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消失的游牧部落

读一本书,更多的时候就像是听作者为你娓娓道来的讲述着一个故事,这种感觉在读一本小说的时候更是如此。《额尔古纳河右岸》就是如此,一个讲述着鄂温克族游牧部落的爱情、信仰、习俗与变迁的故事。

作为黑龙江人,成长于松嫩平原的一大遗憾就是未曾见过大兴安岭森林的样子。平原的地势一眼望去缺少波澜,也便少了一些趣味和神秘。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则不然,山岭连绵,高耸的树木将远眺的视线遮蔽起来。置身其中,视野内是森林的深邃,阳光透过森林缝隙,若隐若现。额尔古纳河右岸,便是大兴安岭西侧。河流与森林相伴,灵动的水与神秘的林,我想自然便是这样了。

偶然遇见《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没有一丝犹豫便买下来。翻着书页,我通过文字,与期待中的自然与原始相见。书本的内容是叙事性的风格,由一位鄂温克族的老者讲述着她一生的见闻。这些见闻里,记述了鄂温克游牧民族的原始崇拜、氏族社会与时代变迁。

万物有灵与原始崇拜

对自然充满敬畏之心的民族或部落,大多都还保持着万物有灵的原始崇拜信仰。他们对自然界存在的一切都充满着敬畏与好奇,认为自然万物都是有着生命意义的存在,并且生活的所得都是得到这些神灵照顾的结果。

所以他们拜奉山神,拜奉河神,拜奉熊祖母,将自然的规律与自然的馈赠以原始崇拜的形式赋予合理性。同时,形式化的仪式又是很好的组织凝聚的承载,氏族的人们在仪式中强化认同,又增强了凝聚力。

万物有灵的承载人便是萨满。

在黑龙江的传统文化里,跳大神大多指的就是萨满的舞蹈。萨满是能够连接神灵与现实的人,他们在氏族中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是祭祀的主持,是部落的决策者,是医生。书中的两代萨满的诞生都充满了神奇的属性,他们似乎是得到了天命的指引,在一瞬间便具备了萨满的神力。

萨满掌控的部落的规则与传统,他们用各种仪式与舞蹈来拯救危机。然而萨满是清醒的,他们懂得万物有灵,他们更清楚万物平衡。有得必有失,当萨满以舞蹈拯救了某个人的时候,那么萨满自身必将失去一位至亲。他们痛苦,却不能表露。他们想逃避,却永远不能拒绝有求之人。

故事中,妮浩萨满是让我印象深刻的。为了拯救另一个部落的麋鹿,她失去了腹中的孩子;为了治疗部落的族人,她失去一个可爱的孩子。每一次在这种情形出现的时候,她清楚的知道一切代价,只是无法拒绝,只能以歌唱来诉说内心的苦痛。

“孩子呀,回来吧

你还没有看到这个世界的光明,

就想着黑暗去了。

你的妈妈为你准备了皮手套,

你的爸爸为你准备了滑雪板,

孩子呀,回来吧。

篝火已经点燃,

吊锅已经支上。

你不回来,

他们坐在篝火旁,

也会觉得寒冷。

你不回来,

他们收着满锅的肉,

也会觉得饥饿。

孩子呀,回来吧,

乘着滑雪板去追逐鹿群吧,

没有你,狼就会伤害

驯鹿那美丽的犄角。”

没有华丽的修饰词语,却仍觉得这样的歌才最能表达一位失去孩子的母亲最为真实的情感。

想象力与隐喻

万物有灵也是少数民族的强大想象力的展现。熊祖母、狐仙、树神、灵兔......在鄂温克族的世界观里,每一个生物都可以有着一个人像化的形象出现。熊祖母憨厚,狐仙狡猾,树神稳重,灵兔聪颖,大自然的神灵们在无时无刻保佑着,发挥着它们的善。

想象力的延伸是对于生活世界描绘的隐喻。

“冬日的风中往往夹杂着野兽的叫声,而夏日的风中常有猫头鹰的叫声和蛙鸣。希楞柱(注:帐篷)里也有风声,风声中夹杂着父亲的喘息和母亲的呢喃。”

“她哭着,见了我就扑到我怀里,说鲁尼是个坏东西,他身上带着一支箭,要暗害她。”

人类的行为,确实也不过如此而已,我们终究还是从属于自然的。

部落变迁

游牧部落的特征是随自然而迁徙,轻易不会定居。他们的行动决策在萨满根据驯鹿的状态做了决策之后,便会即刻迁徙。

故事讲述者的一生,经历了童年的自在,中青年时期的日本统治与二战后城市化建设的侵扰。部落从最开始保持原始游牧的习俗,到逐渐被现代化思想和城市化管理的优越性所取代。新生代的部落青年逐渐厌倦了迁徙,他们渴望定居在城镇。那里有现代的文化,有优质的教育与医疗,有一切更好的可能。

氏族部落的传统,在老者的眼里一点一点的,一代一代的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而被打破。她仍在固执的坚守这传统,陪伴她的只有内向的孙儿。

从最开始的封闭,到被外界打破了部落的宁静,一切变化就像洪水决堤一样,快速地冲击着氏族部落。她从来没想过,传统就会这么轻易的被放弃。更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这传统的守护者就只剩下了自己。

语言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本中长篇小说,在故事叙事的过程中语言平实,在讲述民族特色的时候充满着灵动。虽然文中遵循着鄂温克族专有名词与名字,但是并不妨碍阅读。

叙事的语言就像是有一位老者真的就坐在你的面前,为你讲述她一生的故事,节奏不紧不慢。在她快乐的时候,你和她一同感受着快乐;在她悲伤的时候,你与她一同体验着悲伤。

情同身受。

“事后依芙琳对大家说,达玛拉在回营地的途中是一路走,一路玩,就像个孩子似的,碰到蝴蝶捉蝴蝶,碰到鸟儿学鸟叫,碰到野花就采上一枝,插到头上。所以到了营地的时候,她满头都是花,就像顶着个花篮。只是到了营地的时候,她不肯进希楞柱,坐在地上哭了起来。她叫着林克的名字,说,你不在了,我不愿意进去,我嫌里面冷啊......”

“父亲走了,他被雷电带走了。从此后我喜欢在阴雨的日子里听那轰隆轰隆的雷声,我觉得那是父亲在和我们说话。他的灵魂一定隐藏在雷电中,发出惊天动地的光芒。”

故事都是以这样的语言讲述着。读到中间的时候,其实就隐约能感觉出来故事的整体是个悲剧。就权且接受了吧,人世间又哪有那么多喜剧结尾,死亡与消失,注定就是件让我们悲伤的事情。

对于游牧民族的鄂温克部落如此,对于故事的主角亦如此。

接受那些能接受的,同时也接受那些不能接受的。当岁月的风刮过我们年老时的白发,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有回忆,其实已经很好。

“月亮升起来了,不过月亮不是圆的,是半轮,它莹白如玉。它微微弯着身子,就像一只和谁的小鹿。月亮下面,是通往山外的路,我满怀忧伤的看着那条路......那上面卡车留下的车辙,在我眼里就像一道道的伤痕......”

“我讲了一天的故事,累了。我没有告诉你们我的名字,因为我不想留下名字了。我已经嘱咐了安草儿,阿帖走的时候,一定不要埋在土里,要葬在树上,葬在风中。只是如今选择四棵相对着的大树不那么容易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消失的游牧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