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de项目从0到1实战

前言

本文以 koa 框架为例,从0到1 搭建一个后端服务,涵盖了后端服务的基本内容,实现 api 的功能。

适合人群:

  1. 未完整搭建过node服务的人
  2. 学写了koa, 想实践的人
  3. 正在使用 koa 搭建 node 服务的人

正文

为了实现 api 接口请求,我们考虑几个问题:

  1. 整个服务程序的处理流程与错误处理
  2. 接口路由
  3. 接口调用权限
  4. 接口缓存
  5. 访问数据库

除了服务程序本身,还要考虑工程相关的(本文不展开讲):

  • 日志处理
  • 监控报警
  • 快速恢复

认识一下常用中间件

request 参数解析插件

参数分3种:

  • url search
  • url parameter
  • POST body

koa-bodyparser: 把request body 上的数据挂载到 ctx.request.body, 支持 json / text / xml / form (不支持 multipart)

文件缓存相关

  • koa-static: 静态文件系统, 支持 maxagegzip 等属性。这个中间件配合下面的中间件更好用:

    • 搭配 koa-conditional-get 做新鲜度检测 和 配合 koa-etag 做协商缓存
    • 搭配 koa-mount 做路径控制,比如访问 /public 时候才去返回文件内容
    • 搭配 koa-etag 做 e-tag管理
  • koa-mount:多个子应用合成一个父应用。(也可以用作为通过 path 控制 middleware 的挂载使用 )
  • koa-conditional-get : 让协商缓存生效(304 判定)

  • koa-etag: 支持 etag/ if-none-match 协商缓存

接口缓存

接口缓存需要配合 Redis 来做,实现接口高速缓存。

Redis is an open source (BSD licensed), in-memory data structure store, used as a database, cache, and message broker.

这里用到了一个 Node 端使用的 npm: ioredis
同样需要搭配 koa-conditional-getkoa-etag 实现整套缓存流程。
使用缓存 demo,主要知识点:

  1. 缓存设置:

      if (ttl) {
     ctx.response.set('Cache-Control', `max-age=${ttl}`);
      } else {
     ctx.response.set('Cache-Control', 'no-store');
      }
  2. 生成 redis key: method + url + request body

    const key = `spacex-cache:${hash(`${method}${url}${JSON.stringify(ctx.request.body)}`)}`;

Http 安全性

koa-helmet: helment 通过设置 Http 头来使应用程序更加安全。
参考:https://juejin.cn/post/684490...

CORS

koa-cors: CORS(跨域资源访问)设置
跨域资源访问几个关键的 header 设置:

  • 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 Access-Control-Max-Age

debug

登录设计

使用 token 还是 session-cookie?

  • token: 重计算,轻存储
  • session: 重存储,轻计算

详细了解戳这里>> 我们这里采用 token 验证为例。

token 实现

token需要满足的条件
  1. 唯一ID,代表独一无二的用户账号
  2. 有效期,失效后需要重新登录,用于保护用户账号
简陋的实现
  1. 通过UUID 实现唯一ID
  2. 通过 Redis 缓存有效期来等效 token 有效期
优雅的实现

使用 jsonwebtoken(JWT): https://github.com/auth0/node...
特点:

  1. 加密/解密 机制
  2. 生成唯一ID
  3. 可支持有效期设置

举个 :
服务端生成 token:

const token = jwt.sign(
{ // 加密参数
  username:'myName',
  password:'myPassword'
}, 
'MY_SECRET',  // 密码
{ 
  expiresIn: 60 * 60 // 设置有效期
 }
);

token:类似 :

eyJhbGciOiJIUzI1NiIsInR5cCI6IkpXVCJ9.eyJsZGFwIjoiemh1YmVubGVpIiwicGFzc3dvcmQiOiJ6MTM2NjU0Mjc4NzEiLCJpYXQiOjE2NDM0NTEzNDQsImV4cCI6MTY0NDA1NjE0NH0.1aewCZmMIkQWoJiZWmdobcPwGY7BuPzWMygf3aw7Z6g

服务端解析token:

const decoded = jwt.verify(token,'MY_SECRET');
console.log(decoded);
// 输出结果
// { 
//  username:'myName',
//  password:'myPassword'
// }

我们发现token 还可以自带参数,这可以省去将用户信息存在数据库的步骤,只是在计算的时候需要消耗性能。

应用里的实现:

  1. 首先,得到新 token 之后存储到本地
  2. 每次请求在 x-access-token 里携带 token
// config.js
export const LOCAL_KEY = `${你的域名}-token`; // 这样避免重复

// request.js
const axiosInstance: AxiosInstance = axios.create(requestConfig);
axiosInstance.interceptors.request.use(config => {
  config.headers['x-access-token'] = localStorage.getItem(LOCAL_KEY) || ''; // 带上 token(不要把这个设置放到axios.create 里面: 不会实时更新)
  // 在发送请求之前做些什么
  return config;
}, error => {
  // 对请求错误做些什么
  return Promise.reject(error);
});
...
总结

这一小节介绍了服务端 token 的生成、解析和前端http 请求实战中的使用。

关于用户信息的设计

用户信息的设计要区分用户权限设计

用户信息

用户信息是更加通用的信息,只包含纯粹的用户本身信息,比如:用户名、ldap、密码、头像这种。
用户表设计:

username ldap password avatar
张三 zhangsan01 z123456 https://avatar.com/z123456
李四 lisil000 l123456 https://avatar.com/l000

用户权限

用户权限则是在用户信息上的加强,每个用户都关联着一系列权限。用户权限可以认为是业务侧的实现,信息更丰富,业务更重。
权限表设计:

ldap product permission
zhangsan01 product 13
zhangsan01 product 21
lisi product 17

用户身份生效/失效 机制

生效:

  • 登陆的时候重新生成token
  • 修改了密码的时候重新生成token

失效:

  • 退出登陆的时候
  • token过期

后续处理:

  1. 重新登陆之后检查重定向地址进行跳转
  2. 修改密码和失效时候 要引导到重新登录
  3. 退出登陆之后

    • 对于 token存在本地的方式,直接删除本地 token 即可,然后会进行3
    • 对于session 方式,则需要让 sessionId 失效

接口设计

接口设计

这里不展开讲,可以参考 Restful Api

接口验证

  • 哪些接口需要验证用户身份,如何验证
  • 哪些不需要验证,如何跳过验证
  • 获取用户信息之后如何在一次事务之中传递用户信息
Auth 讲解

demo中的auth戳这里>> 这个例子用在了路由里面,我们将采用另一个方法,写在最外层,实现按需校验。这样可以避免每个用到的地方都引入这个中间件。
koa-unless : Conditionally skip a middleware when a condition is met.

auth middle file:

var verifyToken = async(ctx, next) => {
  const req = ctx.request;
  const token = req.body.token || req.query.token || req.headers["x-access-token"];
};
  if (!token) {
    ctx.body = {
      code: 0,
      err_code: 401,
      err_msg:'401'
    };
  }else{
    try {
      const decoded = jwt.verify(token, TOKEN_KEY);
      req.user = decoded; // 挂载数据
      await next();
    } catch (err) {
      ctx.body = {
        code: 0,
        err_code: 401,
        err_msg:'401'
      }
    }
  }
};

verifyToken.unless = require('koa-unless');
module.exports = verifyToken;

app.js

const verifyToken = require('middleware/auth');
...
// 身份验证
app.use(verifyToken.unless({
  path: [ // 设置不使用 auth 中间件的 path
    /\/login/, // 登录使用的接口
  ],
}));
// 进入路由处理
app.use(routes());
...

用户身份传递:

module.exports = async (ctx, next) => {
  const key = ctx.request.headers['spacex-key'];
  if (key) {
    const user = await db.collection('users').findOne({ key });
    if (user?.key === key) {
      ctx.state.roles = user.roles; // 挂载到 ctx.state上,传递到后面的中间件
      await next();
      return;
    }
  }
  ctx.status = 401;
  ctx.body = 'https://youtu.be/RfiQYRn7fBg';
};

路由设计

需要考虑

  • Restful 设计方法
  • 没有权限的处理
  • 接口结构&报错信息设计

使用路由

使用 koa-route
参考 demo :

  • 分模块管理 api,入口文件整体导出
  • 使用了 auth middleware
  • 使用了 ORM 语法和 modlel 【本文有涉及】
  • 使用 Redis接口缓存

数据库连接(MYSQL 版)

第一版: 使用 koa-mysql手写SQL语句

问题是:需要自己抽象 sql 语法。因为sql 语句根据功能可以抽象(比如抽象 条件查询),如果全部手写会写的比较多。

// from: https://chenshenhai.github.io/koa2-note/note/mysql/info.html

const mysql = require('mysql')
// 创建数据池
const pool  = mysql.createPool({
  host     : '127.0.0.1',   // 数据库地址
  user     : 'root',    // 数据库用户
  password : '123456'   // 数据库密码
  database : 'my_database'  // 选中数据库
})

// 在数据池中进行会话操作
pool.getConnection(function(err, connection) {

  connection.query('SELECT * FROM my_table',  (error, results, fields) => {

    // 结束会话
    connection.release();

    // 如果有错误就抛出
    if (error) throw error;
  })
})

第二版: 使用 sequlize ( orm)

什么是 ORM ? ORM 就是通过实例对象的语法,完成关系型数据库的操作的技术。代表有: sequelize / openrecord / typeorm

缺点:

  • 性能问题 -> 不写特别复杂或者特殊的sql可以不用考虑这个问题
  • 面向对象方式写SQL,总感觉怪怪的。 -> 习惯问题

数据库信息存储【作者未解决】

  • 用户名和密码存储:怎么安全的存起来,在使用时不暴露密码?
  • 数据库权限问题: 连接管理员还是普通用户?

整体顺序

处理跨域

限制跨域的好处:

  • 防止在别的网站被调用,控制请求量
  • 防止使用接口工具调用
  • 配合用户身份验证可以进一步控制请求量(没有账户的不能访问)
// 检查 referer, 防止 postman 这种调用
app.use(async (ctx, next) => {
  const { referer = ''} = ctx.header;
  if(ENV === 'production' && !referer.includes(HOST)){
    ctx.response.body = 'Not Allow Origin Request';
  }else{
    await next();
  }
})
// cors
app.use(cors({
  origin:(ctx) => { // 设置可访问这个服务的来源域
    return ENV === 'development' ? 'http://127.0.0.1:8080' : 'https://www.xxx.com';
  },  
  credentials: true,
  allowMethods: ['GET', 'POST', 'PUT','PATCH', 'DELETE'],
  allowHeaders: [
    'Content-Type', 
    'Accept', 
  ],
}));

app.js

// 1. 创建 app
app = new Koa();

//2. 加载辅助中间件
app.use(conditional());
app.use(etag());
app.use(bodyParser());
app.use(helmet());
... // 其他中间件

// 3. 域名检查
app.use(referer()) // referer 验证
app.use(cors());

// 4. 用户身份检查
app.use(verifyToken.unless({
  path: [
    /\/login/
  ],
}));

// 5. 进入路由
app.use(routes());

// 0. 监听 port
app.listen(PORT, () => {
    console.log(`port ${PORT} is listening ~`);
});

错误处理

  • uncaughtException
  • unhandledRejection
// gracefulShutdown: 关机程序。可以理解为遇到错误时候的统一处理
// Server start
app.on('ready', () => {
  SERVER.listen(PORT, '0.0.0.0', () => {
    logger.info(`Running on port: ${PORT}`);

    // Handle kill commands
    process.on('SIGTERM', gracefulShutdown);

    // Handle interrupts
    process.on('SIGINT', gracefulShutdown);

    // Prevent dirty exit on uncaught exceptions:
    process.on('uncaughtException', gracefulShutdown);

    // Prevent dirty exit on unhandled promise rejection
    process.on('unhandledRejection', gracefulShutdown);
  });
});

参考: https://github.com/r-spacex/S... SpaceX代码
error middleware: https://sourcegraph.com/githu...
logger middle (用于 debug) : https://sourcegraph.com/githu...

部署到远程服务器

服务器服务快速恢复: pm2部署

优势:

  • 监听文件变化,自动重启程序
  • 支持性能监控【也重要】
  • 负载均衡
  • 程序崩溃自动重启【重要】
  • 服务器重新启动时自动重新启动【重要】
  • 自动化部署项目

自动部署到远程服务器

服务器条件:

  • 服务代码克隆到 /data/server/crm-server 下,这样只需要每次 git pull 即可。
  • 安装 node
  • 全局安装 PM2
name: 服务部署
on: 
  push:
    branches:
      - main
jobs:
  build:
    runs-on: ubuntu-latest
    steps:
      - name: executing remote ssh commands using password
        uses: appleboy/ssh-action@master
        with:
          host: ${{ secrets.HOST }}
          username: ${{ secrets.USERNAME }}
          password: ${{ secrets.PASSWORD }}
          port: ${{ secrets.PORT }}
          script: |
            cd /data/server/crm-server
            git checkout main
            git pull
            # 如果你的远程服务器是用nvm装的node,需要下面的 export
            export PATH=$PATH:/home/ubuntu/.nvm/versions/node/v16.5.0/bin
            pm2 link 你的pm2链接 # 【可选】添加 pm2监控
            pm2 restart start.sh # 启动 pm2

start.sh 最终执行:

$ cross-env PORT=8080 ENV=production node app.js

ngix 配置【可选】

我这里是把前端文件(/data/www文件夹下)和后端API都部署到了同一台服务器上,以 http://www.ddup.info 为例:

server {
  ...

    location ^~ /crm/api {
      proxy_pass http://www.ddup.info:8080;
    }

    location ^~ /crm {
      root /data/www;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try_files $uri $uri/ /crm/index.html;
    }

    location / {
      root /data/www;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try_files $uri /app/index.html;
    }
}

思考:一个合理的后端工程结构

目录结构:

  • 静态文件:static
  • view层:ejs 模版
  • 数据模型: models✅
  • 服务: service
  • 路由: routes✅
  • 中间件: middleware✅
  • 定时任务: jobs ✅

后记

初次尝试,难免有考虑不周之处,还请读者指出来,一起学习进步 ~

你可能感兴趣的:(node.jskoa2a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