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国内(甚至包括国外)关于学习方法讲的最好的书,它不像《学习之道》和《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一样通过统计推理结论。也许受《易经》的影响,他首先提出了理论的局限性和适用性。本书对我来讲最有意义的两点:一是了解临界知识;二是建立反思习惯。
1 作者与本书
1.1 作者成甲,「得到」APP“每天听本书”栏目说书人,北京京都风景生态旅游规划设计院常务副院长,被罗辑思维评为“全国最会学习的人之一”。
1.2 这是一本讲学习方法,讲哪些知识应该优先并重点学习的书。非常感谢作者将自己的方法拿出来分享。
2 临界知识定义
2.1 通过学习和掌握少数重要但是影响广泛的规律,并以此建立的认知,应用在各个领域中,就能形成自己的跨界竞争优势。而这些能够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的重要基本规律,被称为临界知识。
2.2 如果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优先主动地掌握临界知识,掌握事物背后重要的基本规律,那学习效率就会高得多。
3 应用临界知识的原则
3.1 要了解知识的可靠性和局限性。要确保这个规律是可靠,经过了广泛地验证,并且清楚这个规律的适用和不适用的领域。
3.2 优先使用“硬科学”的规律。即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这样的学科,而软科学是指社会学这类的学科。
4 学习临界知识的两个心态
4.1 绿灯思维,当我们遇到新观点或不同的意见时,第一反应是:哇,这个观点一定有用,我应该怎么用它来帮助自己?
4.2 以慢为快,曾国藩打仗的思维是“结硬寨、打呆仗”,用慢功夫打通知识的阻塞;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尤其是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
5 学习临界知识的三个方法
5.1 反思(这是本书学习方法精髓所在,但过于无趣而且短期看不到高雅,真的很难坚持)
5.1.1 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反思的实质是对假设进行校正。比如,反复思考研究当初做这个决策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当初的假设正确吗?
5.1.2 用《高效能人士7个习惯》对标,反思做事原则是否按照这个执行了;用《影响力》对标,反思做事方法是否按照这个执行了。
5.1.3 反思的方法:从小事反思深入突破;将生活案例化处理;培养做反思日记的习惯。
5.2 为教而学
把教别人当成自己学习的过程。因为我们为了让自己能够教别人,就要做大量的准备,以防被别人问倒。
5.3 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往往就能够更快速地发现和掌握问题背后的规律,理解一点就通达一篇,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率。
6 学习临界知识的三个技巧
6.1 记录
一个好的记录,要做到两点:第一点,要记录整个事情发展的过程;第二点,主动地记录看不见的关系,而不仅仅是记录流水账。
6.2 定期回顾
6.2.1 不去回顾,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两者之间其实是有联系的。
6.2.2 回顾的内容:目标是什么?实际情况是什么?为什么?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6.2.3 时间轴回顾法
a.审视我们现在所处的状况。让我们现在骄傲的事情是什么?取得的成就是什么?遇到的困难与障碍是什么?
b.用三条线索记录过去10年的关键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重要事件;发生在家庭、公司或自己所在机构的重要事件;发生在全局(组织之外,包括国家、世界)的重要事件
c.看看这些事件有什么关系,它们如何影响了我们今天的生活?
6.3 付费购买
一方面是指通过“买时间”来增加有效学习时间;另一方面是指,通过买“高质量的知识产品”或“向专家付费”获得咨询建议,来提高学习效率。
7 通用临界知识
7.1 复利
含义: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加强A,不断循环。
7.2 概率
在不确定的世界里,我们可以选择不断地投入成功概率最大的事情当中,并且避免小概率事件给我们带来的致命打击。
7.3 二八原则
20%的人拥有80%的钱,20%的客户带来80%的利润,20%的品牌占有80%的市场
7.4 系统思维
通过系统模型分析,找到系统关键解,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系统关键解,是指一个系统中的特定位置——对其施加一个小小的变化,就能导致系统行为发生显著的变化。
7.5 黄金思维圈
你遇到每一件事情,首先问“为什么”,也就是,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7.6 进化论
在变化的环境里,行动的跟进常常是迟缓的,我们会在新的环境中“与鬼共舞”。因此,我们应该构建信息优势,让自己及时看到环境的变化。
7.7 安全空间
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作,或在极端情况下,为了不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所做的准备。(例如:保险)
8 感悟
8.1 要对通用的7个临界知识做专项的学习,每个知识找3本最好的书来阅读形成应用体系。
8.2强化本书反思部分的内容,每天留出反思时间,根据“影响力”和“七个习惯”的方法进行对标。时间设置在每天晚上11点,先做个反思模板。
8.3定期回顾,对事情进行复盘,每月一次或者每件重要的事情结束后一次。
8.4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我在什么领域比身边90%的同龄人要强?”这是我的能力圈,站稳后再向边界拓展。(这也是《深度工作》和《优秀到不能被忽视》告诉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