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语文以本色 给课堂以共生

还语文以本色 给课堂以共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还语文以本色    给课堂以共生

——黄厚江老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例鉴赏

                              文/夏海芹

黄厚江老师是本色语文和共生教学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本色语文的核心主张是“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共生教学在阅读上的核心主张是“用阅读教阅读,在阅读中教阅读,大家一起学阅读”。他执教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课很好地践行了这些理论,我试着鉴赏如下:

一、以语言为核心,选好共生原点

钱梦龙先生说:阅读教学就是以文本为凭借的语言训练。本色语文主张课堂要以“语言”为核心。黄厚江老师认为:“以语言为核心,就是做好感受语言、揣摩语言、解读语言、赏析语言、探究语言、训练语言、积累语言这几件事。”这些本色语文的教学主张,是通过共生教学的操作方法来实现的。

共生教学是针对语文教学最突出的“结论教学”提出来的。它摒弃教学结论化、着眼于学生学习过程的体现和改善,着眼于教和学的融合。而共生原点的选择,是共生教学操作的首要环节,也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共生原点虽然由老师发现、由老师选择,但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共生原点应该来自文本,来自教师对文本的阅读。它有时是文本榫接的具体节点,有时是一篇文章的文体,有时是教学借助的各种凭借,有时是设计精当的语言活动等等。选好“共生原点”,就是“切中肯綮”,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节课中,我认为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原点:

1.“雪”“送”两字

“这首诗是围绕哪两个字展开的?”这个问题设置旨在理解诗歌,答案在其次,关键是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在诗中走个来回。学生想法起初迥异。“咏春”、“边塞”、“军旅”,这些答案即便不准确,但思维已经开启。混沌不得要领处,老师适时点拨“理解诗的内容,抓住题目是挺关键的”。学生视角聚焦在题目“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上,就发现了“歌雪”和“送别”。这个环节可以看出,老师的点拨是讲究火候的。先让学生在诗歌中信马由缰地漫步,待行至百思而不得的“愤”“悱”状态,老师再“启”“发”,就水到渠成了。由此,明了诗歌是围绕“送”“雪”两个字开展的。诗歌前半部分写的是“雪”,后半部分写的是“送”。前面是景,后面是情。景中有情,情中蕴景。

“送”“雪”两字,是全诗内容的凝结点,是理解诗歌的聚焦点,是课堂教学的发散点,是学生思维的生长点。这些就是教学原点的特点。

2.“诗中有画”的语言

诗歌教学离不开诗歌鉴赏。鉴赏的具体方法是语文老师功力的显现。黄厚江老师关注到了“诗中有画”的语言。这一环节的问题设置是:“诗中有画”是大多数古诗的特点,你从哪一句诗中能读出画来?请描述这幅画。

放眼望全诗,每一句诗中都有画,每一幅画都须揣摩字词才能完成。这一教学原点,促使学生在每一联诗中驻足凝视,“铁衣”“弓”“辕门”“红旗”“狐裘”“锦衾”“胡琴”“琵琶”等名词意象,就有了可以依托的凭借。堆堆白雪成“梨花”、“飘”“钻”二字的对比、“互文”的修辞等知识,点点滴滴都渗在其中,和画面融为一体了。

这两个教学原点,来自于文本,关注了学情,实现了学生学习需要和教师教学需要的统一。它们引领本节课最重要、最着力的两个部分。学生借此读进去,再读出来,进进出出,来来回回,撒得开,收得拢,诗歌理解和鉴赏就有了实效,学生在课堂上的成长是显而易见的。

二、以语文活动为主体,激活共生现场

语言活动是实现阅读教学课程价值的基本策略。纵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课,课堂由默写诗歌、默写评点、理解诗歌、欣赏诗歌、体会情感五个语文活动组成。这五个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1.语文活动体现工具性人文性的并重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两大属性。本色语文倡导的二者的关系是,在实现工具性的过程中实现人文性。也就是说工具性和人文性不是并驾齐驱,而是互相融合的,且人文性是渗透到工具性中的。本节课很好落实了本色语文的教学主张。

比如第二环节“默写评点”。在关注标点、形声字“裘”“衾”、易错字“白”、多音字“散”“控”、难写字“掣”这些知识外,还关注到了“字写得很有功力”“布局也比较合理”的书法知识。

比如第四个环节“欣赏诗歌”。当问到:

师:这个胡琴琵琶可不可以换成二胡竹笛?
生:不行。
师:怎么不行?
生:因为他们在边塞,怎么会有中国的乐器?
师:前面一句回答得很好,因为在边塞。但后面一句回答得不好,胡琴琵琶也都是中国的乐器。——当然她说的也不错,当时的“中国”和现在的“中国”不是一个概念。

此环节中,黄老师强调了“中国”,指出唐朝“中国”和现在“中国”不是一个概念。“胡琴琵琶也都是中国的乐器”,这句有自豪感在其中。比如第四环节“欣赏诗歌”。当用画面来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联时,就加入了美术的元素。“你们觉得用上下的纵幅还是横幅好?”“山回路转不见君,这个君要不要出来?”发文后得到的答案是:纵幅的画更有意境、更有画面感;君不能出现,一出来就破坏了意境,因为是“不见君”,有马行处,就可以了。

还有第五环节“体会情感”。当学生认知出现偏颇,老师适时纠正。

师:唐代是我们中国历史上很强盛的朝代,盛唐又是最强盛的时期。读书人、知识分子很多不甘心读书,都想干什么?
生:当官。
师:官迷心窍不可爱。——很多知识分子都很想去边塞,去沙场,去建功立业。

这一片段,老师纠正了学生读书做官的功利思想,和盛唐人的追求进行对比,高下自现。“官迷心窍不可爱”适度的批评,是否定,是提醒。

这些在工具性基础上“旁逸斜出”的“节外生枝”,看似宕开一笔走向偏锋,实则情怀酝酿,人文性内藏。这样的课堂纵横捭阖包容滋长,万物皆可为我用,万变皆不离本宗。

2.语文活动呈现多角度多层次的维度

语文共生教学基本特征之一是“以活激活”。黄厚江老师认为:“活”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学生的学。有教师的“活”教,才有学生的“活”学。学生的“活”学,又成就了教师的“活”教。本节课的“活”教“活”学,集中体现在语文活动的多角度多层次上。

多角度体现在调动身体所有感官。“默写诗歌”环节是通过“写”来完成的;“默写评点”“理解诗歌”两个环节是通过“说”来完成的;“欣赏诗歌”环节是通过“想象”和“说”完成的;“体会情感”环节是通过“读”完成的;而“思”贯穿于个个环节之中。这里倡导的“听说读写思”是有质量的“听说读写思”。把全息调动起来,达到了以“活”激“活”的教学效果。

多层次体现在教学环节的梯度上。本节课的五个教学活动不是生硬的孤立存在,而是逻辑严密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我以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节课的结构是线式结构。教学活动之间有内在的关联性和生长性,前一个活动是后一个活动的基础,后一个活动是前一个活动的发展和深入。而且每一个教学活动,都是分步进行,在根根青枝上萌发片片绿叶。

还以第四环节为例。此环节的主问题是“描述诗中的画面。”待学生将诗句一个个描述之后,黄厚江老师又将课堂向纵深推进,他说:“全诗最有画面感的是哪几句?”学生视线再次聚焦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和“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两联中——“白雪歌十八句诗,四句足矣”。通过简笔画的形式更细致入微地赏析这四句诗。然后又推进“既然四句就够了,为什么还要写那么多?”这样先由点到面,再从面到点,接着再到面,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的基础,步步推进,行至文本深处。这样精致鲜活的教学细节,和余映潮老师倡导践行的“小步轻迈”异曲同工,只是黄厚江老师的精致是隐性的,蕴含在内的。

当然,除此以外,将长诗教短的设计、以少胜多的详略、张弛有度的节奏等等,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研究的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还语文以本色 给课堂以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