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人到六十,懂得“取舍”,晚景多有福报

作者:周樵夫

传统上,有这样一句老话,“年少有福不是福,老了有福才叫福”。

年轻的时候,我们风华正茂,本该是揣着梦想,全力以赴去追求;在这个阶段里,那些拥有进取心的人,才能直面挑战,将一个个困难踩在自己的脚下,不断丰富阅历、积累成功的经验,最终到达梦想的彼岸。

如果,年轻人缺乏拼搏的意识,而是选择了安逸。

及早贪图享乐的结果,只会让一个人沉浸在玩乐之中,逐渐丢失了打拼的念头,继而失去人生的方向,从此在浑浑噩噩中度日,荒废了有限的时光,而这并不是一种福气。

那些不怕吃苦,一路乘风破浪的朋友,能够在时光荏苒中,迎来事业的上升期,改善自身的处境,逐渐过上期待的好日子;当到了晚年时光,他们也能安守一份岁月静好的时光。人生,以这样的形式收尾,方才是一种有福报的表现。

对于大家来说,当迎来人生六十岁的时候,意味着开始了晚年的时光。

“六十而耳顺”,是一种智慧。

在这个年龄段里,经历岁月沉淀的朋友们,不仅能够用通透的眼光,看待眼前的一切,也能用中庸的态度,面对人生的得失了。

与年轻时候有所不同,曾几何时,大家为了某个目标,不惜花费时间和精力,即使苦了累了,也不愿意放弃,只希望能够多坚持一些,为自己多争取一份幸运。

但是,过了六十岁的门槛后,聪明的人逐渐意识到,有些事能够选择放下,反而更能彰显出一个人的智慧,懂得取舍的人,才能把握住人生更多的东西。

如果说,年轻人有执着的资本,他们精力旺盛,可以尽情追求自己的目标。

那么人生六十岁,朋友们会发现,自己的体力不支了,用南怀瑾先生的话来说,“当一个人有想法却没办法的时候,代表着他已经老了”。

与其,继续执着于一件事,不如换一种活法,反而能够让自己的内心更加舒坦一些;否则,那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只会让人徒增感叹。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南怀瑾

一个人若想晚年光景幸福,就要明白舍与得的道理,看淡身边的名和利,将有限的精力释放出来,这样才能把握住眼前的平静生活,迎来福报随身的机会。

01、财富无多,够养老就好。

在此之前,许多人还会孜孜不倦地,追求财富的提升。

当跨过耳顺之年的门槛,大家就会发现,原来对待财富的态度,需要转变了;因为,在有生之年里,需要的财富并不多,足够养老就满足了。

虽然说,我们不再将财富看得太重要了,但是手头上还是要有一笔养老的钱。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再没有之前的体力,“家里有粮,心里才不会慌”;毕竟,日常的生活离不开一定的费用,即使平淡的生活,也需要一定的开支。

唯有口袋里有钱,我们才能享受眼前的生活,少一些顾虑。

02、亲友随缘,善待身边人。

人老了,内心对亲情,会有更多的期盼。

但是,当迎来人生六十岁的时候,大家会发现儿女长大了,他们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多半不愿意留在自己的身边。

有些亲情,也会因为联系的少了,逐渐变得淡泊了。

在这个时候,唯有那个与你朝夕相伴的人,才是最值得用心守护的对象。两个人一起,走过了风风雨雨,能够在闲下来的时候,一起享受大好的人生,不失为一种新的获得。

善待身边的那个人,有时候想想,何尝不是善待自己呢。

03、有舍有得,保持好心态。

有句老话常说,“活的就是心态”。

即便过了耳顺之年,我们的智慧提升了,也要明白人生“有舍有得”的道理;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才能在余下的时光里,把握住一份自在和通透。

放下名与利的追求,做一个锻炼的计划,培养一种兴趣爱好,人生除了追求财富之外,其实还是有许多事情,值得我们去做的。

拥有良好的心态,保持健康的体魄,在晚年的时光里,不依赖他人,也能过得充实而美好,这何尝不是一种福报呢!

唯有聪明的人,才能及时放下,方能在通透中,把握住新的幸福。

南怀瑾先生,在谈及晚年生活时,说过这样一句话:

晚年的幸福,并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活了大半辈子,许多人在忙忙碌碌中度过,虽然腰包里的钱多了,生活质量好转了,但是也会因此,丢失宝贵的时间,甚至会忽略身边人的感受。

人到六十,懂得“取舍”,晚景多有福报。

当我们,迎来人生晚年的时光,能够及时转换心态,换一种活法,才能够在有限的时光里,把握住一份幸福和自在;而这样的举动,不失为一种大智慧。

你可能感兴趣的:(南怀瑾:人到六十,懂得“取舍”,晚景多有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