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老师的直播学习

你可能还没意识到,生活已处处有博弈。高效管理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与他人互动博弈的结果。这堂大课助你把握博弈的核心思想,补上管理学重要的一课。

当你跟另外一个发生你一招我一招的时候,怎么去解一个博弈。比如说在留言里面有一个同学,他提到他的上级让他入股,但多年没有分红,现在他怎么办?他30几岁的人想象不到一个50多岁的人怎么能说话不算话,怎么是一个国企出身按道理讲受过党的教育,受过训练的人,管企业不用心。

这种事我想可能很多同学都遇到,也许以后你成为一个好的经理人,你的老板说入一股,给你一定的股份。这时候你怎么想?这就是一个动态博弈。

什么动态博弈呢?当老板提出这种邀约以后,希望你能够去投资参与进来以后,对于你的选择就是你要不要入股。对于你来说,大家可以看这个手机下面的第二张图,你要不要参股?参股和不参股是两条线,像个竖状图一样。如果不参股,你的上级有A那么多钱,你没钱,你就是零。注意到这两个箭头了吧?

接下来这个博弈就到你上级这儿了,所以我画第二个圈是上,上级就两个选择,分红和不分红,这就是我们那个同学遇到的场景,也可能是你将来遇到的场景。分红,你老板肯定少钱,前面那个数就是你老板的钱数,后面那个数就是你的数。你的数我画了一个叉,没关系,这个时候分红不分红跟你没关系,这是你老板的决策。如果老板选择分红,就少了比如说B这么多钱。

如果老板不分红,赖帐,老板的口袋里就多了B这么多钱。一个是减B,一个是加B。

如果你是你老板,如果任何人处于这个场景,假定故事到此结束,你说你是分红还是不分红?傻子才分红。如果是世界末日的话,今天晚上所有欠人的钱都不能还。我这个话说得不好,有违教师的良知,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不会还,我跟陆音一定会还,因为死也死一个光明磊落,死得其所,不欠人钱,以后即使到天堂,大家见面还是朋友。

多数人可能很多人不见得是像我们这样一个想法,也不见得真的像我说得这么高尚,我可能就不还了,最后一把,我干吗还你?以后跟你没交道了。

我自己被学生黑,我就不讲细节了,最后一次游戏,后面就不想再从你这儿得到什么东西,最后一把就黑了你。所以如果故事是最后一次,肯定是黑你。所以,他就选择不分红。上司如果分红,那就是傻瓜,这是从纯经济的角度。有的时候经济想多了以后,人的灵魂会比较有问题。

我们想这个灵魂有问题,纯经济人,纯自私的这个角度,肯定是不分。所以,当你画出了这样一个竖形图的时候,刚才那么复杂一个问题就简洁化了,变成可解的问题。怎么解?我课程上讲过,逆向递推,所谓从后面往前推。

先解最后一步,用那个数来看,上级是分红还是不分红,你现在看一下分红少了一个B,不分红多了一个B,肯定不分。

想完了最后一步,你再想,你如果入股,他一定是不分红,你手里是有多少。假定你有X,如果你不参与你手里是多少,是零。那你比较一下,你到底是X大还是零大。毫无疑问,X是个负数,因为你钱投进去,要是不分红,那个X最后你获得的一定是投资的那个钱没拿回来。你要不参与,你手里面起码还有那个钱,或者说你没有收益,起码是零,不是负的。

所以如果你遇到这个领导不分红,你一定会不参与。当你不参与的时候,你手里还有钱,这就是逆向递推。首先我们把一个特别复杂的分红问题处理成一个竖状图,然后从最后一步往前解,最后你就找到了最优策略,这就是博弈论。

为什么有的时候还有很多人参与呢?这就是下面这张图,刚才那个是不分红,故事就结束了。其实不分红,马上我们这位同学他的问题就是不分红不好好给你看,为什么让经理持股?经济持股就好好干,有恒产就有恒心。

当他不分红的时候,你如果不好好干,那个伙计就变成了负D,他得的少,你好好干他就多了。

这种情况下,当他知道了你好好干和你不好好干,他得到的东西是多还是少,这个时候他就想分红他是有一个负B,少了一点钱。但是,如果不分红,你不好好干,他负D,少得更多。你说他分不分?从第三步推到第二步,这哥们一定分红。

如果你参股,他分红你能得多少,你不参股他能得多少?你就能判断出来。所以一件事当你老板跟你说了,不错,给你20%股份,一块干。你得想,分红的时候你对他还值不值钱,如果分红的时候你对他值钱,他一定给你分红,如果分红时你对他不值钱了,就不分了。把这事想明白以后,画成三阶段的图,你如果能想明白到底具体的数是多少,从后往前推,逆向递推推回来,你就得出了最优解。这就是博弈论可以用于解决复杂问题。

有位叫王超的同学说,我一直持股股票,不是在企业里任何时候都可以提出分红吗?为什么说是最后一把呢?我不知道你是什么情况,你如果买的是上市公司的股票,证监会会要求他分红,如果你不是买的上市公司的股票,理论上讲,分红不分红这件事是由股东大会决定的。股东大会里面有一个最大的股东,这个最大的股东可以是股权超过50,超过三分之二,也可以是股权相对少一点,但是他有控制权。比如一致行动人超过一定数,他最后就可以决定分红不分红。

到了年底有了收入盈余以后他就不分,这个钱用于再发展再投资,永远控制在股东手里,小股东就没钱赚。看似有分红,是有投资的,但实际上没钱给你分。小股东永远希望现钱在手里,比钱在他人手里好,大股东永远不希望分红,永远希望钱放在公司,因为他可以随时控制。

可能将来有一天你会以为这个钱会越来越增值,即使不分的话,也会带来红利,也会带来好处。且不说经营可能会失败,钱可能打水漂丢掉了。

还有一种可能,真的是挣了钱,如果在公司治理不够完善的地方,公司的股东监管不够到位的地方,他也想办法通过各种关联交易,其他的方式把钱转出去。最后公司账上还是没有利润,经营五年下来以后还是没有红利,你的钱等于被别人白用了,也创造利润,但是你没拿到。

这就是分红。分红什么意思?投资就应该有相应的回报,王超同学,我不知道是不是说清楚了。

所以,有限责任公司和没有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我觉得有的时候可能会在投资时要慎重。

回到我刚才的话题上,当你的老板决定让你入股了,比如说给你管理层骨干持股诸如此类的。你要想一下,在分红的时候,在你准备获得其他权益的时候,你有没有可以要挟住、可以拿住大股东、你的老板、你的主管。像刚才我们讲的这位同学的例子,50岁国企的人,你有没有办法能够拿住他。有人说撕破脸,没有用,打官司执行不了也没用,这是博弈论的思想。这里面最重要的概念叫逆向递推,所以今天晚上如果说有什么收获的话,我觉得这么几个。

第一,你要知道复杂的问题如果用博弈的方法去思考的话,你要想办法把它转化成一个阶段性的博弈术。第二,解博弈术的时候要从后往前解,头脑中形成这样的概念以后,很多问题其实你就可以相对能够清晰化。尽管你没有办法准确地估值究竟是10还是20,20比10大,当然你决策的时候就有了依据,最好能搞成这个数,如果搞不成这个数,你有没有其他的办法,比如去评价、去比较。

比如说陆音对我好,大约10个好,价值10个快乐这样一个好。罗胖对我好,比如说价值11个快乐的好,罗胖比陆音可能会对我更好一点。虽然10和11都精确,但是一旦化成数,人脑就可以比。博弈论最难的就是结果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支付组合,一个什么人的具体的数字。

第一,就是你要把复杂的情境数形化。所以今天重要的概念就是逆向递推,从最后一步往前想。这也是一种人生智慧,很多事情要从后往前想。我在清华还教其他的内容,管理学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分支叫公司治理,我教大家的就是一定要从散伙的时候想合伙。中国有句话叫请神容易送神难,一定要从送神的角度想请神,这就是逆向地推的思想,一定要记住。

比如说今天晚上直播结束我找你借钱,凡是借钱一定要谨慎,我借了钱没准就不还了,你想可以到清华要,结果到了清华发现都找宁老师要钱的。可能你还有其他的办法,你叫个大哥来,宁老师一看大哥怂了,如果真是想借,我还要掂量一下还不还。

最后一个,我想给大家讲的观念,不要用特别简单的博弈思想去思考特别复杂的问题。

有的时候很多人讲博弈论讲囚徒困境,讲纳什均衡,我今天不跟大家介绍这些东西,我觉得这些概念没有用。像你知道纳什均衡,甚至知道博弈都有多少个基数的均衡,所有博弈论在你的生活中用不上,因为现实世界特别复杂,你只知道那些结果和原则有时候会有帮助,但是很多东西如果学不透,一知半解很可怕。

比如说特别简单,囚徒困境,很多同学讲了,囚徒困境就是我们打的手机上的第四张图,甲和乙两个囚徒分别关着,这是塔克当年最著名的一个囚徒困境,双方如果都招了怎么着,双方如果都不招怎么着。

双方不招是最好的,我跟陆音一起去抢银行,我们一辈子比如说抢30次,双方如果都不招的话,警察最多就关我们一年,一年出来再抢,再关一年。当然这是开玩笑的。理论上讲,我们俩信守诺言,维持合作,一辈子抢30次可以了,尽管都没成功,但是一生都在努力,我觉得蛮好的。

但是最后的结果是进去以后,陆音在想,假定我招了,他招比不招好,假定我不招,他招比我招好。我傻吗?我也在房间里想,假定他招了,我招比不招好,他不招,我招比不招好,最后的情况我也招了。最后的结果是最不好的情况,我们俩都关了十年,一辈子只能抢三回了,而且第二回不信任了,可能没有合作了。最不好的情况就出现了,这就是囚徒困境。

我自己最开始学博弈论的时候,第一遍我也觉得会吗?有可能会信守诺言,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后来学多了,学深入了,才知道不是这么简单。

现在很多人讲博弈论,光讲这个,某种意义上是误导人的。讲了以后,不是这么简单的,多次博弈最简单的处理叫重复博弈,重复博弈又分有限次和无限次,于是我就关心我和陆音一辈子抢多少次无限,如果抢30次就接近无限次了,当我接近无限次,毫无疑问每次合作可能是一个最好的结果。

按教科书里讲是从后往前推,当30次的时候,坦率讲就相当于无限次了,我跟他事先可能说好了,比如说你怎么的,如果把我招了,诸如此类的。一旦你背叛我一次,我永远不跟你合作,这时候陆音就要权衡了,我如果背叛他一次,我这次能够得到好处。但是后面我所有的绝配的抢银行的人就找不到了,我要承担后面所有的恶果,还是我合作一次不招好呢?因为合作一次意味着后面还有合作。

一旦你骗我一次,我以后永不合作,这就是我的策略。你如果知道了我的策略,那你可能在决策的时候就想,他遵守这个策略的概率会很大,那我就遵守我的诺言。于是就有可能出现摆脱囚徒困境的情况,合作足够多的时候,就没有囚徒困境了。

所以这个东西就涉及到更复杂的东西,对方每一个合作者都在想对方合作的概率是怎么样的。而对方的合作概率从哪体现呢?从他的声誉,从历史的各种记录,比如说某大国当年在海湾准备打仗的时候,大家都在想,大国真的要打吗?会打吗?会派兵吗?派兵很可能会打得很惨。

比如举前面的例子,打某个国家,派完以后很惨,一下子陷入到战争的泥潭。打另外一个国家,也陷入到战争的泥潭。这次会派兵吗?我们稍稍学过一点逻辑,学过一点博弈论,学过一点经济学、管理学的人都知道,他一定会派。特别简单,因为他要形成他的声誉,因为这个声誉会影响到以后无数次博弈。所以现在我派兵几万人、十几万人困在这个国家,我也要派兵打,因为如果一旦不打的话,就天天变成喊了,只是外交上交涉,强烈抗议,最后你形成的声誉就是策略也好,但是强烈抗议。

所以有的时候我说了我就要打你,我打你这就叫言必信、行必果,以后我讲的所有话都是真的。这个声誉形成战略,当你知道,比如我跟陆音说抢银行,你今天如果招了,出来我就灭了你,他如果联想过我以前灭过张三李四王五他在里面肯定不会招。这就是他从我历史的声誉推测我所有的合作都是真的。

比如说陆音今天听了我的课,比如回去以后一到礼拜五就刷鞋,如果他太太有一个什么绝招,这个绝招真的实现了,陆音下礼拜五肯定不刷鞋,因为绝招又有了。当然没有任何别的意思,陆音可能受苦了。

所以我就讲,声誉承诺这些东西会影响别人对你的推断,当你跟别人是多次博弈的时候,你一定要注意,你要形成一个好的声誉、好的历史记录,以使你以后所有给大家的承诺变得可信。

一旦这个承诺是可信的,后面所有别人在跟你合作的时候,他的策略就是另外的一套策略了。坦率的讲,在国际政治、军事领域里面特别多,美国专门有人做机器模拟研究,如果这家伙的策略是一报还一报是怎么样的,比如我搞他一下,他搞我一下,第三把重新来,你不搞我我就不搞你,你再搞我我也搞你一下,还有人研究一报还两报,哪个是最优策略,有很多非常有趣的研究,有人几乎是在诺贝尔奖的边缘,在六七十年代冷战的时候,这方面的研究做得非常漂亮。

总而言之,博弈是很复杂的生活处理的一种方式,但是你不能用简单的博弈概念去理解特别复杂的问题。但是建立了博弈概念,一定有助于你更好地处理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复杂问题,工作中所遇到的复杂问题。

刚才陆音说能不能推荐书,博弈论方面的书挺多的,坦率讲,如果你真有耐心读下去的话,有一本中文翻译叫狄克希特《策略思维》这本书,数学公式特别多的一定不适合你看,如果你不是专门研究经济学、管理学或者是研究博弈论的话,数学公式特别多的就不要了。诺贝尔奖得主的书我建议算了,因为100个人可能有一两个人能啃下来。狄克希特的《策略思维》,里面最好是那种只有方块的矩阵图,就够了,太复杂的数学的不要,太文字的也不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宁老师的直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