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062⊙管仲器小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然则管仲知礼乎?” 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本章出自:八佾篇

【注释】

①管仲:名夷吾,齐桓公时的宰相,辅助齐桓公成为诸侯的霸主。  ②三归:三处豪华的公馆。    ③摄:兼任。    ④塞门:在大门囗筑的一道短墙,以别内外,相当于屏风、照壁等。    ⑤反坫 diàn :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献过酒的空杯子的土台。

【翻译】

孔子说:“管仲的器量太小啦!” 有人问:“管仲节俭吗?” 孔子说:“管仲有三处豪华的公馆,他手下的人从不兼职,怎么能称得上节俭呢?” “那么管仲懂礼仪吗?” 孔子说:“国君在宫门前立了一道影壁,管仲也在自家门口立了影壁;国君设宴招待别国君主友好会见时,在堂上设有放置空酒杯的土台,管仲宴客也就有这样的土台。如果说管仲知礼,那还有谁不知礼呢?”


【感悟】

孔子之所以认为管仲“器小”,主要依据大概就是后文说的管仲缺乏节俭的美德且不遵礼制。那么,这和器量大小有何关系呢?

首先,节俭则是古代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尤其是身居高位有条件奢侈的人,如果能够厉行节俭,那更是受人尊敬。如果一个人喜欢过着奢侈腐化的生活,那么就会与人攀比,必定难有容人的雅量。

其次,在孔子的政治思想中,礼制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不遵礼制就难成忠义之士。因功高而对君主有僭越之心,也必会为了维护自己的独尊地位而打压下属,因此很难是一个器量恢宏之人。

所以在孔子看来,遵礼是对国家制度的敬畏,节俭是对自身欲望的约束,越礼放纵之人必定狭隘偏私,因此是一个器量狭小的人。

器小之人很难广采博纳,建立起真正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管仲凭一己之力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但是管仲之后齐国再无力复兴,这和管仲的独断僵化不无因果。

在古时,人们对于“器量”二字非常重视。因为,它不仅是为人之道,更是为官之道。明君贤臣无一不是器量大度之人。作为国君要有恢弘的气度去接纳忠臣的逆耳之言,作为臣子要有开阔的胸襟去接受同僚不同的政见,否则君臣生嫌隙,同僚相倾轧,必然朝政混乱,危害百姓。


孔子的这些道理放到现代依然适用。在职场中,心胸宽广之人更能处理好同事及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博采众长以成就自己。在生活中,也要有容人的度量,才能少树敌多交友,人生之路也许会更畅达。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062⊙管仲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