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三国荀彧,一生勤勤恳恳,为何处处是悲剧

荀彧称得上三国时期最出色的谋士第一,因为他拥有王佐之才。后投入曹操麾下,成为曹营里的第一谋士,荀彧为曹操建立功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不管是出谋划策还是主持政务、举荐人才等,均有他的决胜千里的不世之功,所以他是曹操的子房。可是最后还是被曹操所杀,可以说荀彧的一生是悲惨的,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他的悲剧呢?接下来从四个方面去探究。

第一,动乱的时局。

东汉末年,王朝腐败,阶级矛盾激化。一方面农民无法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纷纷揭竿而起,爆发起义;另一方面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权利争夺,形成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在此时,像荀彧这样的儒士的利益也受到了冲击,他们的生活节奏乱了,所以,他们希望早一点结束这样的生活。

但是他们手中没有权势,既不能割据一方,也不能擅权一时,更不能参加农民起义。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得不找一个依附,在为之效命的同时,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但此时,他们此时选的定是军阀割据且有实力的一方。因此当他们急需人才之时,欢迎他们的加入,希望谋士为他们出谋划策,压倒一方,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把名士尊为高人,而是要把他们把控在手中。

所以,荀彧也不例外。虽然曹操经常采纳他的意见,并且多加欣赏他,但是下属永远只是下属,其生死决定权仍然在领导手中。

第二,荀彧的忠汉思想根深蒂固。

荀彧是一代儒士,所以忠君爱国是他人生的追求。曹操在反董卓的斗争里表现出来的决心,让荀彧很欣赏,加之曹操的才能,有拯救汉室的希望,所以他投了曹操。之后,荀彧便尽职尽责,为曹操出谋划策,举荐贤才。在他的心里,助曹就是为天子扫除乱军,也就是说,助曹就是救汉。

但是他错了,曹操最初确是要光复汉室,可是随着自己对汉朝的了解,以及自己军队慢慢地壮大,他的野心越来越膨胀,他不愿再屈于人臣,而要自己成王,自己立业。但是荀彧的想法自始至终就没有变过。

第三,荀彧的性格。

荀彧是一个讲求原则,待人真诚的人。这样的性格使得荀彧能施展才华,得到曹操的重用。曹操有何难处都会请教荀彧,或荀彧觉得哪有问题,他会主动会向曹操谏言。在反对曹操进爵国公之前,荀彧的进言并未触怒过曹操,所以排除阻碍,终成霸业。

可是这样的性格也有副作用。荀彧在曹操进爵国公,加九锡之事上,仍表现得那么有原则,以不宜如此直接回绝董昭,自然会造曹操的嫉恨。如果他能隐忍,内敛,一味的顺着曹操,可能就不会有这样的悲惨结局了。可是性格不太容易会改变,所以,悲剧早已注定。

第四,曹操的处事风格。

曹操的处事风格,有一句很流行的话语,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比如他曾诛孔融,杀华佗,赐崔琰等,都很好的体现了他的处事态度。而荀彧的死,与曹操的这种处世态度紧密相关。

当曹操得知荀彧阻碍了自己的步伐,触犯了自己的利益,他同样不会手软。当得知荀彧反对自己金爵魏公时,曹操觉得荀彧有负于他,他给了荀彧一切,自己的大事却遭到了他的反对,既然荀彧不义,别怪他曹操不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造成荀彧悲剧人生的原因有四个:动乱的局势;忠君爱国的思想;自己直率的性格;还有曹操的处事风格等。所以,荀彧的不幸是多方原因的合力,如果去掉其中一个,也许他的人生结局会改写。

你可能感兴趣的:(解读三国荀彧,一生勤勤恳恳,为何处处是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