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树立健康的自尊,做一个阳光向上的好孩子?

邻居月月妈,月月自从上小学以来,很少和她说话,平时她忙也没有多少时间陪她,趁周末有点时间,和孩子好好聊聊。

​ 

这一打开话匣子,月月妈,就满满地担心。


宝贝,你们班选班干部了吗?

选了,早就选了

你有没有竞选?

我?我肯定不行。


这班干部,有的孩子还真怕麻烦,这倒是问题不大。月月妈想起周五的时候,老师给她反应,孩子在学校不喜欢举手回答问题,她也没有在意,这时想起来,心里不是个滋味。


还有孩子的字写得不怎么好,作业也经常被老师说,尽管她自己心里清楚自己的孩子是非常有潜力的,这开学以来发生的一切,都让她忧心起来了。她怕孩子陷入低自尊状态。


低自尊



自尊不足也叫低自尊,到底是一个什么状态呢?


1,看不到自己的价值


不认可自己,长期生活在批评中的孩子,会觉得自己很不行,觉得自己这也不好,那也做不好,然后就认为自己以后没用了。


为什么会这样?孩子的内心世界很小,她们的思考能力有限,他认为他看到的,感受到的,就是世界的全部。


这种童年的经历,会对她今后的人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2,不敢主动追求自己想要的


即使有些东西,她们很想要,也不敢大胆地去追求。她会认为自己不行,甚至会预设种种困难,来说服自己。


 

3,认为自己不值得拥有好的



总会想自己地缺点,把自己的缺点无限放大,认为自己不配拥有好的,也叫“不配得到”。



4,从外界获得认可


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被表扬,被赞美,那当然高兴,被评论为不好的,就非常地伤心难过,甚至否定自己。


时刻需要别人的认可才能有存在的感觉,在意所有人,唯独没有在意自己,搞不清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5,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每当自己快成功地时候,就会把事情搞砸,关键时刻掉链子。这种情况除了孩子经验不足,还有心里早就有了预设。认为自己做不好,认为自己不可能。



6,被动接受命运的安排,讨好别人,不懂得拒绝



生活得很被动,喜欢被安排。这样的人,很喜欢讨好别人,有时候别人的要求自己明明不喜欢,也不好意思拒绝。



这一说来,生活中这样的人还真有点多呢?看起来,有点严重。今天我们就可以来了解一下——自尊。


经常有人说,这个孩子自尊心好强,根本不需要人去管她,自己就晓得去争取。有时候还听到这样的言辞,她自尊心太强了,一次失误,都不允许自己有,承受不了失败,一旦成功就非常骄傲。



什么是自尊呢?



这个概念很模糊,类似的词语还有很多,比如,这个孩子学习态度不好。学习态度是什么呢?什么是学习态度?是上课不认真听讲?还是作业潦草?还是其它的一些毛病?反正很不清楚,不确切是不是?


自尊是什么?


有一本专门研究自尊的书,是纳撒尼尔-布兰登写的《自尊心理学》,他说,“感觉自己有能力应对生活的基本挑战,以及自己值得拥有快乐的心理状态。



也就是说,不管遇到什么,不害怕,想办法解决,并有积极乐观向上,对自己的价值感,有很清晰的认知。


自尊良好,心理健康,这也需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的。自尊太强,就容易自负,自尊太弱,就容易自卑。



良好的自尊的人是什么样的呢?


1,自信


她们自信满满,对未来总是充满希望,失败无法打败她们,抗挫能力超强。一个人对自己自信,所表现出来的美丽是带着光芒的。



相信自己可以,相信自己能做到,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这不是让你喊口号,当你从心底拥有这种想法之后,你的整个人做事的状态是不一样的。


即使在做的时候,会遇到挫折,也会不断地去尝试新的办法,新的途径来解决问题。



2,不轻易被别人定论



拥有健康自尊的人,是不信命的,什么“命该如此”那都是狗屁胡说。她们对自己,对自己要做的事,有清晰的认知。她们认定,只要自己想要,一定就能得到。



3,有超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她们有很强的自我掌控能力,掌握自己的时间,很自律。能够把自己的压力很好地转移。



4,清楚自己的价值


即使别人不认可,暂时还没有看到任何直接地表象。但是她清楚自己存在地意义和价值。

5,内驱力在干事


独立,勇敢,都是内驱力超级强的人。



拥有健康自尊的人,她们很会管理自己的压力,有很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去避免一些消极的行为,比如自我毁灭。她们心中永远充满希望,即使遇到挫折,困难,只会让她们更加强大。有没有发现这样的人通常是干大事业的人,拥所有的品质。


对别人做出贡献,而且还能实现自我价值。斯宾塞博士论述了人类的五种需求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


这么看来,人们的最高追求莫过如此了。看来给孩子树立健康的自尊,对他的人生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我们要解决月月妈的问题,还需要了解,造成一个人的低自尊到底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呢?

 

1,生命的早期,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这样说来,好专业。就是孩子在3岁以前,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足够的满足。这种观点,在心理学类的书籍,都有很详细的解说。


3岁之前的孩子不还是个婴幼儿时期吗?是的。在孩子小的时候,孩子的需求很简单,吃奶,睡觉,保暖,当孩子哭闹的时候,父母要给与及时的回应。


当孩子哭闹的时候,搞得人精疲力竭,有的妈妈可能还会发脾气,甚至焦虑。这些情绪孩子都会感受地到。或者,有的妈妈很忙,孩子醒来就哭,又不理她,然后就不哭了,自己玩。


在孩子还是婴儿时期,有一个哭声免疫法,曾经风靡一时。孩子一哭就抱,你就会惯坏她,孩子小的时候要和父母分床睡,这样才能拥有好的睡眠。为了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孩子哭了后过5分钟再去抱她。



通过这种训练长大的孩子,出现了非常多的后遗症,比如,孩子有自闭症,人格分裂,等诸多病症。


可能我们不会去训练孩子的什么延迟满足,只是条件不允许,满足不了。




2,经常贬低孩子



中国人有,虚心,谦虚一说。怕孩子接受表扬多了,就飘起了。于是别人一夸赞自己的孩子,就打击他一下。或许父母的初心是好的,但是孩子接收的却不是这些。


我以为,只有中国人有这种习惯,国外的也有,书中有一个例子是这样的。



一个男孩,长得很漂亮,人见人爱的那种,。所以经常有人在他的父亲面前夸赞他。他也因此超级自信。但他的父亲却是这样的。


当别人赞美他,长得漂亮的时候,他爸说,“他只有在睡着的时候才是一个好孩子”

当别人夸他聪明,他爸说“他笨得连自己头疼都感觉不到”

当别人说喜欢他时,他爸说“你如果觉得他不错,你直接把他领回家吧”


你看,你看,这杀伤力太大了吧。比我们中国得家长还厉害。孩子得不到父亲的认可,但是这种贬低孩子的自我价值感的言辞,不仅伤害孩子,这种方式直接植入到孩子教育下一代中去。



3,给孩子贴上负面的标签



我们总是习惯用孩子以目前的行为表现,概括性的词汇评价孩子,比如孩子不怎么爱和别人说话,就说这孩子内向;这孩子,喜欢打人,是有暴力倾向;孩子数学成绩不是很好,就说这孩子不擅长数学……



孩子有时候并不是你“预言”的样子。小宝,两岁多一点的时候,在家里很怕见到生人,家里来客了立马躲进房间里,出去玩的时候,也不敢和别的孩子玩,更不会和别人说话。害怕妈妈离开,夜里要有妈妈才能睡觉。



是不是很符合一个内向的孩子的特点。你看到的,孩子就会一直是那样样的吗?时间过去5年,现在孩子在路上遇到同学会主动问好,当好朋友给她起个小外号,她也能无所谓地和她嬉闹,乘坐火车时,能够和邻座的人主动聊天,一个人睡一间房也不害怕,这些不都挺好的。



那么现在你还认为这个孩子是内向的吗?人是受环境影响的,也是不但改变的,小孩子的变化是惊人的,不要用你既有的经验去评判一个孩子,给她贴一个连你自己都不喜欢的标签。



给孩子贴上负面的标签,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就是你说的那样,即使你日后更加努力地去帮助孩子改变,也可能他不会配合,不去改变。如果经常说起,还会起到强化地作用。




4,不允许范错


我们都是从小时候开始长大的,都是不断犯错,可你有没有回想,自己在犯错后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比如,洗碗,把碗摔了;写计算明明很认真就是错了一道题;拿个杯子倒水喝,结果搞得满地都是……


事情一搞砸了,第一时间是很紧张,但是还没有其它的感受

然后爸爸妈妈就一顿狂批,指责,埋怨,训斥。


你怎么搞的,把水弄得满地都是,不会倒不要去倒。

这么大了,连个碗都不会洗,去,去,去,不要你洗,等下都摔光了。

这个时候,就会变成自责,害怕,悲伤,……


再下次去做的时候就不会那么愿意(主动),还会有一些当时的感受。


“犯错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成功的人有一个特质就是他们不怕犯错。犯错能使人更加坚定和自信,但这需要健康的自尊作保障。”



怎么样建立自己的自尊呢?



1,无条件的爱


父母爱孩子其实是无条件的,是无私的那种,但是为什么父母做法会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觉呢?认为,只有自己的行为,符合父母的要求爸爸妈妈才会爱我。



你乖我就带好吃的给你

你听话,给给你买乐高

你好好写作业,我就给你做好吃的


这些句子是不是很熟悉,但是妈妈的本意绝对不是想表达,你只有表现符合我的要求才会爱你,但是孩子确确实实的感觉到,这就是条件交换嘛!如果日后孩子做出错误的行为,他们就会认为“完了,我该怎么给爸爸妈妈交代,……”然后会做出更糟糕的事情来。


这个时候,无条件的爱,就起到了作用,不管你做出什么样的行为,爸爸妈妈的心中永远是爱你的。


这样的事情很多,很多孩子可能一时头脑发热做出了反响很恶劣的事情,造成了很不好的后果,但是怎么都不敢给爸爸妈妈说,最后甚至不惜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样负面的例子很多,就不具体说明了,比如:裸贷)



如此说来,是这种表达,和方式出了问题,而不是父母的本身出了问题。那我们只要改变一种说法就好了。


你懂得控制自己的行为了,证明你进步了,你一定为自己感到骄傲,爸爸很期待。

你不好好写作业,妈妈不太喜欢你这种习惯,这也会让你很难受。



孩子的行为是否改变,应该回到孩子的本身。而不是,努力做好为父母高兴。爸爸给你带好吃的,是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我爱你,正好也有充足的时间。


还有一个例子,我努力工作,赚钱养家,才是爱孩子。那不赚钱养家,不努力工作就不爱孩子了吗?


所以这个就很明显。我们爱孩子,是什么时候都爱。我们努力工作,赚钱养家,是我的责任和义务。因为我爱你,所以更乐意承担这份责任。但是我不会对别人这样做,甚至对我自己。在我心里你是独一无二的,我希望你过更好的生活,因为这对我来说很重要。


当孩子得到了无条件得爱得时候,她也会全心地去爱别人,去欣赏别人。


2,3岁之前给与足够爱和陪伴


科学研究发现,孩子人生最初几年地经历对他们未来地心理认知发展至关重要。通常,人们会认为,那个时候孩子小,他们什么都不懂。让他们吃饱穿暖,谁带都一样。


在中国,在这样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很多父母是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孩子和家乡,是无奈也是心酸。



在孩子三岁以前,保护他们的心理也一样重要。一个孩子最开始的那几年的父母陪伴,满足他们的需求是在滋养他的自尊和信心。



3,给孩子正向的评价为导向


根据吸引力法则,你说什么就会吸引什么,以前有人把孩子比喻成原件和复印件,这个还不确切。孩子的大脑有的时候就像一个海绵,你把它放入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它就会吸收什么。


下面有一组正面和负面的一些词语,可以对照着感受一下


正面负面

有魅力丑陋

聪明  智慧  伶俐愚蠢  傻

风趣  幽默愚笨  荒唐

勤奋  高效  讯捷懒惰  迟钝  低效

整洁  有条理粗心  邋遢

友好  外向害羞  孤僻

有礼貌 品行端正淘气  品行不端  娇惯

善解人意野兽  笨驴  蠢猪

可爱  快乐讨厌鬼 惹人烦 丑八怪


由正向的评价为中心去引导孩子,让她弱化孩子暂时的不足,


我们对孩子积极的品质认可,他们就更有可能发展出健康的自尊,并坚信自己的善良本性。


4,允许孩子范错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是不断犯错的,作为父母不能以自己能力来要求孩子,或者显示自己的优势。


孩子把碗打碎了,

没关系,下次拿好就好了。


即使当时心情也很不好,至少,我们可以什么都不说。也比责怪强。我们在这一生中,谁没有摔个杯子或者是碗呢?


说过很多次,计算细心一点,怎么又错了?即便你做再多的计算,也有错的可能,只不过多练习了后,正确的可能性大一些,但是和责怪,没有关系。


“错了,没事的,我们多练练就好了。”对孩子多点耐心,多点宽容。


5,发现孩子的优点


关于发现优点,从另一个方面说就是满足孩子获得别人赞赏的需求。发现孩子的优点,让孩子对自己认可,觉得自己是在某些方面很棒的,慢慢建立对自己的信心。当她面对自己不擅长的,未知的东西的时候,能够勇敢地去尝试,去不断地改变。



发现孩子的优点,让孩子感觉到自身的美好,相信自己能行,是一个很特别的人。不断强化他好的行为,好的地方,才能越来越好。


有些孩子,真得是要用放大镜去发现她得优点。因为,有的时候,真的是,太调皮,太恼火,全都掩盖我们双眼。一想到就气,提都不想提,说个优点吧,立马就想那些咬牙切齿的行为。


比如,写个拼音,能把字母弄得倒过来,写个字能写反,你说怎么表扬?

“你看,这是咋写地,都把字母写倒了,真是服了你”“这都写得什么?字都弄反了?”

来,学一招。

“看,宝贝,这个拼音啊,你这边全都写对了,只要把这个字母倒过来就全对了。”


有些批评或多或少都带些情绪,孩子心里自然也会有情绪,但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且还要孩子能够自发的去改变它。


经过多方证实发现,当你想指出孩子错误的时候,你可以先找一个他做的好的地方,然有再指出问题。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三明治批评法,就是先说一个好的,再说要改的错误,再加一个表扬。


比如:月月的字今天写得很工整,这个题目能够答得仔细一点就更好了。还有作业完成的时间也比昨天快了。



我们经常是看到孩子的缺点多,忧心孩子的缺点给她造成的影响。在我们心里孩子绝对不是一无是处的,如果我们持续地去批评,去训斥,那么孩子只相信他接收到地东西。



孩子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挑战性,给孩子建立良好的自尊,让他们在今后无论遇到什么,都能拥有积极的心态,足够的勇气。

如何帮助孩子树立健康的自尊,做一个阳光向上的好孩子?_第1张图片

让孩子拥有健康的自尊,内心就像有一个小太阳一样,总能驱动阳光,对抗生活中的一切困难。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帮助孩子树立健康的自尊,做一个阳光向上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