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说到梅关,无论如何是绕不开张九龄的。
唐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任左拾遗这一官职。官阶不高,七八品而已,但工作内容比较特殊。所谓“拾遗”,就是捡东西,捡谁的呢?皇帝。
说白一点,就是挑皇帝的毛病,相当于一个谏官。当时的皇帝是谁呢?大名鼎鼎的唐玄宗李隆基。时任的宰相是姚崇。
因为在人事方面的政策上意见总与宰相不协调,张九龄辞官而去,回到了自己的老家韶关。在归途中,他经过大庾岭,发现道路崎岖,人苦极峻,过往人群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深谷,百姓苦不堪言。
原来,这条山路还是秦始皇当年南征百越国而临时开辟的一条行军线,到了张九龄的时代,已有千年的历史,路况的恶劣可想而知。
因此,哪怕没有一官半职,38岁的张九龄还是上书唐玄宗,请求开凿大庾岭,改善南北交通。
这时候,张九龄作为一个有思想、有智慧、有境界的文学家身份派上了用处。
他在奏疏中将开路的好处一五一十的讲给玄宗听,说路修好了海外各国方便与我们通商做买卖,朝廷能收更多的税赋,上可以补充国库,下可以赈济地方。而且修好了路,也符合仁政的路线,实在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更重要的是,自己把施工的时间特意选在农民有空隙时,这样也不会耽误生产,山民的积极性肯定很高。
唐玄宗听见有税收,老百姓还乐意,自然很快正式下诏书,令张九龄开凿大庾岭之路。
接旨之后,张九龄亲自前往大庾岭,历险攀岩,勘测地形,确定开凿路线。可满山都是石头,该怎么凿开呢?
现在我们可以打炮眼安炸药,可当时尚未普及。
张九龄不愧是一个实干家,他先用木柴堆积在石头表面,点火烧着,等到石头通红的时候,引水倒在石头上,再坚硬的崖石也都破裂开来。
就这样,张九龄与工人们一凿一凿的,历经千辛万苦,用了近两年的时间终于开凿出了南通广东南雄,北接江西大余的一条山间大道。此后,来往商旅物资云涌,文化交流更加畅通。后人有诗赞道:
开关劈道曲江公,南北通途万代功。
独此眼观千古鉴,兴隆富庶赖交通。
曲江公,就是张九龄,他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
他的眼光,的确让千年后的我们所叹服,所敬仰,直至今日,在梅山脚下的云封寺旁,还有一处纪念张公的祠堂。
二
由于张九龄的开辟,后来历朝历代对这条要道的修谱都极为重视。
比较大型的几次是:
北宋嘉佑中年(1060左右),扩宽,扩长,种植松树,梅树;
元泰定二年(1325年),修吊桥,铺路;
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岭道两边种松、梅树5000余株;
清嘉庆四年(1799年),增值松、梅。
到了清末民初,因为战火纷飞,古道不幸遭烧毁,千年历史破败。
建国以后至改革开放后,政府拨专款重修梅关和古道,重现古貌。并立上陈毅元帅在梅岭临危写下的《梅岭三章》的诗篇碑刻,为这条古道的驿道添上一丝红色革命的色彩。
今天去看,只见古道两旁的红梅、白梅呈一片花海,穿行其间,扑鼻而来的暗香沁人心脾,让人悠悠然如醉酒一般。
沿古道一路上行,艳阳高照,两侧山崖的树木葱茏,层峦叠翠。踩在青石铺就的路上,时而可见历代古人之足迹,心里总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充斥着。
我不停的去想,他们在爬梅关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又是怎样的心境?
汉代的庾胜将军戍兵岭南以至终老,他爬梅关是卫国;
北宋的苏东坡被贬海南后遇大赦得以北归,他爬梅关是回归;
明代的王阳明在大庾岭发兵,他爬梅关是破山中贼;
明代的汤显祖被贬徐闻,停靠大庾岭侧的江面,他爬梅关是流放;
……
还在想着,一抬头就到了关楼。
一块高两米余,宽近一米五的石碑映入眼帘。
上刻“梅嶺”两个楷书大字,每个字足有6平尺大。这块石碑正像一个守卫关门的卫兵,纹丝不动的立在一旁。
它守卫的这座关门,是在明万历年间重修,几百年的风吹雨打依然不输其“一关隔断南北天”的气势。它就耸立在梅岭的分水界上,向南一步是广东南雄,上刻有“岭南第一关”石匾,左右一副石刻对联:
梅止行人渴,关防暴客来
向北一步是江西大余,上刻有“南粤雄关”四个大字的石匾。
我就呆呆立在分水界上,再一次为历史的厚重感而动容,直到一旁的游客要我帮忙拍合照才把我惊醒。
天色晚了,纵有万般的不舍,该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