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点的垃圾车

这个问题之前讨论过,垃圾和厕所是城市最重要的文明标签。如果把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来看,垃圾、厕所作为这个有机体的排出尤为关键。

刚刚颁布的《上海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即将施行。说明一方面政府看到了问题并找到了解决办法,另一方面可能只有少部分的大城市才能实施此类管理。那么为什么现在才推出?

从去日本、台湾的经验来看,公共场所并没有很多垃圾桶,作为游客的我一开始还有一些不适应,觉得没有国内方便,到处有垃圾桶,随手一扔问题就解决了。后来仔细想想,如果公共场所不设置垃圾桶,是最好的减少垃圾产生的途径,如果没有垃圾桶,就不会有随手一扔的习惯。而国内暂时很难做到所有垃圾的分类管理,因此随手一扔的垃圾真的是垃圾无法做到垃圾分类管理后的变废为宝,因此到处可见的垃圾桶的的确确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所以,我们作为个人,存在着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冲突时,应该综合考虑,所谓风物长宜放眼量,正是这个意思。只有从下至上的所有人都在考虑减少垃圾、改善环境、优化资源利用才能做到最终的问题解决,这场战斗不是少部分人参加即可,需要所有人都参加才行。

但是大城市的垃圾管理、小城镇的垃圾管理模式是否一致?我觉得应该寻找适应各自发展的模式。除了继续加强对环保的宣传教育,做到每一个个体自身认知到环保和子孙后代的未来密切相关,从小的习惯做起,才能改变环境恶化的现状。就拿我来说,父母不可谓不节俭,但是就去菜场买菜而言,特别喜欢多要几个塑料袋,不喜欢用儿时的竹篮或者布袋,买一次菜可能有十几个塑料袋被带回来,他们觉得干净和方便,在我眼中,这种生活中的小垃圾会积聚成大垃圾,而这个状况的改变正是需要身体力行的宣传。

我喜欢在台湾花莲的一个体验,每到晚上5点和8点的时候,很多居民站在院子门口,市政的垃圾车缓缓驶过,家人将初步分类的垃圾送至门口交给工作人员。虽然市区里很少有垃圾桶,但是只要所有人通力合作,在公共场合并不会发现有垃圾乱飞。

希望垃圾越来越好,利用的越来越充分。珍爱身边的一切,包括垃圾。

你可能感兴趣的:(8点的垃圾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