.reason = undefined;
//定义状态为rejected的时候的状态
function resolve(value) {
//两个==="pending",保证了状态的改变是不可逆的
if (self.status === "pending") {
self.value = value;
self.status = "resolved";
}
}
function reject(reason) {
//两个==="pending",保证了状态的改变是不可逆的
if (self.status === "pending") {
self.reason = reason;
self.status = "rejected";
}
}
//捕获构造异常
try {
constructor(resolve, reject);
} catch (e) {
reject(e);
}
}
//同时,需要在 myPromise的原型上定义链式调用的 then方法:
myPromise.prototype.then = function(onFullfilled, onRejected) {
let self = this;
switch (self.status) {
case "resolved":
onFullfilled(self.value);
break;
case "rejected":
onRejected(self.reason);
break;
default:
}
}
//测试一下:
var p = new my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resolve(1)
});
p.then(function(x) {
console.log(x)
})
高级版请参考:史上最最最详细的手写Promise教程
6、手写防抖(Debouncing)和节流(Throttling)
- 防抖
// 防抖函数
function debounce(fn, wait = 50, immediate) {
let timer;
return function() {
if (immediate) {
fn.apply(this, arguments)
}
if (timer) clearTimeout(timer)
timer = setTimeout(() => {
fn.apply(this, arguments)
}, wait)
}
}
- 节流
// 节流函数
function throttle(fn, wait) {
let prev = new Date();
return function() {
const args = arguments;
const now = new Date();
if (now - prev > wait) {
fn.apply(this, args);
prev = new Date();
}
}
}
7、手写一个JS深拷贝
面试版
function deepCopy(obj) {
//判断是否是简单数据类型,
if (typeof obj == "object") {
//复杂数据类型
var result = obj.constructor == Array ? [] : {};
for (let i in obj) {
result[i] = typeof obj[i] == "object" ? deepCopy(obj[i]) : obj[i];
}
} else {
//简单数据类型 直接 == 赋值
var result = obj;
}
return result;
}
四、VUE
1、Vue的双向数据绑定原理是什么?
vue.js 是采用数据劫持结合发布者-订阅者模式的方式,通过Object.defineProperty()来劫持各个属性的setter,getter,在数据变动时发布消息给订阅者,触发相应的监听回调。
2、请详细说下你对vue生命周期的理解?
总共分为8个阶段创建前/后,载入前/后,更新前/后,销毁前/后
- beforeCreate 创建前执行(vue实例的挂载元素$el和数据对象data都为undefined,还未初始化)
- created 完成创建 (完成了data数据初始化,el还未初始化)
- beforeMount 载入前(vue实例的$el和data都初始化了,但还是挂载之前为虚拟的dom节点,data.message还未替换。)
- mounted 载入后html已经渲染(vue实例挂载完成,data.message成功渲染。)
- beforeUpdate 更新前状态(view层的数据变化前,不是data中的数据改变前)
- updated 更新状态后
- beforeDestroy 销毁前
- destroyed 销毁后 (在执行destroy方法后,对data的改变不会再触发周期函数,说明此时vue实例已经解除了事件监听以及和dom的绑定,但是dom结构依然存在)
说一下每一个阶段可以做的事情
- beforeCreate:可以在这里加一个loading事件,在加载实例时触发。
- created:初始化完成时的事件写这里,如果这里结束了loading事件,异步请求也在这里调用。
- mounted:挂在元素,获取到DOM节点
- updated:对数据进行处理的函数写这里。
- beforeDestroy:可以写一个确认停止事件的确认框。
附上一张中文解析图
vue生命周期图
3、动态路由定义和获取
在 router 目录下的 index.js 文件中,对 path 属性加上 /:id。
使用 router 对象的 params.id 获取
4、vue-router 有哪几种导航钩子
三种
-
全局导航钩子(跳转前进行判断拦截)
- router.beforeEach(to, from, next),
- router.beforeResolve(to, from, next),
- router.afterEach(to, from ,next)
-
组件内钩子
- beforeRouteEnter
- beforeRouteUpdate
- beforeRouteLeave
-
单独路由独享组件
- beforeEnter
5、组件之间的传值通信?
父组件向子组件传值:
- 子组件在props中创建一个属性,用来接收父组件传过来的值;
- 在父组件中注册子组件;
- 在子组件标签中添加子组件props中创建的属性;
- 把需要传给子组件的值赋给该属性
子组件向父组件传值:
- 子组件中需要以某种方式(如点击事件)的方法来触发一个自定义的事件;
- 将需要传的值作为$emit的第二个参数,该值将作为实参传给响应事件的方法;
- 在父组件中注册子组件并在子组件标签上绑定自定义事件的监听。
6、vuex
是一个能方便vue实例及其组件传输数据的插件 方便传输数据,作为公共存储数据的一个库
state: 状态中心
mutations: 更改状态,同步的
actions: 异步更改状态
getters: 获取状态
modules: 将state分成多个modules,便于管理
应用场景:单页应用中,组件之间的状态。音乐播放、登录状态、加入购物车。
网上找的一个通俗易懂的了解vuex的例子
公司有个仓库
1.State(公司的仓库)
2.Getter(只能取出物品,包装一下,不能改变物品任何属性)
3.Muitation(仓库管理员,只有他可以直接存储到仓库)
4.Action(公司的物料采购员,负责从外面买东西和接货, 要往仓库存东西,告诉仓库管理员要存什么)
非常要注意的地方:只要刷新或者退出浏览器,仓库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