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2018年的精进清单

1、从时间管理到能量管理

长期以来在个人管理方面,我一直把“时间”当成重点,不断的尝试使用各种方法来管理自己的时间。

我会要求自己每天5点起床,在本子上,把一整天的时间,按照每15分钟为一个单元,然后分配到这一天中的每一件事情中去。为什么是15分钟呢?有一个词儿叫“立刻”,刻就是一刻钟。

这样做,每天的时间开销和要做的事情一目了然,非常的清晰,更重要的是,渐渐的我对时间的专注度和感知力越来越强。

但这种事无巨细的时间表,每天都把自己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时间的使用效率貌似提升了,但实际的效果怎么样呢?

比如,在睡觉这件事儿上,我会给自己安排7个小时的睡眠时间,然后把它做到时间表里去。我曾机械的认为,只要保证7个小时,就代表了充足的休息,却完全忽略了我的能量、精力是否真的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

事实上,最近这两年我感觉到自己处于越来越严重的亚健康状态,每天都感觉特别疲惫,食欲下降,睡眠很差。

就在几年前,我中午从来不午休,一点事儿没有,可现在一到中午,大脑就昏沉沉的,甚至午休后有时还会出现头痛的现象。虽然一直在坚持健身,但基本也是填鸭式的,我感觉到自己的精力越来越差,甚至常常中断目标不得不停下来休整。

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曾说过一句特别深刻的话:

“世界上最没有效率的事情,就是以最高的效率做没有效果的事情。”

如果一个人的身体状态不好,即使他使用时间的效率很高,顶多只是让时间没有被浪费,但效果一定是事倍功半的。

管理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完成目标,而这个目标一定是以效果为导向的才有意义。

时间这东西,只要用理性而不是感性去安排,其实有很多的空间,并不是我们常常感受到的“时间不够用了”。仔细反思一下,我们有多少时间浪费在刷手机、睡懒觉、甚至是有害的胡吃海塞中……而对时间敏感的人不会这样,因为他们能听到耳边冷嗖嗖的时光流逝的声音。

管理,就是去掉一切不创造价值的环节。在2018年的个人管理中,我将会以效果作为目标,管理能量,而不仅仅是时间。

2、打造一个“科学脑”

很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我们从小学到大学,整整十六年的学习,可为什么像数学、物理、化学这些学科知识,大部分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却觉得根本没有用呢?

难道仅仅是因为我们没有从事相关的工作吗?如果是这样,那当时花那么大的力气去学这些知识究竟是为了什么?

我一直隐约觉得,这些知识一定是有用的,我甚至翻箱倒柜把曾经初中、高中的全部数理化课本都找出来,放在床头睡前翻一翻。

我的数理化课本

但我也只是把它们当作孤立的知识点去复习,对于这么做到底有什么用,能和未来产生什么连接,我始终没有想明白。

2017年,我一直在学习关于学习方法的理论,看了很多书,比如成甲《好好学习》、采铜《精进》、安德斯·艾利克森《刻意练习》、丹尼斯·舍伍德《系统思考》,但直到我看到了著名投资大师查理·芒格说的一段话:

“你必须知道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并经常使用它们,要全部都用上, 而不是只用几种。大多数人都只使用学过的一个学科的思维模型。”

我忽然有了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我终于明白了,知识从来都不是无用的,尤其是像数理化这类基础学科的基础知识。你之所以会觉得它们无用,是因为你根本就没有学懂,或者说你只是在学习表层的知识,比如用公式去解决某一道题,而没有学会这些知识背后的那个思维模型,我给它们起了个名字叫“硬知识”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你把在学校里学到的所有东西全部忘光了之后,留下来的东西才叫教育。这个剩下的东西,就是思维方式、思维模型、是硬知识。

只学习表层的知识,是很容易忘记的,只要你一不用就忘光了,我们其实把很多知识都还给了老师。只有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才有价值,也不容易遗忘,而这个学习方法就是芒格所说的思维模型。

我重新学习数理化,并不是要像高考考生一样,要解出多么难多么难的题,也不是立志要成为一名科学家,不是的!不是的!我完全是为了工作!为了生活!因为我学习的是那个思脉,那个思维方式,那个思维模型,它们是人类最底层的知识,是流变现象下不变的本体,我要把这些硬知识用作我创新的抓手,去解决现实中的各类问题。

所以2018年,我将开启跨学科的基础学科的学习,它会包括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经济学、金融学、历史学、社会学、生物学、哲学、心理学、美学等等。

所谓打造一个“科学脑”就是指,我要强迫自己将这些基础学科里的硬知识,完整的学习一遍,并尽可能从中组合出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型。

这些硬知识一定是各个学科里的经典著作,比如经济学里的《国富论》、生物学的《物种起源》、哲学的《西方哲学史》、数学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以及各学科的经典教材等等。

一份2018年的精进清单_第1张图片
西方哲学史

我知道这个过程一定是艰难的、晦涩的、枯燥的、耗时的、甚至是很容易就放弃的,因为它们不是小说,不是故事,甚至不是通俗读物,它们是需要用“啃”的方式来读的书。

既然选择了把“思维模型”作为自己终身学习的基石,那就要身体力行的执拗的去行动,我已经做好了准备,用曾国藩的话说叫,结硬寨,打呆仗。

3、工作创新

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所谓的知识几乎全部来自于经验,而这个经验还仅限于我们所熟悉的行业,甚至是这个行业的某一细分领域,比如销售、策划、行政……每个不同的职位都会对同样的事物有着不同的理解。所以,当你拿着一个行业的锤子,你看所有的问题都是钉子,是非常狭隘的。

所以,在2018年我将向经验发起挑战,或者换句话说,我希望能在自己原有经验的知识通道外,再建立一个新的获取认知的通道。

而这个新通道的建设有两个重点:

第一,就是依赖我前面所说的,必须掌握基础学科的硬知识,只有把这个基础打好,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去搭东西,才会有根基,才会踏实;

第二,不要把经验的归因、总结,当成万能钥匙,而是去找那个经验背后,有没有不变的道理、模式、套路,打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型出来。

经验的累积,只是一种线性的增长,你做的事情越多你的经验就越多,但如果你没有做事的机会,或者你做的事情不够多,你就无从获得相关的经验,这是经验的局限。

而思维模型的建立,却是一种叠加效果,它是一种融会贯通的能力。它能把你的知识迁移出来,让你把在这件事上的方法,跃迁到另外一件你完全没有做过的事情上去。

如果用一个数学模型来表述这两种方式的不同,可能更为清晰:

线性增长是:10+10+10+……

叠加增长是:10x10x10x……

诸葛亮初出茅庐时年仅27岁,一出山就火烧赤壁一战成名。为什么?要知道,当时的诸葛亮是一个完全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的毛头小伙,而曹操是什么人?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雄,有着身经百战的战争经验。可结果呢,他被诸葛亮打败了,因为诸葛亮打仗根本就不靠经验。

《三国志·诸葛亮传》有这样一段记载:

“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大略。”

一般人读书,是在表层知识上下功夫,不断精熟,而诸葛亮读书,是找寻表层知识背后的那个思维方式。

曹操的厉害,是建立在用归纳法总结出的“经验”之上,而诸葛亮的厉害,是通过严谨的演绎法在知识上堆砌出的“思维模型”。

历史证明,模型比经验厉害。

听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不是道理有问题,而是你有问题。万事万物之后必有道理,我们永远都要学习道理,而不是只学习那个经验。因为经验是归纳法,归纳法是会失效的。古话说,万变不离其宗,就是一定要学经验背后的那个道理,用不变的道理去推演大千世界,解决千变万化的问题。

一个人成长的起点,是知道自己不知道。2018让我们一起迭代!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份2018年的精进清单)