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世界上孤独的人,都害怕迈出第一步。迈出的那一步,如同从安全感环绕的舒适区中,迈向成长区,这时会有恐慌、不舒服、感觉不愉快,但这些都只是「结果」。因为在面对不熟悉的环境,你还是有能力去影响你的行为,也让你自己相信,你可以做到。
这也是卓越与平庸间,最大的区别,因为卓越者在迈出那一步时,已经人「意识」到自己拥有「选择权」。
如同神木之所以被称作神木,在于神木的种子落在泥土时,就已经决定要成为神木。所以即便环境在寒冷,即便周遭多么的寂静,都不断的坚持下去,因为种子已经选择成为神木,过程的一切只是为了点缀出他是神木的资格。
神木之所以被称作神木,在于神木的种子落在泥土时,就已经决定要成为神木。
01「选择权」来自觉察
不论环境有多么的艰困,你都有「选择权」,看到更美好的未来,与此同时,你也可以选择用另一种光点来看待。例如,例如尤努斯在孟加拉大学教经济学的期间,发现自己所教的与所学的,跟自己走出校外后看到的世界截然不同,这时内心有两种选择:一种决定理解问题做出改变,第二种,面对问题视而不见,或者说,得过且过的生活下去。
尤努斯选择了前者,追寻着内良知来去思考,于是就询问当地一些制作竹椅的人们,才了解到,制作这一张精致的竹椅,最后只能获得2每分的美元,因为银行不借钱给这些穷人,于是只能向高利贷借钱来买材料制作,在通过这些竹子商来转卖,最后只能拿到这些钱。
于是尤努斯去找寻同样情况的42人,才发现解决这样的问题只需要借给他们27美金,就能获得更高的制作费用,以及免去被借高利贷的压榨。
后来向许多银行询问,能否开出小额借贷给这群人,却被银行已他们是穷人为由,认对这些穷人没有办法确定能否还钱,即便还钱了,放大到全国范围来执行,又可能会遇到其他地区的穷人不还钱。
最后尤努斯自己开设了专为穷人所设置的小额借款银行,穷人不仅借到钱,赚到比原本更高的收入,更是有信用的还款。最后在2006年尤努斯获得贝尔和平奖,并且说出「贫穷,应该属于博物馆,不属于文明世界。」在此期间更不断依据这样的信念行动着。
拥有「选择权」看似简单,却反而是人们常忽略的概念,往往我们会以为「没有选择」但事实正好相反,任何事情的发生,不必然是我们内心所想像的,更多的是你内心如何看待。好比,回到家里,看到孩子在墙上到处乱涂鸦,这时你有几个选择,一种责骂孩子涂鸦,一种欣赏孩子涂鸦的成果,又或者软硬兼施。
这意味着,遇到一件事情,你不会只有一种解决的方式,你的内心还是拥有着「选择权」,能够做出不同的反应。而这一切的改变来自于,你是否「意识」到。
02如何培养自己有意识,能够做出其他的选择
怎么培养自己「意识」到还有其他的选择权,这就在于思维模型。更具体的说,是「思维模式」的转变。
我们会发现人类从狩猎采集的时代,进入到农业时代后,直到后来的工业时代,不论从粮食、生活用品、生活环境,都比起人类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还要来的富裕。
曾经90%的人口从事农业,才能满足所有人的生活粮食,但是现在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只占人口3%,却不仅能够满足国内,还能做到外销。这一切的转变,就在于工业化时代,让生产过程标准化、流程化,更有效率的生产。
这些被释放出来的人力,转向「知识」生产,进入到金融、科技、研发等让人拥有高度思考的事情。而我们这一代人正逐渐从「知识时代」,迈向「智慧时代」这两者间的思维模式,又将进入新的思考模型,例如新的知识、新能力等,这就是所谓的「全人思维模式」
03掌握正确的思维「全人思维模式」
「全人思维模式」包含了人类四大要素:身体、心智、情感、心灵。这四种要素,就是以「人本」为出发。
这也是为什么制造业的生产设计,或是服务业的体验流程,都在强调以用户为导向,站在用户的角度来思考。这种以生产者,转向消费者的思维趋势,就是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
以物为中心,是不相信人,通过制度、控制、中心化架构等,以防止与创造恐惧的心态来管理;相对于以「人」为中心,则是认为人有「潜能」,认为每个人都有他的天赋,这就是从「相信」人为出发,通过给予信任感,来释放人的动能。
思维模式的转变,就好比人类还不知道细菌造成病痛,认为只要通过放血,就能治愈,甚至有人因为放血过多,让身体更虚弱到死掉。
直到十九世纪人们发现,影响人类病痛的是细菌后,人类在解决病痛的问题上,有更有效的方式在解决。
思维模式就是你手中的工具,在对的时代拥有适当的工具,则是在引导你看到不同选择后的结果。所以在智慧时代,能否「意识」到自己拥有选择权,做出不一样的行为,有一个底层思维,那就是以「相信人」为出发点的全人思维模式。
04厘清跨出改变的边界与方向
不论古今中外,那些影响世界,为这世界做出贡献的人,都拥有着共同的特质,那就是「知道自己能够做出改变。」
但改变不是说像魔法一样变出来,或者说从十层楼高的地方跳下来,然后在第三层楼时说停止。
所以这些改变就会有「条件」,这也是人类生活在物理世界的框架中,要先理解的原则,这基于两种条件,第一,物理原则;第二,良知原则。
第一,所谓「物理原则」就如同万有引力,人会有生老病死等无法抗拒的物理作用,这些物理条件的限制,才会知道,哪些改变是符合物理世界的规律。
第二,「良知原则」:这是一种普世价值观,公平、诚实、奉献、给予等,这些人类共同的良知准则,帮助我们在远选择时知道,哪些事情是人类共有,共同追求的精神观。
当理解「拥有选择权」做出改变的同时,并且意识到物理世界的条件限制与良知感的方向后,最后就是找出你要走的那一条路。
05找出你的内在声音
智慧时代,人们的「选择权」正不断被放大,因为当重复性事务,逐渐被科技给替代,或是更有效绿的生产后,让人们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如同工业革命后,农业生产量不再需要这么多的劳动人口,转向工厂或城市聚集,发展出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
当人类正逐渐进入到AI自动化的时代后,人类必然将转向更高知识化事务。但这并不是说「一种」方向,而是更「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换言之,人类被赋予的「自主权」后,最终的目的就是找出个人天赋,这时就需要觉察出什么是你的「潜力」所在。
然而,天赋并非定义出来,而是选择出来,就像我们在探讨领导者是天生还是后天养成。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能用这种二分法来判断,而是个人「选择」下的结果。如同神木的诞生,就是在第一天已经决定自己要成为神木,所以过程中出现的选择,都只会让他选择往神木的方向靠近。
回归到个人的如何找出属于你的天赋,来自四个方向的思考:
做什么事情会让你有「热情」?
你在做这件事情时,是否符合你内心的「良知」?
这件事情是否做的比一般人好,拥有「天赋的能力」?
最后这件事情是世界有「需求」的?
通过这四个角度来检视,找出你个人独有的价值后,不仅让你在选择的过程,更有「方向」来做出你的选择,并且在遭遇到阻碍时,能够觉察出你还有选择权。
也就是说「找出内在声音」,依循着这方向,不只是时代的趋势,也是个人从平庸走向卓越的发展之道,因为在面对不确定的时代下,最有效的应对方式,就是找出个人存在的意义之网。
如同英过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所写:「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