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七、八、九回梳理与解读

《三国演义》第七、八、九回梳理与解读

第七回情节梳理: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

1.冀州韩馥给袁绍送粮草,袁绍反而想借公孙瓒之手夺了冀州。袁绍约公孙瓒,公孙瓒欣然兴兵,韩馥向袁绍求助,袁绍趁机取了冀州,韩馥只好往投张邈。袁绍手下诈董卓兵射死公孙瓒之弟公孙越,公孙瓒起兵为弟报仇。

2.公孙瓒被袁绍大将文丑追赶,被赵云所救。第二天公孙瓒与袁绍作战,时胜时败,相持两月后,董卓降诏,二人讲和。

3.袁术向袁绍借马匹,不与;向刘表借粮草,不与。袁术约孙坚伐刘表。

4.孙坚带长子孙策杀奔樊城,势不可当,刘表损兵折将。狂风吹断了孙坚帅旗,韩当劝阻罢兵,孙坚不听。刘表之将蒯良派手下吕公引诱孙坚中埋伏,孙坚被乱箭射死。

5.黄盖生擒刘表手下黄祖,孙策派桓楷讲和,用黄祖交换父亲尸首。刘表是否同意呢?

第八回情节梳理: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1.孙策换回父亲尸骸,后回江东招纳四方豪杰。

2.董卓自此愈加骄横,自号“尚父”,出入都是用天子仪仗,在长安城外筑郿坞供自己肆意享乐。当众烹煮投降的士兵,斩张温人头,以此恐吓百官。

3.司徒王允与其歌伎貂蝉计划设连环计离间董卓和吕布。先请吕布入府喝酒,席间将貂蝉许吕布;再将董卓请入府喝酒,席间再将貂蝉许给董卓;对前来问罪的吕布说董卓接走了貂蝉。貂蝉假意对吕布有情,吕布心念貂蝉。貂蝉约吕布凤仪亭说话,被董卓看见,二人翻脸。董卓追赶吕布,被李儒撞倒。

第九回情节梳理:除凶暴吕布助司徒,犯长安李傕听贾诩

李儒劝董卓将貂蝉送给吕布;貂蝉在董卓面前哭诉,董卓送貂蝉去郿坞(不使貂蝉与吕布相见)。

2.王允劝吕布杀董卓。仆射士孙瑞、司隶校尉黄琬献计,派李肃向董卓传天子诏,说要禅位于董卓。董卓高兴地回到长安,吕布刺杀董卓,又杀李儒,董卓势力被毁。

3.蔡邕哭董卓,王允下令将蔡邕下狱缢死。

4.董卓手下大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投凉州,贾诩建议他们聚兵然后进发长安为董卓报仇。吕布出长安上阵,吕布虽英勇,但计谋不及四人,总是失败。四人有董卓余党李蒙、王方为内应,攻进长安。吕布只好弃家小去投袁术。

5.王允及其家族都被李傕、郭汜尽行杀害。


第七、八、九回解读:

有人说《三国演义》是若干男人的奋斗史,我想,即使是男人的奋斗史,也应该有些美好的事物,比如正义,友情,诚信等,可惜,很少。所以《三国演义》里男人虽多,真正的英雄很少。

前几回里的袁绍,给人的感觉是没多大能力,不够有主见;这三回里的袁绍,却是一个做事没底线的人。冀州韩馥送你粮草,你不但不念恩,反而想夺走他的地盘,而且还借公孙瓒之手夺走。既然与公孙瓒约好了,那你夺了地盘就应该平分啊,你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派人假冒董卓部将杀了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

为了目的,不择手段,做事做人没底线,这是我对袁绍的评价。

孙坚不听部下劝阻,要接受袁术的邀请去打刘表,自己丢了性命,可见其刚愎自用,有仇必报的性格。可是当初约他的袁术呢?并没有露头啊。袁术也和袁绍一样,借刀杀人。

吕布虽有英雄的材质,但是一没有原则正义,两次认义父,两次杀义父;二没有谋略,所以才被王允和貂蝉骗得团团转,经不起别人的挑拨。

董卓简直就是一个恶魔,在《三国演义》是恶之极致。他先是废立皇帝,然后迁都,接着建郿坞。既把持朝政又荒淫无度,烹煮降兵,残忍残暴至极啊。

司徒王允,成功利用了董卓好色这一弱点,也抓住了吕布勇而无谋的弱点,用貂蝉施连环计,离间董卓与吕布,最后董卓死于义子吕布之手。

看起来,是董卓养虎为患,他对吕布多好啊,给赤兔马,给金珠玉带,认之为义子。

但实际上,董卓是死于正义之手,因为王允已经对吕布晓以正义,用天下正义给了吕布杀董卓的理由。

董卓之死,也是自作孽不可活。他作的恶太多了,所以众叛亲离。

在东汉末年,为什么会出现董卓这样的大奸大恶者?要说朝廷百官甚多,四方豪杰甚多。但是这几回看到了朝廷官员中明哲保身的多,就是有愿意主持正义的,也不能团结大多数;四方豪杰中,也曾阻止了英雄联盟,但是各有各的心思。真正忠于汉家王朝的又有几个呢?当朝廷暗弱,诸侯们想的是取而代之。

(不是详细的解读,只是写个思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国演义》第七、八、九回梳理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