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9

诗词作品赏析二则

《立冬遣怀》赏析

空无居士

        北方的风先生近作《七律.立冬遣怀》,无论思想境界还是艺术造诣方面,都是难得佳作。为了便于赏析,全诗抄录如下:

              立  冬  遣  怀

                北方的风

重阳才去又临冬,年至古稀枫叶浓。

昔日曾怜端砚墨,今朝痴爱小园松。

炎凉世界卢生梦,冷暖人间暮色彤。

造化无私酬宿老,银装素裹赋骧龙。

      这首七言律诗,真可谓情景交融,事理圆通,心声蕴藉,神韵性灵。我们就来逐联赏析。

      首联出句:“重阳才去又临冬,”交代了时令节候,重阳节也就是老年节刚刚过去,立冬节又到了,马上就开始进入冬天了。多少年老诗人写这个主题,总是悲秋更惧冬,常常流露出颓唐靡废的情绪,多多的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叹。微信老友群聊时,一些什么“人生哲理”呀!“好好活着真言”呀!“追求长寿秘诀”呀!东拼西凑的顺口溜,真是目不暇接。可是,北方的风先生这首诗中,却丝毫找不到那种人云亦云的嗟叹情绪,读后给人以振奋之感。首联对句:“年至古稀枫叶彤。”正是位于较高的人生视角,乐观明朗地表达人生态度,希冀老有所为。谚语“十月里有小阳春”,枫叶色韵更浓,霜叶红于二月花嘛!首联,作为律诗的内容结构“起、承、转、合”的起始,就用时令节候与诗人自身年岁及自然景物,含蓄地表达心态及人生观价值观,把这次限韵诗,必用的韵字“浓”发挥得淋漓尽致,赋予了无穷的意味,简直是不用都不行,更能体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字功底与娴熟的创作技巧。

        颔联,作为律诗的思想内容承接部分,有多种方法与技巧。可以“直接”、“转接”、“倒插”、“旁引”等多种手法,但一定要与首联起始吟咏内容紧紧相关,并起到主题深入发展的作用。本诗作者用“昔日”、“今朝”,从时空的纵向扩展,又用“曾怜”与“痴爱”进行回忆与抒发当下,情感始终没有变。只不过年轻时注重刻苦读书勤奋写作,而如今已年逾古稀体弱多病,动笔虽然不如过去勤,但是人生阅历更加丰富,创作经验更加老道,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更加浓重。由“端砚墨”写作雅兴,到“小园松”品格修养,正可谓德高望重造诣精深且多才多艺的诗坛领袖纯真写照。最让人佩服的“怜”与“爱”两字虽然同义,且位于重要音节上,但作者却分别用了“曾”、“痴”做修饰,时空迥异,在此联的对仗中并无“合掌”之感,实乃技巧与功夫所致。

        颈联在律诗中大多都是转折作用,使主题内容作横向扩展,意境空间更加广阔。有些诗友作品思想内容真不错,文字功夫也不欠,起、承、衔接也紧凑,就是转不出去,并且语言缺乏跳跃性,显得格局狭小,只是一条线,形成不了面,更谈不上立体空间。更有甚者,写鸡就说鸡,写鸭就说鸭,使人有足不出院,老死家中的感觉。赋、比、兴三种手法只用赋,不善用比兴,实难入诗道。古代封建社会的闺阁千金,碍于封建礼教仪规,还会用“频呼小玉原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来传情呢(哈哈哈哈)!这还是表面的现象,诗能到这样的含蓄境地,就相当优秀了,可是宋代的高僧就是用这两句艳诗使其弟子开悟,“认得声”,那更可谓吟诗入道了,是更高的妙用了。本诗作者的            颈联,一下子跳跃到了“炎凉世界”与“冷暖人间”,真是意境开阔,并且感觉自然连贯。这里并不象有些作品,一谈到“炎凉”“冷暖”就看破红尘而悲观厌世,而用“卢生梦”也就是黄粱梦的典故,充分认识到世界如梦如幻,人生如寄如客,把功名利禄视若烟云。但作者所采取的是积极的人生态度,“暮色彤”,表达出作者忘我无私、乐于奉献的高尚人生观与价值观。由于诗作者极强烈的真、善、美思想意识游于笔端,并且用“卢生梦”与“暮色彤”的半句宽对,把颈联出句与对句句首的“炎凉”与“冷暖”合掌嫌疑感消失得无影无踪。并且利用这两个近义词,已在字位上自然形成了反对的特点,更加开阔和深化了诗的意境。

        北方的风先生已经七十四岁高龄,还患有多种老年疾病,却一心投入到我县的文化事业,为诗社培养新人呕心沥血,为京剧票友联谊会奔走南北。见其诗而知其人,我们常常被他的精神和人格所感动和鼓舞。这首七言律诗,颔联、颈联对仗工整,节奏鲜明,旋律跌宕回转,运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化腐朽为神奇,令人没有理由不叹服。

        尾联是收尾,一定要与主题相合。出句紧紧连接颈联,“炎凉世界”与“冷暖人生”只是多数人的一种主观认识而已。作者明确吟出了大自然的造化是无私的,不偏不倚的,充分映射出诗作者唯物主义世界观与豁达胸怀。“酬宿老”是一句感恩情调的乐观主义歌咏,意境颇深,妙极了,自然回到了原来主题,与“浓”“彤”物象相照应,老有可为,老友可乐,老有奉献。“银装素裹”,是北国冬季风光特色,多么净洁无瑕,多么空旷澹远的境界啊?冰雪世界,却不着“雪”字,正可谓意在言外之妙用。“赋”,写作嘛!诗人的天性嘛!“骧龙”,骧,马昂首奔跑的姿态,龙,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字面意义不难理解。这里是诗人喻以振兴家乡文化事业的理想和目标,言已尽而意无穷。骧龙,就是龙马精神,不但意义明确,造词也不生涩,且很顺畅。古人常常把龙与马联系在一起,其根源要追溯到《周易》,乾卦是易之首,是易之蕴,是整个周易的关键。乾卦代表“天”,其爻用龙作比喻,“说卦传”中又有“乾为马”的文字,都是比喻。而网络上有些诗作生搬硬套,东拉西拽,词不达意,生吞活剥,罗列物象,令人费解,不知所云。还有的满篇标语口号,堆积文字,直白浅陋,并无多少艺术价值。这两类作者,若有机会读到北方的风先生作品,应当得到很好的感悟(也包括我)。

      另外,北方的风先生音乐造诣极深,京剧曲谱的视唱,不是任何懂一点音乐的人都能办到的,并且皮黄的各种板式腔调完全精通,对东北二人转也有相当的研究。难怪先生的诗词作品,读来朗朗上口,极有音乐感,这都是我们要用相当的功夫来学习的。

      以上只是个人读后的一点点肤浅认识,又难免限于偏颇,为使先生雅作不被曲解,望诗友们斧正。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