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也是个演员

妆扮

每天早上到公司的第一件事,是拿出一面L字型,宽幅20公分的镜子化妆。

粉底,眼线,眼影,眉毛,如果不戴隐形眼镜,还需要刷一刷段小精干的眼睫毛,虽然刷了也未必扑闪动人。

记得刚进入酒店工作的头一年,对于以上一系列动作是排斥的,究其原因是怕卸妆的麻烦。工作一天,只想回家倒头就睡,有那种类似情节偶像剧的既视感,后来我发现偶像剧的女主女配们也会瞬间跳起去卸妆,尽管“卸妆”之后又出现了裸妆的效果。此处呵呵,如果不是剧情的需要,请问各位看官有见过偶像剧的偶像们酣畅淋漓解决三急的情节么。

大学时室友说,化妆是礼貌,你看人家日本女人云云。我一直认为这是日式教条,渲染着那种在丈夫醒来前化妆,睡着后卸妆的唯唯诺诺,总觉得那样的文章是写给男人们看的,当然,同样受用于想化妆的女人们。

朋友说,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啊,连歌都唱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我的姐,这世上真的有丑女人好么,是人的话,懒是本性好不好。这样的歌词是有市场效应的,多少化妆品公司要感谢这种洗脑歌的存在。

老板说,你的眼线太浅了,发型也好土。好了,老板最大,于是我什么也没说,开始每天认真的描眼线,换了发型。结果,告别了跟随我十几年的马尾,外婆直接说,“怎么这么难看,像刘胡兰一样。”

估计老板是看到自己的一句话就推动了我行动上的改变,顶着“刘胡兰”的造型,得封“阿朱麻”的封号,至今和这位前老板保持着友好的间歇性联系。

后来知道合适的修饰自己真是礼貌,是教养,但未必是浓妆艳抹,但求清爽可见人,略施粉黛则佳。直到现在,还是可以从一个女人的面貌看出她的阅历,品味及所处环境的。

最近看到之前一起工作过的实习生回来“探亲”,剪掉了一袭过肩长发,烫卷,然而并没染色及妥善处理刘海,一副广场常见大妈发型的模样,让我由衷的感叹,“啊呀,换了发型了呀,长大了长大了,要是染些颜色就更美了呐。”

其实,我也是个演员。

技能

说自己是“戏子”的,那是抬举自己了,这个词在古早的时候,是带有浓重的阶级色彩的,是装扮自己以“专业”技能及手段(那个时候是唱戏)来娱乐消费的起他们的小众群体的人们。之前是街头巷尾的交头接耳,后来是报纸,到如今已经有专业术语叫做“渠道”和“平台”来渲染这些长的好看的演员们和有钱人/没钱人的故事了。

话说时代发展了这么多年,这些游戏规则倒是至今未变的。当时估计没有消协,哪位看官消费了感情了,得了戏子无情的结论,就这样留下来了。客官,人家是专业的演员好么,您消费的不就是专业演出么。

扯远了,上台前的妆扮完成之后,是为了粉墨登场,展示台下的十年功的。当然,哪怕是龙套,也会告诉你,他们是天天练功的,功底如何,是否有唱主角的机会,是要看出生(背景),长相,智商,情商,野心,企图等综合起来叫做“机会”的东西的。

像我这样的戏子,通常就是这种龙套的戏份。台上总要有人举旗挥刀,充个场面,凑个人数的。好在,我是个尽责的龙套,虽然书念的不多,保着对得起工作和客人的原则,至今孜孜不倦的为客人和老板发的工资服务。

估计和客人聊情操之类的东西是客人最不会相信的部分,但真的,谈感情是伤钱的,所以,有心赚钱的人总是在谈感情的,本着我是在帮你的原则,让客人在消费了人民币的同时得到满足,也就是所谓的物/务有所值。当然,这样的原则同样适用于对上司,对有所图的人。

可是,谁会这么大张旗鼓的说,我是演员啊,都是演的啊,周星驰的《喜剧之王》说了,最近还有个大张伟也说了。

说或者不说,都不可否认的是适应市场需求的存在。

这不一句金句叫做“人生如戏,全靠演技”么。谁不是呢!这话说着轻巧,实践着老辛苦老辛苦了。不过时间久了,就像自备技能一样,随时触发。为了平衡,大家彼此之间不是消费着别人,就在被别人消费着。倒也是矫情的过的相安无事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其实,我也是个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